法箓、授箓、受箓与授符箓,几者有何区别?

在道门内部,箓,常称为法箓。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在《开坛法语》中便有“吾家法箓”之说。

为什么称为法箓?那是因为当时对于各派的法术,统称为法,或大法,而将之与术数区分开来。称法箓,应当与之相应。

法箓之称,凸显了箓与整个法的关系。这一称呼,也应当来历甚早。

按所谓法,在南北朝时期,常指各学派宗教的根本理则,在宗教中,则指整个修行的根本途径。齐梁时的陶弘景《答朝士问仙佛两教体相书》称“夫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综合儒释道而言之,便是以法指全部教义;而他的师祖刘宋时代的陆修静,则更多在宗教解脱途径上使用“法”字。

法箓、授箓、受箓与授符箓,几者有何区别?

陆修静称:“夫道者至理之目,德者,顺理而行,经者由通之路也。道犹道路也,德谓善德也,经犹径度也,行犹行步也,法犹法式也。夫人学道要当仪法寻经,行善成德,以至于道也。”

如此,则法为全部学道过程的起始、根基。法给学道以至于得道奠定一个规矩、范式,遵循这一范式,才有可能入于正途,沿之得道。因此,箓与法相连,便顺理成章了。它是道教的超越现实达于仙界的途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正如《正一修真略仪》所说的那样:“箓者,录也。修真之士既神室明正,然摄天地灵祇,制魔伏鬼,随其功业,列品仙阶,出有入无,长生度世,与道玄合。故能济度死厄,救拔生灵,巍巍功德,莫不由修奉三洞真经,金书宝箓为之津要也。”箓称为“法箓”的观念依据盖本于此。所以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出现的二十四阶《正一盟威箓》,又有一个改编本,称为《太上正一盟威法箓》。

法箓、授箓、受箓与授符箓,几者有何区别?

法,在使用中又有秘术、秘法等义。指以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去支配、改变外物,有时称变化之术,有时称某某大法,如“雷法”、“玉堂大法”之类,相当于今天说的“法术”。本来,此类法术在早期与一般称的术常混用,如“秘术”便是指的某种奇特的法术。只是秘术在社会上有大量流行,占验、命相、堪舆、遁甲之类皆在其中,或概称为“术数”、“数术”,也曾一度称为“艺术”,《晋书》的《艺术传》便合一切术数和医道之类的名人而传之。道门中也素有既精于自身的“仙术”,也精于一般术数的。

历南北朝,唐,以至于宋,道门中强调自己的各种行道方法为大法、正法,以区别于一般流行的术数。道门中出现的种种召神役鬼、呼风唤雨、消灾祈祥的方术,一律以某某大法称之。而在道教法术系统中,符箓常居于中心地位,与整个法术的施行有直接关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行法的依据。因此更加强调其为“法箓”,前引张继先开坛法语中的“吾家法箓”,便是强调了其种种神秘的功能。

法箓、授箓、受箓与授符箓,几者有何区别?
 

二、授箓、受箓与授符箓

 

授箓的提法,极早就出现。几乎是正一盟威箓制定时,即同时产生。授箓,是指其授受的过程。因为其授受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事,也是极其神圣的事,故必有整套的仪式以保证之。所以,授箓,也便意味着举办隆重庄严的仪式。此仪,便称授箓仪。

严格地说,与其有关的仪式有写、授、阅、佩四类。

写,便是绘制法箓;授,指传授予某一个人;阅,即检阅箓上的神将吏兵,以熟悉其名号、形象,召役的方法,并给予祭祀犒劳;佩,即佩戴、奉事,实际上可佩于身,也可供奉于某处,临终时则常火化,系得受符箓后个人的保存方式。

法箓、授箓、受箓与授符箓,几者有何区别?

此四仪,相互关联,难以分割。我们说授箓,实也无法不涉及其他之仪,其他三仪也可以将之看成授箓的准备、修奉。中心仍是授箓。授箓举行的仪式,可以是个人单独举行,也可集体举行,但授之的对象则只能是个人。授箓时的章表、状、牒都必须登录其个人的姓名、籍贯、出生年份、由什么星斗主照等个人的信息。

授箓,也常写成受箓。道书述及道箓时,常称受符箓。第一个记载为皇帝授符箓的《魏书·释老志》称:

“太武亲备法驾,而受符箓焉。自是道业大行,每帝即位,必受符箓,以为故事。

法箓、授箓、受箓与授符箓,几者有何区别?

授,与受,实一事的两面,授是从给予的一方说,受是从接受的一方说。道书说到法箓,常称仙界的也必须有此制度:“太上十方至真众圣,皆互禀师资,结盟受授。"天上是否如此,不必认真,而我们所关心的是在凡间所遵行的授受仪式。授是授予者的行为。授予并非寻常能做,必须有资格授予法箓的主体。只有某一宗坛,或某一高品阶的道士,才有此资格。从教团组织对于箓生的资格说,是授箓,从每一箓生对于教团说,是受箓。

至于授符箓,根本义也同于授。因为符与本来有紧密关系,从制度上说,它们常一起授受。符是两者的合称,已经成为一个复合词。如前面所说的那样,二者既有相同一面,但也有相异一面。所谓授符箓,只是两者授受的另一种说法,所以不必深文周纳,只在与授箓概念的同一内涵上使用此词。

法箓、授箓、受箓与授符箓,几者有何区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418.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4日 下午3:40
下一篇 2021年12月5日 上午10:54

相关推荐

  • 道教修炼的降龙伏虎太难懂?一文教你这样做到!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这副对联直指修道的至高境界在于“降龙伏虎”。“降龙伏虎”是一种非常难以到达的境界,普通信众信奉道教是想通过信仰使自己的生活能变得更好,认为这样高深的本领和…

    2021年12月4日
  • 在家修行,道教提倡这几种方式!

    对于一般信众提倡的修行方式有:行善积德、济物利人,存善念、举善行,学习教仪、咏诵经典、礼拜忏悔等(比如奉行修德十益: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

    2021年11月28日
  • 看看2022年谁是你的生肖“贵人”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生肖鼠&生肖牛   子鼠(生肖鼠)和丑牛(生肖牛)在十二地支中形成了六合运势,子丑相合合为土合,属鼠人和属牛人在一起能够和…

    2022年1月26日
  • 相术:哪些老板不能跟,哪些员工要慎用?

    嘴小的人气量小,这种人要是当主管或老板,铁定要把属下的东西改来改去的,以示他的英明神威。喜欢东念西念的这种主管,各位当人家下属的,宁可去买棉花耳塞,也不要把他的话当真,日子就好过多…

    2021年12月12日
  • 什么是道教的七伤、七报与九守?

    七伤 七伤修道学仙之士的七种禁忌。据《迴天九霄经》载,学道者虽身有仙相,应自然合真,但有七败之伤,若不能修身消除,则难名列仙班。 《云笈七籖》卷九十一《七部名数要记·七伤》谓:“学…

    2021年12月2日
  • 道教的拜师与传法

    说到拜师收徒,其繁琐和慎重程度,非道教莫属。说其繁琐,在于道教师父收徒必经诸多程序,焚香奏表、诵经礼忏,另有弟子宣读拜师帖表明入道修行之决心,而师父亦需奏表书符,让入门弟子起誓、焚…

    2022年1月7日
  • 道藏中的洞真、洞玄、洞神都是什么意思?

    《道门大论》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达妙,其统有三,故云三洞。 洞的意思就是通,有通透、通玄达妙之意。道教经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称”三洞”。言通玄…

    2021年12月10日
  •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祖告诫人们唯有柔弱守雌、无为不争才是人生顺遂的唯一道理。   …

    2022年1月13日
  • 传度、授箓是什么意思,天师府受箓需要什么条件

    正一派传度是怎样的仪式 传度仪式,是正一派道士入道的标志性道教仪轨,与全真派道士出家冠巾类似。正一派道士传度和全真派道士冠巾是目前道教徒成为道士的标志仪式。 和正一派的授箓、全真派…

    2020年12月16日
  • 天下没有所谓的不二法门 莫用分别心看修行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现在世面所流行的内丹术,大多数是钟吕二仙所传,在道教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修炼方法。宋元以来的道教诸派,无一不以内丹修炼为旨归。因此,钟吕传道在…

    2022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