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故事:铁符镇龙保一方平安

道教故事:铁符镇龙保一方平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往往裹挟在时代洪流之中,无法自主,随波逐流。但古语云:“疾风识劲草,板荡见忠臣”,天翻地覆之际,也往往都是一些奇人异士出世之时。虽然也许人力难以扭转大势,但也在这风云际会的时刻,各逞所能,各尽己力。

离奇丢失的大印

晚清年间,一声炮响打开了沉睡百年的帝国大门,此乃千古未有之变局,之后的上百年间,民生疾苦,丧权辱国之事屡屡得闻。那年懒道人应邀到某地去办一件离奇的案子。

邀请懒道人的是当地主政的县太爷,原来县太爷来此地上任只有短短三个月时间,但却接连出现了几件怪事,先是有值班的衙役半夜看见有大批兵丁在县衙之内走来走去,之后知县大印又离奇丢失,至今也未找到,丢失大印,这在清朝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轻则撤官查办,重则脑袋搬家。

而自三个月前就开始阴雨连绵,至今一直不停,山间山洪暴涨,多处良田被淹,甚至百姓都泡在水里倒塌,对于正处水田播种季节普通百姓来说,这无异于断了今年的活路,如果再继续下雨,恐怕洪水成灾,最终会颗粒无收。

县太爷是懒道人家乡的人,所以对懒道人的本领时有耳闻,这次发生在县衙内的事情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所以特地派人去家乡请懒道人前来相助。经过几天的鞍马劳顿,本来县太爷已经替懒道人安排好了客栈上方下榻,但是懒道人却坚持要住在县衙内。几番劝请都无果,也只能顺着懒道人的意,让他就在县衙内的衙役班房内设了一个榻休息。

道教故事:铁符镇龙保一方平安

懒道人到达县衙(资料图)

初到三天,懒道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只是在城里四处走走,走访一些百姓,听听官声,发现虽然上任三个月来天灾不停,但是县太爷工作还做的不错,收留无家可归的流民,设立粥厂,赈济灾民,至今无一人冻饿而死。

在走访过程中,但是此地的老百姓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在县城东北角开建的一个烧砖窑厂,窑厂是四个月前一群陌生的外乡人,来这里买地开办的。办了一个月不到,窑炉建成就开始烧砖了,这砖烧了多久,这雨就下了多久。大家都说他这个砖窑厂坏了这里的风水,纷纷嚷着要拆了窑厂。

懒道人回到县衙将这个情况和县太爷一说,县太爷也说他对这个窑厂早有耳闻,但是光凭这一点也算不上真凭实据,无法去叫停人家的生意,懒道人说:“确实,东北方也并非主水之地,我看关系不在风水,不过我刚才去窑厂附近已经转了一圈,发现其间阴气凝结,其中必有蹊跷,我看还是去踏勘一次为好,如果有事则可以尽快处理,如果无事则也可以安定民心”。

县太爷一听说得有理,于是立即吩咐衙役打轿前往窑厂看个究竟,本来相邀懒道人一起同行,懒道人借口自己还需要准备些东西,一会儿随后就到。不多时轿子就到了窑厂门口,此时懒道人却已经背着个包袱站在窑厂门口等了。

枯井中的镇龙符

窑厂众人看到县太爷亲自到来,自然不敢怠慢,打开大门迎接,懒道人和县太爷在衙役的簇拥下,进入窑厂。

窑厂本身并不是很大,一座长龙窑和几个用来晒砖坯的凉棚,几乎就是全部的地方了,懒道人一进去,就感觉地下凉风阵阵,和普通窑厂炽热之感完全不同,但是转了一圈也并未发现有什么异样的地方,正要和县太爷说无事的时候,突然眼光一瞥,看见长龙窑的尾部,有一堆新砖堆积在那里,码放的整整齐齐,并没有和其他砖一起堆放在窑前,于是举步上前,准备一探究竟。

这时窑厂的负责人突然闪了出来,站在懒道人的面前,借口后面道路泥泞,不便行走,也没有什么东西,怕脏了道爷的鞋,懒道人当然不吃这一套,伸手拨开那人,大步踏去,越靠近,越觉得阴气浓重,走到那堆破砖跟前,懒道人才看清,原来是砖块之下是一口井。

不过其中井水已经干涸,往下一探只觉得一股腥气上冲,懒道人一看知道其中必有古怪,立即招呼县太爷过来,并吩咐把窑厂里的窑工都捆了起来,窑工都是老板雇来做工的,稍加审讯就全招了,原来他们也以为过来只是做砖,来了以后才知道,老板做砖是假,实际上是不知道从哪里探听到此处下面有大墓,准备来盗墓的,窑厂只是打个掩护而已。

那么究竟有没有挖到东西呢,其实也并没有,老板说这口井下就是进墓的入口,可是人下到井底,只是枯井一口,往下挖了一挖,除了挖出几个铜片和旧铜钱之外,什么都没有,不过那天挖出铁片的时候,只听到底下闷雷般的隆隆声滚起,接着天就开始下雨了,一直下到现在都没听,原本干涸的枯井也好像开始慢慢冒水出来了,也没人再敢往下去了,就用砖围了起来,停到现在。

道教故事:铁符镇龙保一方平安

枯井中的镇龙符(资料图)

懒道人听他这么一说,知道大事不妙,一面让县太爷快去窑厂老板住处缉拿老板之外,一面询问挖出来的铜片在哪里,窑工说当时还以为是金的,结果是铜的不值钱,随手就丢在休息处的桌脚下垫着,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县太爷命人从桌脚下取来铜片,呈给懒道人看,懒道人一看到铜片,脸上的脸色瞬间一沉,虽然铜片埋在井下时间已久,但上面弯弯曲曲的可以看到有一些墨痕,懒道人对县太爷说,我之前翻查县志,看上面曾经记载过七十多年前,此地有孽龙为患,后来恰逢天师路经此限,召请雷将,将孽龙囚于井内,并以铜符镇之,想必就是这里了。

他们肯定误挖了铜符,惊动了孽龙,好在按照道法,应该有三道镇龙符逐层镇压,现在只挖出了一道,孽龙正在慢慢蓄水,一旦井水蓄满,就可以冲破余下的两道镇龙符,到时候就不是阴雨连绵这个情况了,必定是泽国千里,生灵涂炭。

今日正好是收日,择时不如撞时,就于此处再行镇龙吧,于是懒道人让人去铁匠铺子,速速打一个铁片来,然后又让人准备白鸡朱砂,并就在井边设下香案,不多时铁片就拿来了。

懒道人凝神许久,突然口中“霍”的一声,用白鸡血与朱砂混合,提笔饱蘸,在铁片画下一道符箓,画毕之后,用诀法将铁片打入井内,刚开始并没有什么声响,慢慢地井底似乎有闷雷一般滚动的声音,最后天上一个响雷,井内也应声而起一个雷声,漫天阴云好像也被雷声震开了一般,雨水立止。

大印到底在哪里

懒道人擦了一擦满头的汗水,告诉县太爷将井用干土填满,此地当永久封禁,如此则平安无事了。县太爷问,雨水现在是止住了,但是县衙丢失的大印和进进出出鬼魅一般的兵士怪影和这个有关吗?

懒道人神秘的一笑,低声对县太爷说:“这是两码事,不过我也大概知道大印在哪里了”。可惜窑厂的老板听到风声,早已畏罪潜逃,那些窑工办了知情不报之罪,责打一顿也就放他走了。

当天晚上在县衙内摆下庆功宴,感谢懒道人仗义相助,符到雨停,双方正吃得兴头上,懒道人偶然抬头一看,却吓得杯子都掉到了地上。

在旁的县太爷爷被懒道人这一举动吓了一跳,大家也顿时都停了下来,懒道人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来到更开阔的地方,一直仰头看着天,县太爷心知有异,于是酒席也不吃了,散了宾客,悄悄地问懒道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懒道人并没有直接回答县太爷的话,只是问:“我们这个县城城隍庙在哪里?”,在县太爷身边的师爷答道:“此地自咸丰十年长毛之乱以来,城隍庙被一把火烧完,至今只剩下残垣断壁,还没修复起来呢。”

懒道人只答了一句,“我知道大印在哪里了”,于是让师爷带路,带领了几个亲随衙役,立马赶去城隍庙的旧址。

此地因为多年没有人来往,茅草长得比人还高,懒道人说在大殿位置上找,大印就在那里,于是几个当地的衙役凭着自己的印象,在茅草丛中摸索着寻找,寻找了挺久,突然一个人举着灯笼大喊到“找到了”,大家循声过去一看,果然是知县的大印,上面湿漉漉的好像还刚刚用过一般。

道教故事:铁符镇龙保一方平安

窑厂内的枯井(资料图)

接着懒道人把县太爷拉到一边,悄悄地说,这几天我观察天象,天狗星纏度于牛郎、织女星间,刚才又有彗星过度,恐怕此地不久就有刀兵之灾。

之前在县衙内看到的鬼魅兵士恐怕是城隍爷正在调集阴兵,准备迎接战事,因城隍庙毁,大印不存,故暂时借阳官印信一用,用作调兵之凭,大人需早做准备,恐怕战事将至。若能在城隍庙旧址上搭建竹棚,我愿意在此建护国佑民法会七日,并禳祭天狗,希望能化解此劫。

县太爷经过这两件事早就对懒道人深信不疑,现在又看他说得如此郑重,那还能有二话。立刻吩咐下去,连夜就在此地搭建竹棚,又发公文征召县内所有道士来此听用。自己也号召百姓修建城墙工事,准备擂木等备战工具。

不到一天工夫,竹棚已经搭好,其中悬挂神相,香火缭绕,为防闲杂人等进出,并用竹子在周围做了竹门和篱笆相阻隔。

吉时登坛,鼓乐齐鸣,才做了一天法事,就接到外面线报,洋人舰队正沿江驶来,县太爷一听自己也慌了神,连忙问懒道人怎么办,懒道人只说积极备战,不惧不降,并迅速发文省城,希望能尽快派兵援助,县太爷立即照办,而懒道人,自己则继续在法坛内进行法事。

说来也怪,当天晚上江上起了一片浓雾,伸手难见五指,此段江面多有暗礁,舰队只得抛锚江面。如是者,四天。

省城派来的援军第七天也会到达,到了第五天晚上,懒道人正在进行祭星法事,突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大群野狗,围着竹篱笆乱转,互相厮咬,到了竹门的地方,就像发了疯一样,拼命地撞击竹门,边上衙役赶都赶不走,好几个还被咬了,野狗也聚拢得越来越多,竹门本来就不甚牢固,在群狗的连番撞击之下,终于被撞开。

只见群狗一拥而入,把法场搞得是乱七八糟,懒道人高坐法坛,不为所动,继续掐诀行法,一阵怪风平地而起,坛内灯烛一下子全部熄灭,懒道人一口鲜血从口中喷出,倒在了法坛之上,而灯灭之后,野狗也瞬间逃得无影无踪。

县太爷也登上法坛,懒道人只是从嘴里艰难的吐出几句话,快让百姓出城逃命去吧,就昏死过去。当晚县太爷悄悄打开城门,放老百姓出城。

天亮时已走得差不多了,天光一亮,江面上浓雾顿消,军舰起锚直驶县城,虽然实力悬殊,但是县太爷依旧奋力抵抗,不过半个时辰,县城即被攻破,县太爷守土有责,自缢于县衙,以身殉国,好在百姓先走,未有太大伤亡。懒道人也被县太爷在半夜时分差人送回家乡,倒也幸免于难。

面对强敌,虽明知必败亦战斗至最后一刻,此种气概,不得不令人钦佩,又能善待百姓,不致生灵涂炭,此份善心,亦让人感慨,天已成象,人力实难回天,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此份坚持,同样使人泪垂。当此特殊时刻,想起这个故事,尤其令人唏嘘。

原创文章,作者:龙虎法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3721.html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8日 下午2:42
下一篇 2025年6月17日 下午6:13

相关推荐

  • 道教神霄雷法的核心内秘是什么?

    第一节  持戒   炼气是雷法的第一要务,但炼气的先决基础是执持戒律.元卢真人万宗师说:“凡欲行持,先服先天祖气,点化一身凡胎之气,盖此先天祖气 乃鸿濛大道之…

    2021年12月21日
  • 为啥生活好了还要提倡勤俭节约?惜福福常在!

    《淮南子》中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意思是:不要排尽湖中的水来捕鱼,不要焚烧山林来狩猎。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类向自然索取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生态规律,如果一味索取,竭尽物力…

    2021年12月13日
  • 2022年一周生肖运势(1.17-1.23)

    本周冲忌提示   周一冲鼠,周二冲牛,周三冲虎,周四冲兔, 周五冲龙,周六冲蛇,周日冲马。 生肖逢冲之日,宜主动应变,不宜做重要决策。 个人择吉用事,须结合八字命理。 生…

    道教文化 2022年1月18日
  •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化书》是五代时期道教之经典著作,乃五代时谭峭所作。它是一部综论万物变化之道的道教论著,在其近似语录体的一百余段文字中,除了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内丹术、美学思想以外,更多的是道教伦…

    2022年1月15日
  • 木鱼为何要做成鱼的形状?

    木鱼是道教最常用的法器之一,为木制鱼形法器。木鱼之名称由来,盖取“鱼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鱼,击之,用以诫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木鱼与铜磬为一对不可…

    2021年12月15日
  • 唯有少私寡欲,才见朴素道心

    其原文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指出天下之事皆是因为人们互相之间生起了私心,对外在的物质利益过分追求, 从而背离了质朴、慈孝、淳然等人生本然…

    2022年1月12日
  • 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心说》

    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帅长於一体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坏也。或曰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动也。 用之则弥满六虚,…

    2021年11月29日
  • 玄坛赵帅金轮执法如意秘法

      正一玄坛赵元帅秘法   赵元帅录   元帅姓赵名朗,一名昶,字公明,终南山人。秦时迟世山中,精修至道,功行圆满,被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帅。按元帅乃皓庭霄度天慧觉昏梵炁化…

    2021年12月18日
  • 道士为何对长生飞仙如此念念不忘、 孜孜以求?

    长生不死的观念由来已久, 据文献记载,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向往长生。东汉末年, 道教诞生, 方仙道作为道教的一大源流, 其思想也被道教全盘接受, 并成为道教宗教思想的内核, …

    2021年12月3日
  • “口德”决定运势,不要做一个苛刻的人!

    人的一生须练就两项本领:一是说话让人结缘,二是做事让人感动。 “恶语伤人心,良言利于行”。 行事之恶,莫大于苛刻;心术之恶,莫大于阴险;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伤人以言,甚于刀剑。 …

    202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