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门神文化的历史相当悠久,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河南殷墟就曾出土装饰门户用的兽骨,推测为避邪作用。最早的门神应是古代神话中的神荼、郁垒;而由于龙王讨命的故事在明清广为流行,如今民间最常见的是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位唐朝将领。

走访庙宇,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庙门上气宇轩昂的门神像,民间的家家户户也多留有贴门神的习俗。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庙宇门神:避邪之物,无须特地拜

庙宇的建筑内外有许多避邪用的厌胜物,如门口的石狮、外屋脊上镇邪避火用的螭吻等,都是用来保护庙宇不被外邪入侵,各有各的特殊意义和用途。

一般来说,我们去庙里都不会点香敬拜这些器物,门神可看成是厌胜物的一种,自然也不用特地点香礼拜,最多可在进庙门前略表敬意。

家户门神:有请神才要拜,没请神当作装饰

现在仍有许多家庭维持着贴门神的传统习俗,在过年前的除夕贴春联、换门神,那这些门神需不需要拜呢?就要看贴上后有没有请神而定。

有些人家里会摆神像、贴门神,这类器物若无特地请神开光,却对它点香敬拜,很有可能进来的不是你想拜的神,反而进驻一些不好的灵。没有请神开光的塑像、画像都不可乱拜。若是单纯当作装饰品则无伤大雅,也有安定心神的效果。

​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2504.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8日 下午2:17
下一篇 2021年12月9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 探秘曾经被认为是邪术的闾山派

    闾山,传说是在闽江之底,凡人看不见,唯独精通闾山正法,道行高深的道士和有道缘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   闾山派又称闾山道、闾山教等,最早源于魏晋南北朝许逊信仰,属于闽越故地…

    2022年1月27日
  • 生活不简单,何不简单过

    大师丰子恺说过: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在平淡中诞生出无穷的趣味儿;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翻炒出诱人的香味儿。 生活,从来就不简单…

    2021年12月29日
  • 我们常说的山神、土地、城隍都是怎么来的?

    对神祇的信仰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宗教都有的。中国的先民们认为,日月星辰、山川大地,乃至草木土石都有主宰和精灵附属,所有本土的道教和民间信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灵崇拜的宗教。 特别是…

    2022年1月23日
  • 在信仰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不论是香客还是游人,在忙碌了一年之后,趁着春节假期到宫观中去烧香拜神仙,祈求新的一年能够事事顺利,这是自古以来留下的老传统。 但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前来…

    2022年1月8日
  • 道长,我的父母信佛,我可以帮他们拜太岁、请太岁符吗?

    近年来更是有诸多外来宗教也模仿道教,举办拜太岁法会,这表明了无论何种宗教或民间信仰都对道教专有的太岁神灵推崇有加,从这个层面讲,是值得鼓励的。 从文化融合、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这无…

    2021年12月30日
  • 灵符和神像是否真有冲突?如何布坛结界,使两者互相印照?

    这两年,接触了不少台湾的披挂传度弟子或者火居道士,因历史等各种原因,他们在传承天师道法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按辈份讲,当算道末的师辈;他们不在道观里常住,但都会有专门的精舍神坛;对符…

    2022年1月4日
  • 取梅煮茶,静候新年

         不知不觉,2021年已经是最后一天。 天寒地冻,这“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正傲然绽放。 早梅自开,不等谁来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

    2022年1月23日
  • 辛天君誓咒

    — 辛天君誓咒 — 雷霆猛吏神,威镇九天庭。 出入三界内,忠勤佐帝君。 涌身千万丈,号为雷部尊。 都督诸雷府,风伯雨师神。 霹雳电光母,大力夜叉群。 左右承天命,辅弼五雷尊。 吾奉…

    2021年12月24日
  • 堕胎后的婴灵去往何处?

    古时候是男人杀人多,因为要上战场打仗;现在是女人杀人多,因为要堕胎。 就堕胎而言,事实上无论男人女人都是共业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被堕的是男孩,则会纠缠母亲;如果是女孩,则会纠缠父亲…

    2022年1月1日
  • 童子命,还替身 | 很可能就发生在你身边的种种事

    寒衣节大法会即将开启 高功登宝座,说法度存亡 很多信众感叹,之前听东说一句,听西讲一嘴,越说越玄,越听越迷…看完这几篇文章,才明白原来真正道教的童子关煞是这么回事;才知…

    2021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