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门神文化的历史相当悠久,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河南殷墟就曾出土装饰门户用的兽骨,推测为避邪作用。最早的门神应是古代神话中的神荼、郁垒;而由于龙王讨命的故事在明清广为流行,如今民间最常见的是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位唐朝将领。

走访庙宇,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庙门上气宇轩昂的门神像,民间的家家户户也多留有贴门神的习俗。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庙宇门神:避邪之物,无须特地拜

庙宇的建筑内外有许多避邪用的厌胜物,如门口的石狮、外屋脊上镇邪避火用的螭吻等,都是用来保护庙宇不被外邪入侵,各有各的特殊意义和用途。

一般来说,我们去庙里都不会点香敬拜这些器物,门神可看成是厌胜物的一种,自然也不用特地点香礼拜,最多可在进庙门前略表敬意。

家户门神:有请神才要拜,没请神当作装饰

现在仍有许多家庭维持着贴门神的传统习俗,在过年前的除夕贴春联、换门神,那这些门神需不需要拜呢?就要看贴上后有没有请神而定。

有些人家里会摆神像、贴门神,这类器物若无特地请神开光,却对它点香敬拜,很有可能进来的不是你想拜的神,反而进驻一些不好的灵。没有请神开光的塑像、画像都不可乱拜。若是单纯当作装饰品则无伤大雅,也有安定心神的效果。

​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2504.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8日 下午2:17
下一篇 2021年12月9日 上午10:09

相关推荐

  • 供茶于三宝,可得诸功德

      对于茶道,道家的融入与付出,可以说不逊于佛禅,很多信众张嘴就可以讲出来“禅茶一味”;但道家在历史上对茶道的影响,足可与禅宗比肩。   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

    2021年12月30日
  • 工作不顺就跳槽?你是在追求梦想还是逃避成长

    之前道教中有这样一种担心,就是信众的老龄化,来烧香拜神的都是些老人家。其实呢,就我们实际接触的信众,不乏80后、90后,甚至95后。这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以及道教文化的接受度很高,当…

    2021年12月15日
  • 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

           身为一名道教徒,若想真正触及修道的本质,首先要炼养一颗纯合的心。        当面对人生中的际遇,要保持不悲不喜、不骄不躁的平常心,以恒常的姿态去迎接生命中所有的无…

    2022年1月14日
  • 从眉毛看你是否长寿

    一个人的眉毛也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长寿;那么,哪种眉毛面相预示长寿?哪种眉毛面相预示着短命?怎么从眉毛面相看你是否长寿? 哪种眉毛面相预示长寿 眉毛浓淡适中,老寿星式的长眉,眉毛高长…

    2021年12月26日
  • 神明对你的感应,只在一念之间!

    神是亘古以来永恒存在的,是一个客观的,不因人的信和不信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你信祂在,你不信祂还在。 一、常怀敬重之心 我们进入大殿之后,一般不要对着神像拍照,并不是说因为他是文物或…

    2022年1月4日
  • 百年之后是鬼是仙,一切选择都在自己手中

           人死之后会去哪里?这是诸多哲人都曾思考过的问题。纵观中西方的文化,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曾涉及到人生的终极问题。生在世上的人,多半是怕死的。           但其实人们…

    2022年1月14日
  • 手上六个地方告诉你 招财还是漏财

    大部分人看手相,都是看生命线、智慧线和感情线,这三条线并称为人体手掌的三大主线。从这几条线中,可以看出人的身体健康、聪明程度以及情感运势,但人的手掌纹路繁多,分析起来比较困难。其实…

    2022年1月5日
  • 女高中生梦中被打,全家人却心怀感恩来还愿

    坊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父亲跟要参加考试的孩子说:“孩子,你尽情发挥就好,我已经找好关系了,后台很硬”,于是孩子便信心满满地去考试,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孩子好奇的问父亲,找的…

    2021年12月16日
  • 修一个好脾气,就是修一世好福气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过于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宣泄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是高雅,发泄…

    2021年12月11日
  • 修行人为什么要少语止语?

    积累福德资粮 使自己能尽最大的努力修好善业,积累福德资粮。同时可以防止辛苦修积来的一点福报从说话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过而招来的麻烦和灾祸,在较大的程度上断绝了神仙道上的业因业缘…

    2022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