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心说》

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帅长於一体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坏也。或曰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动也。

用之则弥满六虚,废之则莫知其所。其大无外,则宇宙在其间,而与太虚同体矣。其小无内,则入秋毫之末,而不可以象求矣。此所谓我之本心,而空劫以前本来之自己也。然则果何物哉?杳兮冥,恍兮惚,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强名曰道,强名曰神,强名曰心,如此而已。

由是观之,岂不大乎,岂不贵乎?然而轮迥于三界,出入于生死,而不能自已者,何也?盖一念萌动于内,六识流转于外,不超乎善而超乎恶,故有天堂地狱因果之报,六道轮回无有出期。可不痛哉,可不悲哉!若夫达人则不然也。故斋戒以神明其德,一真澄湛,万祸消灭。

老子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所谓常者,越古今而不坏者是也。所谓妄者,一念才起者是也。庄子日:既以为物矣,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在易也,其为大人乎?自兹以往,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虚无恬淡,寂寞无为,收视返听,和光同尘。念起是病,不续是药。不怕念起,惟恐觉迟。譬如有发,朝朝思理。有身有心,胡不如是?行住坐外,勿使须臾离也。无何有之乡,华胥氏之国,吾其游焉。

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心说》

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心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296.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下午4:48
下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下午4:54

相关推荐

  • 忘我

    囚于主观世界,永远得不到自由,只有超越自我,进入更广阔的天地,人才可能是自由自在的,“忘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这也就是道教的思路,人去掉自身的雕饰,恢复纯粹朴素的本性,与自然融为一…

    2022年1月13日
  • 雕塑神像有哪些规矩和讲究?

    道教塑像有一定的仪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第二卷有《造像品》,规定了造像的先后次序,质料、尺寸、仪相、辅神、衣冠、华座、冠帔等,要求皆依经典规定。在塑像时,也要进行敬神仪礼。…

    2021年12月1日
  • 毒五月,9个症状看你是否中毒(附祛湿寒对治方法)

    阴历五月,古人称之为“毒五月”,在这个月里,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这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中医将农历五月视为…

    2022年1月2日
  • 怨恨,正在消耗你的能量…

    怀揣仇怨,会大大消耗你的能量。 试想一下,你和某人吵了一架,最后又不了了之,你和他分开了,但却无法释怀,问题在心中越变越大,越变越大,最终占据了你很多能量。在科学界,称这种事件为“…

    2022年1月11日
  • 道教诗词:段公觅得小鱼放生

    段公觅得小鱼放生 尹志平 乞得纤鳞免受烹, 放归溪水任游行。 莫言他日成鲸去, 目下从容也畅情。

    2021年12月1日
  • 为什么民间把寿命称为阳寿?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生命起源于阴阳交合,但最重要的是那一股先天之阳,这是决定人寿命多少的阳气。从小…

    2021年12月4日
  • 梦因何而来?做梦的六种征兆

    清醒时有八种迹象,即所谓的八征:“继续做完以前旧事”、“开始新行动”、“获得好结果”、“遭受一定损失”、“表现出悲哀之情”、表现出快乐之情”、“繁衍生命”、“消损乃至死亡”。这八种…

    2022年1月3日
  • 道教手诀:剑诀

    掐诀又称握诀、捻诀、捏诀、法诀、手诀、神诀,有时称斗诀,简称为诀:它是道法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鬼神、摧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

    2021年12月5日
  • 血湖表

    血湖表 具位臣某再拜 上言,今月某日为斋主某崇建某斋几昼夜,开度亡过某灵魂,上生仙界,切见本人因产陨生,形神腥秽,惟凭圣造,曲为荡除。庶俾气象周圆,营卫平复。谨具表奏闻者。臣伏以 …

    2021年12月2日
  • 举头三尺有神明,神仙为什么要监察人间的善恶功过?

    中国有句古话叫“举头三尺有神明”,意思是说人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心存敬畏,不要天良丧尽、坏事做绝,因为就在头顶三尺的地方便有神明监察着你的一言一行,并根据人们的行善作恶来断定祸…

    2021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