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功?”不是所有的道教法师都叫高功!

一、何为“高功”

常来道观的信众一定看到过道长们做各种科仪法事,因此对“高功”这个词汇并不陌生,高功是道教法师的一种专门的称呼。

首先我们来说说,为什么会把这些道长称之为“高功

高功是道教在举行各种仪式时负责执事的道长的名称,与都讲、监斋合称作“三法师”。而一般的斋醮科仪等事都是由他们共同主持进行的。

在举行道教宗教仪式时,坛场上最居中的人物便是高功法师,在道士中被认为道功最高,故称高功。

高功,是道教法师的专名。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中曰:“北城居民相约纠众在于张道者,庵内启建黄籙大醮一坛,礼请任道元为高功主持坛事。” 

明陶宗仪著《辍耕录·降真香》,其中记载:“道家者流,为人典行醮事,曰高功。” 

余嘉锡《论学杂著·读已见书斋随笔·高功》中则有了更加明确的指称:“旧时以道士之主斋醮者为高功。”

高功,即是坛场上的执事者。

“高功”之称,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古人一般会称学识渊博之士为高功,发展到现代时期,高功已经成为了道教法师的专有名词。所指的就是那些道功最高,道学最为深厚的法师。

在道教中,高功是道教行仪时的执事名称。早期道教仪礼比较简单,并无执事高功之称。南朝高道陆修静编的《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中以“法师”之称指称高功。唐五代以后高功之称才在道教仪礼中广泛使用,直至今日。

二、什么样的人才能担任高功一职

唐五代的《金籙大斋补职说戒仪》称,“高功其职也,道德内充,威仪外备。天人归向,鬼神俱瞻。蹑景飞晨,承颜宣德。惠周三界,礼越众官”。

道教高功,有连接人天的法力,一场法会是否灵验,主要是依凭高功法师的加持。所以高功们其实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他们在斋醮仪式当中,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丝一毫都不允许有差。

高功当能步罡踏斗,沟通人神,代神宣教,拔度亡魂。在道教醮坛众执事中,高功居于首位,一般均由德高望重的高道担任。

高功,位居各执事之首,担任者必须“道德内充,威仪外备,天人归向,鬼神具瞻”,不但要具有演教的威仪,还要有充足的內炼,更要有慈悲度人的心肠。因此,想要成为主宰坛场的高功法师,并不是一件易事。

什么是“高功?”不是所有的道教法师都叫高功!

三、 身为一个高功,都需要做什么呢?

道教认为度人先度己,倘若从内炼及养生的角度来考察,那么就是道士自己的内炼修为必须达到相当的境界,方能行持斋法。因为人身体作为小宇宙,万神居于身体各部,高功以自己的精神调动身中诸神,通过内气运行达到天人合一。

1、不行修炼,神不附身

历代高道都认为法师必须经过自己修行会道才有行法济人的神通。

在《洞玄灵宝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中,陆修静认为“法师”之职应该是“道德内充,威仪外备,俯仰动止,莫非法式,三界所范,鬼神所瞻,关启祝愿,通真召灵,释疑解滞,导达群贤。”

张宇初《道门十规》中说:“凡行持之士,必有戒行为先,次以参究为务。先求岩谷明师草衣木食之士,开发万法根宗,精励香火,止佩一法一职,苟能晨夕炼神养气,修持不怠,与神明交格,言行无慊,何患法之不灵,将之不佑。”

《天坛玉格》也认为:“不行修炼,将不附身”。

2、吾身即宇宙,宇宙即吾身

明代成书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斋法行持内炼的理论基础、行持斋法的内炼要求及内炼方法。

《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说:

“自古神仙以精思而得道者,多皆诚思之道也。专以我深潜静定,炼毓阳神,然后密运诚思,当合二者,通为一片精密工夫也。微到意念,则精神自归源矣。未至于此者,须当静坐运用乃善。今人行持,多是作用外事,岂知天地万化尽在我身。泥丸之上即是天宫,双肾之下即是地狱。

两眉间入三寸曰泥丸,即脑也。脑曰精根,两肾中间曰丹田,朱陵火府即心宫,泥丸之下亦是河源,即十二经脉之源。东井天河之水,即是神水,上升至泥丸。而下润者乃五行相生真气,即是五脏相生真气。心中运真火,肾中运真水,皆不出身内造化。”

“即我元始悬一宝珠,如黍米,在空悬之中,登引千真万圣也。”

这里明确了斋法行持内炼理论上是依据“吾身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身”。头部的泥丸宫代表上界天宫;泥丸之下是十二河源,即中界,即为人间;而双肾以下则为下界地狱。

所以法师元阳上升天宫之时,必经泥丸,而下拔九幽时则是运神会于双肾以下之下丹田,更多的神与气的运作则是在中界进行的。

3、静思内炼,方能登坛行法

在行持斋法内炼要求方面,《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中说:“吾教建斋之始,必先设置存真之幕,宜当入靖精思,静神会道,从无入有,混合百神于一心,以有运无,敛藏万化归一息,非至学之士,岂知珠内妙化哉”。就是要求高功法师在行持斋法前要静思内炼,澄心涤虑,做到物我两忘,运精会神,贯阴阳于一至,这样才能登坛行法。

关于行持内炼的方法,《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登坛宗旨门》道法释义品说:“四曰采炼祖气,以生圣胎法身。夫谓祖气者,人人具足,不假外求,学者当明。朝朝存思,守而勿失,真积既久,乃成圣胎。公众号嗣汉天师府,然后见所谓法身,出有入无,神功妙用,与造化流同也。五曰行内练。诀曰五行顺则生人,逆则生丹,一毫情欲之萌即耗真气。

学者常当吐浊纳清,收视返听,使五行真气攒簇于神室之中,无倾间断,可以长生久视,可以济显度幽。神动则气随,无施不可也。六曰黍珠神化。吾身自有始青天浮黎土,黍珠一颗,不用外求,当知此理,散之则弥满六合,敛之则不盈一握。七曰中理五气,混合百神。学者当常常持其志,以养其气,使之归于元海,听命于我之元神,则随所设施混合百神也。”

所以对于斋醮科仪的主坛——高功自身来说,其内功要求非常之高。在举行斋醮科仪时不仅要注意外表的动作优美、娴熟,音乐的悦耳动听,还要重视其根本的内炼功夫。

4、德即道备,道备法灵

高功者,需自身正气荡荡;常积福报,常累功德。如此行法,当法术必灵。身为人师者,最注重品德品行,唯独门中德行兼备者,才能在成千上万次的体炼中,领悟高功的内涵,把握其中的精妙。

所以,若想以术呈显于外,则以积功累德于内。正所谓,道无术不显,术不道不灵。德即道备,道备法灵。

道教的高功法师们正是通过科仪法事这种特殊形式,为信众禳解灾障、祈求福祉,在利人利己中修持自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7081.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28日 下午4:04
下一篇 2021年12月29日 下午2:29

相关推荐

  • 人体密钥尽在心印妙经里的“上药三品”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是众所周知的丹功修炼经典之一,在道教早晚坛功课经的早课经中也是道众日日念诵、可谓倒背如流。虽经文简短,但句句皆是修身延年之要诀,甚至可…

    2022年1月25日
  • 修行多年还是”黑户”?道教一直有一份命籍的生死档案!

    参加过嗣汉天师府传度的道友都知道传度对于正一弟子的意义是何等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传度之后死籍会转由三官大帝来管理,不再由地府阴司所管理。如果没有修行到一定的地步,而是正常逝世…

    2022年1月3日
  • 如果有以下表现,说明你是假修行…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痹,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 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咒语,会打坐练功……我们很…

    2021年12月28日
  • 祛邪咒

    — 祛邪咒 — 朱雀凌光,神威内张。山源四镇,鬼兵逃亡。 神蛇吐炁,邪精伏藏。魂台四明,琼护万灵。 玉真巍峨,坐镇金堂。手挥紫霞,头戴神光。 执卫洞经,三十九章。中有群邪,龙虎截罡…

    2021年12月24日
  • 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顺星”习俗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为“诸星下界…

    2022年1月9日
  • 拜神上供时,供品的包装是否需要打开?

    常常有信众在讨论,拜神上供时供品的包装是否要打开?很多信众在供酒、供瓶装水时,会把盖子打开,觉得不打开神明就喝不到;像是糕点、罐头等供品,又很少人会打开包装。供品到底应不应该打开包…

    2022年1月20日
  • 神明对你的感应,只在一念之间!

    神是亘古以来永恒存在的,是一个客观的,不因人的信和不信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你信祂在,你不信祂还在。 一、常怀敬重之心 我们进入大殿之后,一般不要对着神像拍照,并不是说因为他是文物或…

    2022年1月4日
  • 一生行善,老人却恶疾缠身,道长引雷相救

    很久以前,有个西泽村,村中有个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柳员外,十里八庄的村人多受过其恩惠。小到施舍乞讨,大到修桥铺路,几十年间做过的善事数不胜数,人称柳善人。 这柳员外本不是西泽村本村人,…

    2021年12月13日
  • 没有人不辛苦,只有人不喊疼

    我们每一个人, 自踏入成人世界的那一刻起, 就知道了什么叫责任。 再累,也要坚持, 再难,也要忍住, 再苦,也要含笑, 不能让身后的人吃亏受罪。  这个世上, 没有一个人不辛苦, …

    2021年12月20日
  • 【道教养生】——四季导引

            四季,即一年当中的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因为季节的不同,气候和人体也会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道教养生注重顺阴阳消长节律,故要求体道自然而适应此法则。所以通过不同的季节…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