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三个最高智慧,柔、静、慢!

五千字的《道德经》成就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在此时,我们不妨读一读《道德经》,用老子的大智慧,获得精神上的大清凉。

老子的“清凉”主要表现在三个字上面:柔、静、慢。这三个字是人生的大修炼、大修行。人生如果能做到这三个字,不仅能从容不迫,更能很好地养生。

老子《道德经》的三个最高智慧,柔、静、慢!

老子《道德经》的三个最高智慧,柔、静、慢!

柔,至柔驰骋至坚

柔,可以说是老子的第一法宝。《道德经》贵柔。老子赞美水、婴儿、女人(雌性),主要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阴柔的力量。

柔,就是阴柔、柔弱、柔韧……柔首先是生命的特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和草木都一样,有生命的时候,身体都是柔的,死了以后身体就会慢慢变僵硬。

柔不仅是生命的特征,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老子说,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水却最能克制刚强。老子用了一个词非常形象:驰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道德经》的三个最高智慧,柔、静、慢!

老子《道德经》的三个最高智慧,柔、静、慢!

静,静为躁君

一杯混浊的水,放着不动,这样长久平静下来,混浊的泥渣自然沉淀,终至转浊为清,成为一杯清水。

水静下来才会清澈,才能映照世界。人心也是如此,只有人心静了,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细细品味生活。而慢是静的前提。

静能克服人身上的烦躁、焦躁、急躁。一个“静”的人与一个“躁”的人在一起,必然处处占优,占上风。静,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

老子《道德经》的三个最高智慧,柔、静、慢!

老子《道德经》的三个最高智慧,柔、静、慢!

慢,动之徐生

《道德经》第39章中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以动之徐生?”这两句话一静一动,出现了两个徐,徐就是慢。这包含了老子慢的智慧。

动之徐生,也是我们作人做事的法则。

道家要人做一切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态度从容,怡然自得,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自乱阵脚。“徐生”是针对普通一般人而言,尤其这个时代,更为需要。

                                                              老子《道德经》的三个最高智慧,柔、静、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7149.html

(1)
上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下午2:09
下一篇 2021年12月31日 下午2:21

相关推荐

  • 没财运者不妨看看自己身上有无这四个毛病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逢年过节,很多人都有着供奉财神的习惯,为的就是图个喜气,希望家中财运滚滚。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行为,也在影响着自己的运势。 …

    2022年1月28日
  • 道观里扎根儿,什么是道教的长生禄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二回》:“我的病要好了,把你立个长生牌位,我天天烧香磕头,保佑你一辈子福寿双全的…”《儒林外史》第七回:“这里不是周大老爷的长生牌?” &nb…

    2021年12月17日
  • 主动吃好每顿饭 ,睡好每一觉!

    有人说,看一个人有多爱自己,就看他如何对待两件事:一是吃饭,二是睡觉。 有多少人,为了保持身材,不好好吃饭,因为工作繁忙,随便糊弄两口,最后饿坏了身体; 又有多少人,打着“熬夜熬得…

    2021年12月15日
  • 打卦问事一定要掷三个圣筊才算数?真不是神明为难你

    打卦也叫掷筊,是一种问卜的仪式,我们在道观庙宇中经常会见到神案上放着一对筊杯,很多来参拜的信众会借掷筊杯来获悉神灵的旨意,也是道友们经常问事的一种方式,能简单快捷得出一种结论。 向…

    2021年12月12日
  • 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

    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刘肇刚念完这封信,忽然就看不到那个送信的小孩子。可是,刘肇夫妇还不觉悟,依旧杀牛吃肉。 一年后,刘肇做梦被传讯到阴间,阎王愤怒地对…

    2021年12月9日
  • 龙虎山正一观来历,正一观在哪里,正一观简史

      龙虎山正一观来历 龙虎山正一观位于龙虎山景区西南方位,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张天师)淬炼道丹之所,有“丹成龙虎现”的传世佳话。此后经由第四代天师张盛修整改建为“祖天师庙…

    2020年12月15日
  • 道教符图的三大类:天象符、地理符、人体符

    对道教符图的分类,可以依其道流来源而言,如正一派、上清派、灵宝派、三皇派、北帝派、神霄派、东华派、天心派、混元派、升玄派、西河派、闾山派、辰州派、南宫派等,所谓“七十二家符法”,各…

    2021年12月9日
  •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一谈论起修道,人们联想到的总是逍遥、自然、无为等词汇。 在大众的印象中,修道人应该是衣袂飘飘的世外隐者,他们餐风饮露并且不染红尘,他们超脱人间并且与世无争。 诚然,这些标签都是一位…

    2022年1月14日
  • 梦因何而来?做梦的六种征兆

    清醒时有八种迹象,即所谓的八征:“继续做完以前旧事”、“开始新行动”、“获得好结果”、“遭受一定损失”、“表现出悲哀之情”、表现出快乐之情”、“繁衍生命”、“消损乃至死亡”。这八种…

    2022年1月3日
  • 任何修道的捷径,其后必有陷阱

    一友曾拿一些符咒法术类书籍给我看,据说为前人所传,只需依其法炼习,即能沟通天地神灵,不肖一月便能通天彻地。又有人问我有无内丹功法之类可以分享,既省时省力,又安全便捷,练习过程中不至…

    2022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