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二章》谓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经由外界所造成的刺激并不会让人感到满足,相反,只会让人感到进一步的饥渴和匮乏,这种饥渴和匮乏感一旦达到极致,就是发狂。
《道德经》对于五色五音五味的描述虽然是在先秦,但是在今天看来却尤为贴切,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生活当中,由于互联网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吾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所要面对的五官刺激(尤其是视觉刺激)要远甚于古人,经由外界所造成的刺激最终让人走向纵欲的饥渴和匮乏,其结果便是经由身心混乱所带来的(传统医学范畴的)“虚症”。
肾主一身元阴元阳,乃是生命之源,经由纵欲所带来的虚症,一般是“肾阳虚”,亦即大家平时经常听到的“肾虚”。



如果没有专业中医医师指导,千万千万不要胡乱用药,个人胡乱用药,只会适得其反。
再进一步来说,真正的上品药物,其实不在外,而在内,便如《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开篇所言:“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就是我们自己的精气神三宝。如果能够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保持清心寡欲,再配合适量的运动以及充足的睡眠,静养一段时间,便可借此三宝痊愈。
道教贵生长生,要窥破天机,追求长生不老的成仙之道。倘若以此来对比皇帝的纵欲短命,我们便能够理解,为什么南华真人会说:

帝王的纵欲,其实都是在过度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他们的生命能量,全都被欲望掏空了,又哪有精力去学道修道,乃至长生不老呢?
所以《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开篇就是要求人们调心节欲,这首先需要调整呼吸:
若无明师在旁指导,吾人在静坐或静卧时切莫用意过重,不要过于专注呼吸,亦不可意守丹田——慎之慎之!
只需以耳听息即可,此乃南华真人所传之“听息法”。
气息(呼吸)的调整可以影响意识的状态,《太乙金华宗旨》乃谓之“心息相依”:调息以治心,治心以止念,让人们从各种诱导纵欲的疯狂念头当中解脱出来,便能够转化出我们内在的三品上药:

除此之外,更可广施善行,这不单单是可以为我们个人积功累德,还能扶助阳气,所谓“善能升阳”。
难道君不闻《文昌帝君阴骘文》开篇即言:
文昌帝君行善17世,阳益阴销,终证仙道。
——吾人胡不勉而行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