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化书》是五代时期道教之经典著作,乃五代时谭峭所作。它是一部综论万物变化之道的道教论著,在其近似语录体的一百余段文字中,除了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内丹术、美学思想以外,更多的是道教伦理思想之宣扬。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就形而上的层面而言,《化书》的伦理思想应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巧妙平衡的一套较为大胆深刻的道教伦理体系。
01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伦理之源:伦理信条之生物学理据
伦理道德之所以能为人类所发现与遵循,实际上存有许多生物学之理据,这是《化书》解释伦理存在之缘由的新发明。其第一条理据是:道德乃生物界普遍存在之现象。它具有超越一切的普适性,是一种形而上的先验存在:当我们痛斥一个人道德败坏之际,时常会说他像禽兽一样。然而《化书》告诫我们,其实动物和人类并无多大差别,它们也讲究伦理道德,讲究恩爱亲情,比如乌鸦有反哺之仁,隼有怜爱幼胎之义,蜜蜂有尊君之礼,羊有跪乳之智,野鸡有从一而终之信。因此,五常之伦实乃万物之常理,是生物界普遍通行的道德信条。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第二条理据是:万物也像人一样,有着由善良本性和七情六欲所酿就之性情。《化书·道化·老枫》曰:“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女化为贞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是故土木金石,皆有情性精魄。”老枫树会化为长翅膀的飞人,烂了的麦秆会化为蝴蝶,无情之植物会化为有情之动物;贤惠的女人会化为坚贞的石头,山里的蚯蚓会化为百合花,有情之动物又会化为无情之非生物与植物,这就说明,在非生物和植物等物质的内部,实际上存在着与动物一样的性情、精神和魂魄。
02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万物皆有性与情
在谭峭看来,万物皆有性与情,亦即非生物、植物、动物和人一样都怀有性情,人超越于其它物类的聪明之处,只不过是他能够“存一”以同化“情”与“性”,让蠢蠢欲动之“情”消融于无所牵挂之“性”:“故人能一有无,一死生,一情性……”(《化书·道化·铅丹》)在“消弭有无之别,无差别对待生与死,统一性与情”方面,人比其它物类多了一份能动性和超越性,这是他在伦理上较之于其它物类的高明之处。但不管怎样,人都应该遵循生物界普遍通行之道德准则,恪守生物界共有的伦理规范。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有趣的是,我们以前只听说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之类的惯用语,却很少听说过可以用生物界的伦理普适性,来证明人类也应恪守并超越动植物界伦理的做法,在这方面,谭峭确实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03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人人平等,天下大治
既然伦理道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那么作为伦理规范之倡导者和管理者的君主,就应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无亲无疏、无爱无恶”,做到人人平等,以臻全国百姓大和睦的“大和”境界:“非兔狡,猎狡也;非民诈,吏诈也。慎勿怨盗贼,盗贼惟我召;慎勿怨叛乱,叛乱禀我教。不有和睦,焉得仇雠;不有赏动,焉得斗争。是以大人无亲无疏,无爱无恶,是谓太和。”(《化书·仁化·太和》)这种境界不像儒家那样表露出明显的亲疏爱恶偏向性,而是奉行道家之无为思想,以求达至人人平等之大同世界。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为什么“倡导人人平等,则可天下大治”呢?《化书·德化·谗语》中有一番精当的解释:用道德仁义之机谋来欺骗百姓是行不通的,最好的办法便是奉行“没有赏罚之策、没有亲疏之别的天下至公之道”,因为倘若君主轻视财货,盗贼是不敢胡作非为的,当君主问政于朝廷之际,谗言是无法流通的。故此可知,治理天下非“天下至公”莫属。
可以发现,《化书》的“人人平等,天下大治”之伦理理想是以道家的无为而治之方行儒家的天下大同之愿,是道家思想和儒家理想的巧妙结合,体现了道家伦理之积极向上,堪称道家伦理思想在中古时期的标志之一。
04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化书》的道教伦理特色及现实意义
《化书》之所以能够成为道教伦理思想之一大中坚力量,就在于它能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强调积极有为之“化”,在“化”中实现道家的无为而治之“道”。耐心细致地谈论如何实施伦理教化,实现伦理理想,实为谭峭的过人之处,其取胜法宝即为熔道家、儒家、阴阳五行家和佛家思想于一炉,提炼出独具特色的道教伦理体系,以警醒世人,流芳后世。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谭峭甚至把儒家圣人孔子也改说成道家之楷模,其目的即在于说明,就连儒家之圣人,到了晚年都会幡然醒悟,转儒为道,化繁为简,宣扬“清静无欲、守一无为”之道德。由此可见,《化书》可谓以道家为根基而创作的“帝王道德守则”,同时亦可视为道家黄老思想在五代时期的伦理延伸。
05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给予后世的有益启示
《化书》不但在中国道教思想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关于生物界伦理普遍存在性之论述,对当前的生态伦理学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支撑意义;它对节欲、平等、节俭与伦理纲常的因果联系之论述,为社会主义道德观提出了宝贵的参考意见;它的“太和”伦理理想对于构建一个“经济上均平、政治上公正、思想上宽容的节俭型和谐社会”具有切实有效的指导意义;而它提出的“天下至公”之伦理理想,是对《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思想在伦理方面的有益设想(即由天下为公的伦理要求出发,建构出天下已经至公的理想社会),这种理想激励着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不已,这其中就包括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之民主革命。
《化书》所创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其伦理精神还应继续挖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时代,它还有许多伦理精华值得探索,我们应让它古为今用、生生不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119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5日 上午9:24
下一篇 2022年1月15日 上午9:31

相关推荐

  • 好生之德 普及万类:一条狗和人的奇妙因缘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这几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下起了大雪,小时候见到下雪很开心,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后来了解到下雪也会造成自然灾害,诸如交通运输、农作物等都会受到影响…

    2022年1月24日
  • 中国古代的换头、换心之术 ,据说还是无痛的

    梦中“换头”,获取特异功能 南朝刘义庆在《幽明录》中有一条记录,说河东有个名叫贾弼之的人,东晋安帝义熙年间官拜琅琊府参军。有一天晚上他做梦,梦见一个长相十分丑陋的人,“面皻疱,多须…

    2022年1月4日
  • 为什么道教反对道士卜筮、看风水?

    一般人印象当中,道士都会掐掐算算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风水算命、医卜星相都会一些。尤其是正一道士,更是法术高超,技术一流。然而,在祖天师立教之初,却有明确规定,天师道的道士是不得…

    2021年12月1日
  • 冥途路引——亡魂去往阴间的通行证

      冥途路引,一张小小的纸片,中国人特有的”夜航船”。人死后要取得城隍庙签发的冥途路引才能上路,去往另一个世界,进入轮回。   《子不语…

    2021年12月18日
  • 五雷符中的五雷,到底是哪五雷?

    我们从古藉法本上,并不能发现:五雷符这几个字的出现频率非常之高。因为玉霄一府,所统三十六天,各分曹局,所以总司五雷,天临三界者也。且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

    2021年12月26日
  • 学神仙,做神仙,自度度他是根基

        信仰道教,离不开对道教宫观中供奉的各路神仙的尊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的基本表现形式,更是其内在核心。早在老子做五千言真文之前,《周易…

    2022年1月14日
  • 眉相隐藏着人的性情福德

    粗眉的人较男性化,性情积极而好冲动;细眉的人比较女性化,性情消极,优柔寡断。新月眉看起来漂亮,但若是男性长了这种眉毛,他的性格一定比较懦弱。此外,粗眉的人往往会得到双亲的庇护。 眉…

    2021年12月14日
  • 民间法教和正统道教的区别

    有道友问起民间法教跟正统道教的区别,以下简单的谈几点。 首先道教追求的是生命的净化与解脱,而民间法教据我所知没有完善系统的教义,也没有形成完善、圆满的宇宙观及修炼思想。 在传承上,…

    2022年1月6日
  • 道教修炼的降龙伏虎太难懂?一文教你这样做到!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这副对联直指修道的至高境界在于“降龙伏虎”。“降龙伏虎”是一种非常难以到达的境界,普通信众信奉道教是想通过信仰使自己的生活能变得更好,认为这样高深的本领和…

    2021年12月4日
  •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男人的格局,女人的品质!

    有的人很重视风水,家里的一景一物,一切的摆设都很讲究,什么位置放什么物品,如何摆放,等等,用意无非是祈求趋吉避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发达而已。 其实,世间最大的风水是人心,不…

    2021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