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玄门晚坛功课经》是我们平时必诵读的经书。其中即收有《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下水船》、《救苦诰》、《升天经》、《解冤经》、《反八天》、《解厄真言》、《小赞韵》等都是与救苦天尊有关的经诰。

例如《下水船》曰:救苦天尊妙难求,身披霞衣累劫修。五色祥云生足下,九头狮子道前游。盂中甘露时常洒,手内杨柳不记秋。千处请师千处降,爱河常作度人舟。诵经功德不思议,孤魂滞魄早超升。
《小赞韵》也有云:青华教主,太乙慈尊,玉清应化显金身。大千甘露门,接引群生,永出爱河津。

那么,这位太乙救苦天尊,又是何方神圣呢?
首先我们来讲,天尊三清,大道本源也,先天炁化而来;帝君天仙,道门真圣也,掌管飞升道彰;真君妙道,人间祥首也,分司诸行之职;星君神宿,天上福像也,履行日月星辰;元君圣母,女性护照也,专属阴象事判。唯有太乙救苦天尊,被称作大慈仁者。
并且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中且具有崇高的地位,元始天尊更是在经会中赞言:最尊最贵,最圣最灵。
太乙救苦天尊九阳之精所化,出于始青之炁,是先天之灵,因为慈悲心故,哀悯一切众生,于无始劫前便遍周救苦救难。与朱陵度命天尊、黄华荡形天尊,合称为「三救苦天尊」。三救苦天尊与度人无量天尊葛玄仙翁、玄风永振天尊萨守坚仙翁,则并称为「五救苦」。

据《太乙教苦护身经》载: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教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身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成为皇人老君,成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帅,或为大师禅师,成为风师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
天尊在天称太乙福神,在世呼为大慈仁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太乙救苦天尊无处不有、无所不在,他化身无数,普度众生,于每月三、九日降临人间,普教众生。
据传讲:凡人们在危急之时,只要念诵天尊圣号太乙救苦天尊,天尊即随声赴感,前往解救。凡人遭疾疫,重病缠身时,只要念诵天尊圣号,疾病即愈,获得安宁。
凡人求官寻职而奸佞妄生时,只要念诵天尊圣号,自然嫉妒不生,步步高迁。凡人乘船渡江海,被波浪惊吓,受到鱼龙威胁时,只要念诵天尊圣号,便能到达彼岸,不受伤害。凡人碰到雷声霹雳,风雨交加时,只要念诵天尊圣号,自能神清气爽,魂魄不动。凡人亲族生怨,兄弟不和,只要念诵天尊圣号,自感六亲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而且在传记中,多有应验事迹:李昌遐当上兖州刺史之后,生而奉道,且秉性柔善慈怜。并且常在家设立坛周,持诵《太上灵宝升玄消灾护命经》。
忽然这天梦里,李昌遐来到一荒山,正当下茫然打量时,忽然几头黑熊,以及老虎豹子等数量,围绕在李昌遐身边。
正惊慌不知道怎么办时,忽然从天而降一道人,仙风道骨。叫道:“李昌遐,你莫惊骇,吾奉太上符命,与诸神将一直秘密护卫你身旁。且汝常念法文,经云流通时,四周则常有飞天神王、破邪金刚、护法灵童、救苦真人、金精猛兽,各百亿万众,俱侍卫是经。”
昌遐既觉,恍然大悟,这才知道这次能够化凶为吉,原是全赖诵经之灵验。

而且,在我们斋醮度亡时,除了要启请太乙救苦天尊降临外,高功更要将自己化身为太乙救苦天尊,方能说法施食济炼,将自身存思为太乙救苦天尊,端坐宫中,左手执碧玉盂,右手执空青枝,极为分明。
高功变神登坛之后,便可代表太乙救苦天尊说法施食了,亡魂被召至台前时,所见只是天尊之圣相,而不再是凡人之形。人神交感,普天吉祥。
愿诸位闻经回心,听法改性,精持诵念天尊圣号,发大慈大悲之愿,无量度人,方能功德圆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