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九月初九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二九相重,又称重九节,周易中有“六阴九阳”的说法,所以也称重阳节。民间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因而也常与祭祖、敬老联系起来,并与除夕、清明、中元共同成为中国传统的祭祖四大节日。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九九重阳节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西京杂记》中记载,西汉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获芬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个习俗,其实是受古代道士采集药物修炼追求长生的影响。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重阳登高的由来

九月初九登高的风俗来源于一个道教传说。

相传东汉时,汝南县一位叫桓景的农村小伙,父母双全,有妻子儿女。一家人虽不富裕,日子也还过得去。谁知汝河两岸害起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瘟魔,每年到人间走走,带来瘟疫。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交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披星戴月努力习练。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快快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回到家乡,桓景召集乡亲将大仙的话转告。九月初九那天,他带领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每人将一片茱萸叶随身带上,这样瘟魔不敢近身。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不染瘟疫之疾。把乡亲们安排好后,桓景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人,忽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瘟魔窜到山下,只觉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此人正是桓景,他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这就是重九登高风俗的由来。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九九重阳日,众仙升天时

在道教文化中,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所以道教传说中多选择九月九日“升天成仙”。道家认为这一天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聚集越多,人就可以乘清气而升天。

辕黄帝乘龙飞天

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轩辕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黄帝一听跨上龙背,金龙戴着黄帝飞上天空,消失在云雾中。群臣没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祖天师飞天成仙 其妻尾随

不仅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是在这一天乘龙升天的,祖天师张道陵也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升天成仙的。“真人张道陵,于桓帝永寿二年九月九日,在巴西赤城渠亭山中,太上遗使者持玉册,授正一真人之号。就在祖天师被授号的同一天,其妻孙夫人,与天师在间中云台白日升天,位至上真东岳夫人。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妈祖飞天成仙 家人后会无期

无独有偶,东南沿海各地尊奉的海神妈祖,也是这一天升天。妈祖,名林默,死后被奉为海神,有“天妃”、“天后”等称号。传说妈祖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升天成仙的。宋太宗雍熙四年秋九月八日,妈祖对家人说:“我爱清静,尘世所不乐居,明天九日是重阳日,我有登高的意愿,预告别期。”家人却以为重九登高是例行的事,而不知道她是成仙去的。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都在九九之日升天

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与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因为相信九月九日是神仙升天的日子,先民们就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图能向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样,升入天宫,这种对升天的渴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

《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获芬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道家无论是服食丹药,还是苦练修行,其最终的最求是与天地同寿,能长生不老,而长生不老,在世俗世界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升上九天,才能与日月同寿,而九月九日重阳节是升天的最好时机。因此在重阳节成为华夏民族传统节日的时候,这种九九重阳“升天”又直接演变为重阳登高。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登高成仙 重阳祈寿

升天成仙是人们对理想境界的一种无限追求,成仙,是希望能永远存在而不消失,是古人对永恒的追求。而在现实社会中,九月九日重阳节升天成仙则转化为人们对长寿的企盼。

在意象上,重阳登高,正是人们对人生不老的一种追求,所以从魏晋开始,人们已经开始把九九重阳与长寿联系在一起了。

曹巫在九月九日送钟麟菊花,说:“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夫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椒气,孰能如此。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曹巫重阳赠菊,希望钟怒能借菊之力,身体健康长寿。道家的升天成仙追求人生的永续,这与俗世中的人追求长寿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九月九日登高升天成仙,已经内化为九九重阳祈寿。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31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5日 上午11:13
下一篇 2021年12月5日 下午3:26

相关推荐

  • 腊八,开启过年模式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

    2022年1月14日
  • 5个方法教你改善家居风水

    开渠引水:或筑塘蓄水。对于缺水的穴位,以此法补救;背靠来龙主脉,左右有护砂,前有明塘。来龙贯气,护砂藏风,明塘得水,这就成了大吉地,对于一个村庄,如果附近有河流,也有采取开渠引水的…

    2021年12月13日
  • 普度法会与个体超度,有何区别?

      这是因法会的规模、法师的发心、信众的念力而共同决定的。一般来说,普通的小超度并不需要这样做;但一直以来,放焰口超度法会都以规模宏大而著称,而九座高功的焰口台下,更是必然有无边无…

    2021年12月17日
  • 万物静默如迷,有聚有散,有承有负

    世上没有永远不被诽谤的人,也没有永远被赞叹的人,总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也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

    2021年12月16日
  • 民俗参照丨2022年生肖马的运势及运程

    连续经历了两年犯太岁,属马人的运势一直呈下滑状态,但进入2022壬寅年,属马人可谓是守得花开见月明了。在2022壬寅年,天干壬水为正官,地支寅木为正印,官印相生,富贵双全。此外,寅…

    2022年1月28日
  • 灵体附身的因果——守护好自己身上的三道防线!

    附体,存在的现象已经数百年,可谓经久不衰。当一个人的生命体征处于正常值时是健康状态,如生命能量跌近零值时,会出现局部附体现象。 被附体在人体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会出现异常现象,如果…

    2021年12月21日
  • 大奸大恶之人为什么会有富贵命?来看看一个大贪官的八字

    其实奸臣贼子得了一个好八字就是来破坏好的事物的,忠臣良将得到好的八字就是来压制不好的事物,这两股力量的交锋推动着事物的变化方向与兴亡盛衰,反之亦然。 天道讲阴阳,阴阳是两股相反的力…

    2021年12月7日
  • 道教上香的正确流程与主要禁忌

    道教上香,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和礼仪,诸善信切莫忽略或轻视。 进入宫观上香,本来是希望祈福寿求平安,倘若不明规范,不知礼仪,犯了禁忌,非但不能达到上香的祈福之效,反而会触犯神明,冒犯道…

    2022年1月2日
  • 难敌永生诱惑 夺舍转生;不如广行善功 升仙保举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生与死是人一生中要面对的两件大事,生是自己哭啼着来,死是众人哭啼着去。几千年来,人类对永生的欲望始终没有停止过,是因为太难放弃活着的花花世界…

    2022年1月30日
  • 人身“百毒不侵”的秘诀,完全颠覆你的认知!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早的患各种各样的病? 按理来说,我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医疗条件越来越好,养生方式数不胜数,各种高科技,什么量子治疗,人工智能,核磁共振之类的等等,…

    2022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