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耽误修仙吗?道教历代祖师大德对于饮酒的态度不可不知

从老祖天师在东汉顺帝时(公元126一144年)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作为本土宗教,在道教文化的漫长发展过程当中,它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一体,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在整个华夏民族当中有着深远和广泛的影响。

道教的许多思想和观念,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已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至于道教与中国酒文化的关系,也大抵如此。

饮酒耽误修仙吗?道教历代祖师大德对于饮酒的态度不可不知

道教与中国酒文化

我国远古巫祀文化已经有着广泛的饮酒习俗,而且把酒作为祭奠神祉的重要供品,甚至还设有专门掌管宗教活动中敬酒事项的官职,称为“酒人”。

据《周礼·天官·酒人》记载:“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供)奉之。”现在出士的殷代古墓随葬品中多有酒具,也是对此事实的考证。

自古以来,道教对于中国本土的巫祀文化是持一个包容和升华的态度,因此,在远古巫祀文化的影响之下,早期道教并非一概忌酒,并且沿用了“祭酒”的称号,以此称呼高级神职。

老祖天师在蜀中创教,设二十四治,治首即称“祭酒”。“祭酒”原为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乃德高望重者才能担任。早期道教沿用“祭酒”,说明远古巫祀文化在道教这里得到了整合和发展。

道教发展史上对于饮酒的两种态度

酒,以现代话语而言,是用高粱、米、麦或葡萄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

对于这种饮料,道教给出了两种态度:

从修道角度而言,道教反对饮酒。如《修真十书杂著》卷 《劝道歌》所云:“乱性多因纵酒”。

从养生的角度而言,道教又赞成用酒,同样是《修真十书杂著》卷《次韵劝道歌》:“养疾扶衰在酒,养疾扶衰,固神养炁,酒为百药之长 ” 。

早期的道教戒律并无戒酒的条规。现存最早的道教戒律《老君想尔戒》是为老祖天师所作,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条,共九条,皆无戒酒之条。

不过,到了明末清初,全真道的《初真戒律》、《中极戒》、《天仙大戒》等合称“三堂大戒”,多达数百条,其中大量吸收了佛教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和儒家的名教纲常思想,对生活各方面均作出规定,这些教规中有明确的不许饮酒的戒律。

但是,道教历代仙真当中,也有很多祖师高道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传说在唐末、五代之际,吕祖少习举业,两举进士不第(一说唐文宗开成二年即837年始成进士,一说唐懿宗威通三年即862年六十四岁时始成进士),后游长安,公众号嗣汉天师府,在酒肆中遇钟离权祖师,经过“十试”,得受长生久视之术而成仙。

此外,清代光绪年间著名道士李涵虚是丹道西派创始人,史载他自小颖悟,年青时善琴、嗜酒,陶醉于诗词文赋之中,堪称诗酒中人。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饮酒耽误修仙吗?道教历代祖师大德对于饮酒的态度不可不知

饮酒是否耽误修仙?

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丁部》对酒的害处有专门论述:

①酿酒浪费粮食:“盖无故发民令作酒,损废五谷”,“念四海之内,有几何市,一月之间,消五谷数亿万斗制”。

②损害身体健康:“凡人一饮酒令醉,狂脉便作”,“伤损阳精”,“或缘高坠,或为车马所克贼”。

③影响正常工作:酒醉之后“买卖失职”,“或早到市,反宜乃归”。

④危害家庭:因酗酒:“或孤独因以绝嗣,或结怨父母置害,或流灾子孙”

⑤影响社会乃至天地气:酒醉之后,“或为奸人所得”,“县官长吏,不得推理 ,叩胸呼天,感动皇灵,使阴阳四时五行之气乖错,复旱(干)上皇太平之君之治,令太和气逆行”。

由于过量饮酒的害处很多,“推酒之害万端,不可胜记。”鉴于此,《太平经》还规定了对酗酒者的惩罚:“但使有德之君,有教敕明令,谓吏民言:从今已往,敢有市无故饮一斗者,笞三十,谪三日;饮二斗者,笞六十,谪六日;饮三斗者,笞九十,谪九日“。

综上所述,按照早期道教经典的论述来看,道教虽然并不严格戒酒,但是坚决反对酗酒。

总的来说,道门对酒的态度是:酒可以喝,但不要过多,更不要喝醉。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道教对酒的态度是科学的。少量饮酒可延缓动脉硬化,预防部分心脏病;大量饮酒损肝,会使心血管疾病大大增加,大量饮酒还会使人发胖,升高甘油三酯并消耗人体维生素B,从而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这对健康尤为不利——身体健康,心灵清静,乃是修道的基础。

饮酒耽误修仙吗?道教历代祖师大德对于饮酒的态度不可不知

玄门当中,酒亦为药

约成书于魏晋之际的《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卷中则有20种非常详细药酒方,这些酒方不仅说明酿造法、服食法,对其养生治病功效也有着细致的说明,现兹举3例如下:

1、神仙酿酒方:

酿造法:生地黄十斤、生姜二斤,刮去皮;天门冬五斤,剥去皮;皆细切,合捣令如齑,以美酒一斛渍之,分着两罂中,密塞其口,以罂着大釜中熟煮,使放罂塞,热气勃勃射出,则可也。

功效:冬夏常温服一升,仍以卧,当觉药气炯炯,流布身中。此酒补虚劳,益清气,令人健饮食,耐风寒,美颜色,肌肤光泽,延年。

2、胡麻酒方:

酿造法:用胡麻五斗,熬之令香,捣使熟,以搅一斛秫米饭中,酿之如常酿法,酒成。功效:

服之多少随意,治百病,益精补气,令人美肌色。

功效:饮之多少随意,令人肥白,肌肤润泽。

3、地黄神酒方:

酿造法:用秫稻米五斗作粥,绞去滓,令得二斗,纳好麦曲三斤,令浮起酒香,取生地黄十斤,小曝干之,熟捣之,细炊一斗米饭,合纳汁中,搅令相得,封泥经日,视地黄熟,但有筋脉,再绞其滓,又炊二斗米饭纳中。

功效:酒熟,饮一升,日三。治百病五劳七伤,续骨连筋,填骨髓,久服延年。

饮酒耽误修仙吗?道教历代祖师大德对于饮酒的态度不可不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3853.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月29日 下午4:21
下一篇 2022年1月29日 下午4:26

相关推荐

  • 道教坛场法器:节

    “节”本是中国古代礼仪之示信的象征,通常被悬挂于杆头,所谓“节,信也。”《周礼·地宫·掌节》中记载了各式各样的“节”: “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

    2021年12月3日
  • 道长,你们招募的修仙者,到底有什么标准?

    问的人多了,就说个简单的方法来,方便信众自行查阅。诸位可以打开自己的八字命盘,一一对照即可: 1:首先查空亡。命带空亡者,喜欢去庙里或者空门里逛来逛去,这种最后分成了两种人,一种就…

    2021年12月18日
  • 做到这3点,想不走运都难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吉人自有天相”。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天相:老天的相助。意思是说,有福气的善人总会得到上天的帮助和保佑。 这句话最早见于《周易》,写作“吉人自有天象”,表达了中…

    2022年1月3日
  • 什么是贵子?悄悄教你提高生贵子概率的方法!

    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很大,生育孩子的成本也非常高。人们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贵子”,能够有出息,有孝心。但是不是有钱有势的家庭叫贵,是德土殷实,父母积德行善,福报大的家庭才叫贵。今天悄…

    2021年12月5日
  • 【道教养生】——四季导引

            四季,即一年当中的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因为季节的不同,气候和人体也会随之发生不同的变化,道教养生注重顺阴阳消长节律,故要求体道自然而适应此法则。所以通过不同的季节…

    2022年1月12日
  • 修行大成者,要做到哪三点!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相似的经历,总会一段时间顺利,一段时间不顺。有的人,把它归结为运气,其实不然。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老子认为:通过修行、善为道,可以达到大顺的境界。治国如此…

    2021年12月2日
  • 供奉神明的水该如何处理?三种方式处理敬茶

    许多信众一早起床就会先以三柱清香、三杯敬茶祀奉神明、祖先,那么这三杯敬茶摆放一整天后,该如何处理呢? 一、喝掉 水本身也代表财运,因此供茶也被视为神明与祖先的保佑,所以喝下敬茶并无…

    2021年12月8日
  • 道教戒律都有哪些?精进修奉,必能名书紫府!

    道教的戒律很多,如全真初真十戒、中极三百大戒、圆满天仙大戒(以上统称三坛大戒)、太上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等,不同的经法也有不同的戒律,如妙林经二十七戒、度人经十二戒、道德经二十七戒等。…

    2021年11月29日
  • 道教法印 | 都天大法主印

    道教谓祖天师为北极驱邪院院使,即都天大法主。《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二曰:“驱邪院使张天师,披白鱼鬣服,交泰冠,足蹑朱履,左手持都天大法主印,右手仗三昧火铃、北斗神剑。” “昔先…

    2021年12月4日
  • 道教经文中的“五刑十恶等罪”,指的都是什么?

    《唐律疏议》开篇第一卷《名例》中,就开宗明义指出,“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 有个成语叫做“十恶不赦”,便是从这里来的。 道教很多经文中都提到…

    2021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