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烦忧挂心头,皆因“八不足”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

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

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清代•陈宏谋《养正遗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活着很累,因为有太多事情要考虑,有太多不满要发泄,有太多误会要澄清,有太多细节要查证。日复一日,蝇营狗苟,许多烦忧挂在心头。

清代陈宏谋在《养正遗规》中告诉我们,这都是由于“八不足”造成的。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烦忧挂心头,皆因“八不足”

1、才不足则多谋

我们遇事经常费煞思量,难以决断。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们才学不足的表现。才学积累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借力前人的经验,在前人智慧中迅速找到解决方法,当断即断,不受其乱。

2、识不足则多虑

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

见识,是在自身才学和经验上发展起来的品质,代表人的眼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多虑,指的是对未来的担忧,不知道前路如何。如果见识足够,就会知道未来不过是现在的延续,专心过好当下生活,一切疑虑都可以消除。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烦忧挂心头,皆因“八不足”

3、威不足则多怒

很多时候人们发怒,是因为感觉到别人不尊重他。他需要采取极端的手段,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是威信不足的表现。可是这样的发怒,更加暴露出自己德行的欠缺。

威望都是从德行而来,道德的力量可以摄服一切大众。而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和平易近人,哪里会用愤怒去招众人的怨恨呢?

4、信不足则多言

《易经》有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有的人叽叽喳喳的说话,解释这个解释那个,很多时候是因为别人不相信他。

一言九鼎的人,掷地有声,根本不需要多费唇舌。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烦忧挂心头,皆因“八不足”

5、勇不足则多劳

兢兢业业、劳心劳力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有干劲,但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勇气。没有勇气的人,做事畏缩,拖泥带水,只能被事情所劳。何谓真正的勇气?凭借内心持守的一份真气,一鼓作气而成事,毕其功于一役,事半而功倍。

6、明不足则多察

做事的时候,往往有很多细节,看的我们眼花缭乱。而这就是“明不足”的表现。“明”指的是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的智慧。

养成这种智慧的人,看山看水好像都是漫不经心,但已经将事情的本质把握住。明不足者,只能孜孜以求,多看多听,养出自己的眼力。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烦忧挂心头,皆因“八不足”

7、理不足则多辩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掌握大道之理的人,不需多做辩驳,时间会证明他们的正确。他们只需默默耕耘,等待收获成果的一天,惊艳众人。而本身无理之人,没有底线原则,多巧言令色,其实只不过是遮掩自己空虚的实质。

8、情不足则多仪

“仪”就是礼仪,礼仪是用来规范人际关系的,越是陌生的人越需要以礼仪对待。

感情深厚的两人,大可以坦诚相见。王维在《积雨辋川庄作》中写道:“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用真心待人者,才可以享受与人争席的快乐。

《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自然之道,在于追求平等发展,均衡持重。人应该效法自然,因为按照“木桶理论”,限制人发展的关键,往往就是他的短板,即他的不足之处。

对于个人发展而言,扬长避短也许不是坏事。但人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努力改正;知道自己哪里不足了,努力填平,乃至发展为自己的优势,迈向人生更大的成就。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烦忧挂心头,皆因“八不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386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9日 下午4:19
下一篇 2022年1月29日 下午4:22

相关推荐

  • 道教经文中的“五刑十恶等罪”,指的都是什么?

    《唐律疏议》开篇第一卷《名例》中,就开宗明义指出,“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 有个成语叫做“十恶不赦”,便是从这里来的。 道教很多经文中都提到…

    2021年12月20日
  • 天黑怕走夜路?道长教你五个咒语!

      有时候我们总免不了一个人走夜路时会害怕,今天就整理了五种道教驱邪护身的咒语,在感觉害怕的时候可以念诵。 1、防鬼咒 人来隔重纸,鬼来隔座山,千邪弄不出,万邪弄不开。 …

    2022年1月15日
  • 太岁神殷元帅,为什么三头六臂?原因是这样的……

    殷元帅,讳郊,又称正将地司、掌管天星地曜统煞雷王都天百解太岁、都雷杀伐主帅,掌管地司荡凶院。殷帅,作为统管六十甲子和十二岁神的元帅,通常在遇到禳关度煞、安宅谢土、禳解太岁等问题时都…

    2021年12月11日
  • 【练起来】《道家传统养生八段锦图文详解》

           八段锦共有八个完整动作,既可以连贯练习,又可以每个动作单独习练。八段锦的动作轻松自如,舒展大方,身形平稳,虚实分明。 两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

    2022年1月12日
  • 小小的“山鬼花钱”还有这样的寓意?震撼!!!

    花钱源于汉代,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山鬼花钱,清代道士用来施法以降妖震鬼驱邪的载体,也可叫法器。经道士开光后,百姓请回…

    2021年12月31日
  • 中国人的十二时辰,一分一秒都有诗意!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而独创于世的。 一昼夜被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而每个时辰又都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原来古人…

    2022年1月11日
  • 跨越阴阳的一段感情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夜晚仰望星空,茫茫银河,无数星星映入目中,人的记忆也就犹如这星河,有几颗星星总是特别的明亮,一直深深的印在脑海里。 一家小诊所  …

    2022年1月24日
  • 人活一世,积好八德,非富即贵!

    一、口德 得饶人处且饶人: 直话:可以转个弯说; 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 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 二、掌德 赞美别人,学会鼓掌: 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

    2021年12月19日
  • “道”文化对中华民俗的影响

           “道”文化,汇贯于古今,天地以固存。从我们中华人文始祖“三皇五帝”时的“伏羲氏”起,其根据“河洛”而画“先天卦”。至此,大“道”文化就已为大众所熟知且被历代圣贤所广泛…

    2022年1月20日
  •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

           道教的“四大真人”,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文子、列子、亢仓子,也称作道教“四子”。《四子真经》指的是他们四位分别对“道”的阐述的著作。即庄子的《南华真…

    2022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