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两个窍门:一要勇敢,二要恐惧

明朝的时候,皇帝朱元璋和臣子们聊天,忽然间他脑子一抽,问出来个问题:

“什么人最勇敢?”

武将说,沙场上甘冒矢石的壮士最勇敢。文士说,朝堂上勇于进言的谏臣最勇敢。双方当场吵起来,都说自己最勇敢,谁也吵不过对方。

忽然间旁边冒出一个人,说:“不怕人笑,遵守法律的人,才是最勇敢的。”

大家呆了一下,旋即一起叫好。

真正的勇敢,是勇于“不敢”,不是畏首畏尾,不是胆小怕事。而是知是非,明善恶,所谋者大。勇于不敢的人,爱自己,尊重自己的生命价值,不让自己这么宝贵的资源,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相比于人言,对我们伤害更大的,是内心的恐惧。

人生两个窍门:一要勇敢,二要恐惧

早些年,我在粤西认识个朋友。他人很好,只是对朋友寄望极高。他有个发小,两人一起玩大。但成年后,却渐行渐远。要说责任也不在他,而是发小从一个电器摊起家,越做越红火,最后竟然进入地产界,成为当地首富。在发小一路起家的行程中,其实从未忘了他,总是想方设法地要拉着他一起做。但是他对发小嗤之以鼻,务必要在人前展示自己的一身傲骨。无论在任何场合,只要提到发小,必报以一脸鄙视。据他自己说,有几次发小登门来求他,求他一起发财,都被他尽情地羞辱一番——他也不是不想发财,但他一定要让发小明白,他是一个有气骨的人,决不因为发小有钱了,就奴颜卑膝。

他很像莫言所说的贝多芬,最看不得别人牛气,一定要无事生非地挑衅一番,挫一挫对方的嚣张气焰。但他又没有贝多芬的才情,自身能力,原也平平。连续羞辱发小几次后,发小就再也不登门了。他的事业每况愈下,日子一天天潦倒,心境更加恶劣。

 实际上,他是败于自己内心的恐惧,生恐被人讥笑,说他在有钱的发小面前低三下四。所以努力表现出傲气与傲骨,表示自己不是那种奴颜卑膝的人。却忘记了,人生不唯有勇敢和恐惧,还有着不卑不亢的平和力量。

人生两个窍门:一要勇敢,二要恐惧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

可是我们该审视什么?

——审视我们的勇敢,和恐惧!

勇敢是恐惧的反面,恐惧对了,勇敢才对。

道德经》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恐惧我们的心,不够强大,无足以辨识周边阴暗的力量。恐惧我们的意志,屈服于闲言碎语之下,不敢行有为之事,甚至会走向自毁以求认可。恐惧我们的心太纠结,一味强调傲骨,四处挑衅,却失去了平和的力量。

要勇敢地面对自我,爱自己,爱家人。勇敢地面对那些阴暗的讥讽,无论这讥讽的力量有多强大,也绝不允许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家人的事情。要勇敢地走入自己的心,审视内心的恐惧,相比于外界的闲言碎语,己心才是最大的危险。

如果我们人生有什么不如意,一定是内心的认知曲解了现实,让我们陷入恐惧,生出挟愤。做不到不卑不亢,平和待人。

人生两个窍门:一要勇敢,二要恐惧

决定我们人生命运的,是内心明析力量与环境的对比,环境对我们压制与伤害,终究有限,因为环境时刻在变。而我们内心认知一旦陷入混乱,伤害就显现出持续性效应。道理都明白,但是否有勇气面对,这就需要勇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做为一个想活出价值的人,不能少了宽宏坚韧的品质,因为我们担负着自己和家人的寄望,要幸福,要快乐,要活在温暖湿润的爱之中,就必须明心见性,坚守自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43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4日 上午10:48
下一篇 2021年12月4日 下午3:34

相关推荐

  • 能听懂兽语的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

    一、畜生之言不可听 有一个人喂养了一些家禽和家畜,并且从懂法术的人那里学习了兽语,他能听懂家禽和家畜的话语。 一天,他听到鸡对狗说:“马快要死了。”于是他就把马卖掉了,避免了损失。…

    2021年12月21日
  • 如果有以下表现,说明你是假修行…

    修行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日复一日做着修行的功课时,是否已慢慢被修行的形式所麻痹,而忘失了修行的本义? 是的,我们学了很多,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咒语,会打坐练功……我们很…

    2021年12月28日
  • 修福报积功德并不一定要花钱

    尊重圣贤书籍,尽心启发生徒。不出入衙门,不书写词状,有关系事不轻言,不编造歌谣淫词。不昧心党护亲昵,不将圣贤言语作笑谈,不起人混名绰号。 耕种及时,不阻断路径,不抛弃五谷,不耕占无…

    2021年12月8日
  • 为什么要行持斋戒

      提起斋戒,人们多理解成为吃素,并会把持斋与宗教修行联系起来。 实际上,这既是对斋戒一词的误解,同时也是对宗教修持的误读。斋戒,理应分为两个词意去解释。   (资料图)…

    2022年1月20日
  • 万物皆有性与情!正一先生潭峭《化书》中的道教伦理

    《化书》是五代时期道教之经典著作,乃五代时谭峭所作。它是一部综论万物变化之道的道教论著,在其近似语录体的一百余段文字中,除了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内丹术、美学思想以外,更多的是道教伦…

    2022年1月15日
  • 皈依三宝——入道之起点

             信仰道教者,无论是出家入道,还是居家(指道教居士),其入教都必须皈依三宝。这就是说,“皈依三宝”是信仰道教的人进入教门的第一步。       …

    2022年1月8日
  • 学道三年,道在天边

             道教奉老子为开宗祖师,五千言《道德真经》中提到的“无为”“少私寡欲”等思想,已成为道教的基本教旨。        在其影响下,道教修行强调人们要剥除物质…

    2022年1月19日
  • 解梦的原则一定要遵守

    1 梦能暂缓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人们在求真务实的同时,也会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暂时难以缓解之时,可能会控制不住要游历一下梦境,情不自禁地做一些美好的梦,在近乎麻痹状态的梦中得到一时的满…

    2021年12月2日
  • 修道从来重在实修,不重于箓职高大!

    张公宇初大真人《道门十规》云“凡行持之士,必有戒行为先,次以参究为务,先求岩谷明师、草衣木食之士,开发万法根宗,精励香火,止佩一法、一箓、一职。” 而作为一个道教修持者,最根本在于…

    2021年12月7日
  • 日诵雷经,夜炼雷形

            凡欲受持十字天经,下工混鍊者,每於子午卯酉四时,面巽趺坐,叩齿集神,称睿号九声…忽霹雳一声,自毬中出见欻火…三部八景之神,皆来朝谒,齐诵天经…

    2021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