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三年坚持做这件善事,儿子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

我们在鼓励别人继续前进,继续努力的时候,常常会说:“加油”,那么,你知道“加油”的来历吗?

张瑛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举人,为官期间,非常注重教育事业。他兴办各式学院,如增建兴义府试院,重建珠泉书院等;尤其是张瑛为读书人“添灯加油”的故事,经过代代流传,成为百年佳话。
他十三年坚持做这件善事,儿子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
古时候,如要苦读,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开销。晚上读书需要油灯,而照明一个晚上就需要不少油,经年累月,许多贫寒之家很可能付不起油费。张瑛是苦读出身,当然懂得其中的酸苦,因此做官后才会给挑灯夜读的学子去加油,如此看来,他真是一位重视教育和体察下情的好官。
他十三年坚持做这件善事,儿子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
据史书记载,道光年间,张瑛任职安龙城,十分重教。每天夜里到了交更的时候,他都派两个差役从知府衙门中走出来,一个提着灯笼,一个挑着桐油篓,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 !
他十三年坚持做这件善事,儿子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
等读书人开门后,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再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这个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 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亮着灯、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
就这样,张瑛派人每晚给安龙城里的读书人添加灯油,前后坚持了 13 年,不管天晴下雨,夜夜如此。在张瑛的不懈努力下,当地学风兴盛,培养出一批人才。10 余年间,考取举人 20 余名、贡生 8 名、进士 2 名。“加油”一词,因此流传。张瑛自己“加油”苦读,给其他学子“加油”,这些都耳濡目染到了他的儿子张之洞。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后人称之为“张香帅”,1837 年生于贵州兴义府。五岁后,张之洞入家塾,读书用功,13 岁以前,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少年时期,张之洞便有“加油”夜读静思的习惯,“尝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必得其解乃已”。
他十三年坚持做这件善事,儿子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
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加上自己的努力,张之洞 16 岁中顺天府解元,也就是举人第一名,27 岁中探花,即进士第三名。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也是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先后任过两广、湖广总督等,他在鄂19年,为武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武汉开办了炼铁厂,为武汉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作出了最初的奠定;他在武汉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即后来的京汉铁路,使武汉成为九省通衢之城;他在武汉开办了中国第一家兵工厂,“汉阳造”曾经是中国最为著名的武器……他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
《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太上感应篇》开宗明义第一句即为“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如今在中国,凡是艰难时,我们往往喊“加油”来鼓劲,赋予我们最直白的鼓舞,这也是一件善行历经数百年的回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96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7日 下午4:47
下一篇 2021年12月7日 下午4:54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有的人学习成绩好,最后却没有成就?

    关于立志,我相信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辈、老师多次提过。我们在高考时还填过一个表,叫志愿表或者志愿书。 什么叫作志?人为什么要立志? 为什么有的人很有天分,成绩很好,能考上重点,…

    2021年12月7日
  • 神明前供水的注意事项,切记不可应付了事!

            道观里的神明一般都会有供香、花、灯、果、水,如果是在家里供奉,但是又不具备五供的条件,那可以只供香与水。  水代表心地,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清净心,要像水一样不动,不…

    2021年12月22日
  • 为什么民间把寿命称为阳寿?

    《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生命起源于阴阳交合,但最重要的是那一股先天之阳,这是决定人寿命多少的阳气。从小…

    2021年12月4日
  • 现在很多人胡乱放生,我们更应注意什么?

    最近发布吕祖圣诞放生的法讯之后,一些信众因法缘未至,所以对放生一事有些困惑。现在就做一个解答: 1:怎么道教也开始了放生?   答:放生从来不是个别教派的专利。熟读道教经…

    2021年12月27日
  • 主动吃好每顿饭 ,睡好每一觉!

    有人说,看一个人有多爱自己,就看他如何对待两件事:一是吃饭,二是睡觉。 有多少人,为了保持身材,不好好吃饭,因为工作繁忙,随便糊弄两口,最后饿坏了身体; 又有多少人,打着“熬夜熬得…

    2021年12月15日
  • 庆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圣诞

    玉清宝诰 志心皈命礼。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

    2022年1月8日
  • 我们都自诩为修行人,眼中却容不下任何人

    记得是在很久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在和许多道友相谈的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当下道教不振兴的一大原因,便是人们往往各自修行,少了一种比较大局且整体的意识。而且,…

    2022年1月6日
  • 学会这四招,可一眼识破“邪法”的真面目!

    常听有人说什么“法无正邪,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是邪”。此话似是而非,属于典型的混淆视听。正法来源于佛道或民间正宗法系,利用的是正性德能与灵信,修炼者自然会心性…

    2021年12月27日
  • 短命或长生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庄子一语破天机

    《醒世恒言》里有个故事:唐朝时,进士出身的录事薛某因病发高烧。高烧到第七天,他渐入睡梦,梦中自己高热难耐,于是跃入水中,化为一条金色鲤鱼,遇一老者在船上垂钓。 鱼饵诱人,薛录事正准…

    2022年1月22日
  • 诸葛传世观人术 熟记七句口诀,练出“火眼金睛”

     诸葛亮一生纵横政坛和沙场,阅人无数。他的识人法则,更是精辟独特。   一代谋圣诸葛亮,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是智慧的神话。无论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国政时,他都要起用大量…

    2022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