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从来重在实修,不重于箓职高大!

张公宇初大真人《道门十规》云“凡行持之士,必有戒行为先,次以参究为务,先求岩谷明师、草衣木食之士,开发万法根宗,精励香火,止佩一法、一箓、一职。”

而作为一个道教修持者,最根本在于“能晨夕炼神养气,修持不怠”乃至于和神明交格,自然“何患法之不灵,将之不佑,虽职小法专亦验。”

真人批评谓修持之人“苟惟务虚名,奔逐声利,必求参当世显达为师,夸名眩世,不修香火,荒怠修持,佩法纵多,徒若商贾之负贩,箓职贵於高大,出处务於夸眩,耽肆酒食,矜伐怨欲,不异井巷巫觋之徒。”

故而,修道从来重在实修,不重于箓职高大。须知,凡不诵经、不持戒,授箓非是吉事,乃是重重枷锁、斤斤重担也,自讨苦果也。

修道从来重在实修,不重于箓职高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200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7日 下午4:42
下一篇 2021年12月7日 下午4:45

相关推荐

  • 眯眼、细长、低眉,神像为何眼睛都画这样?

    可以完全肯定的是,这并非目前网上舆论风口的某种歧视“妆容”。 道教自产生起,就注重绘画形式的传播。 早在一千多前东汉中后期成书的《太平经》中就有提到: “其法为其具画像,人亦三重衣…

    2022年1月23日
  • 轻阅读丨做重要的事一定要避开这8个日子

    很多人问,有些日子的用事宜忌里写道:“日值四离,大事勿用”,或“日值四绝,大事勿用”,这个“四离绝日”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自然和天体运行的研究,把一…

    2022年1月30日
  • 咱体内的身神从哪来?如何分布的?想存想感应神明这个原则要记住!

    我们体内的身神是怎样分布的呢?有什么样的秩序?从哪里来的?应该如何存想修行? 《上清经》具体提出了《黄庭经》记载的“百节皆有神”的神灵,而且以《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为中心,记载了…

    2021年12月9日
  • 我们常说的山神、土地、城隍都是怎么来的?

    对神祇的信仰是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宗教都有的。中国的先民们认为,日月星辰、山川大地,乃至草木土石都有主宰和精灵附属,所有本土的道教和民间信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灵崇拜的宗教。 特别是…

    2022年1月23日
  • 七月七,拜魁星!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七夕节,同时也是道教五腊日之一的“道德腊”,也是主掌“文运”的魁星诞辰,你知道吗? 七夕•“道德腊” 除了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之外,七月初七为道教五腊日之一的“…

    2025年6月19日
  •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父母到底该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

    壹 这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时候的故事。 张謇,别号季直,祖籍安徽,幼年贫困,无以为生,几经奋斗,竟然在满清光绪年间得中了状元。 关于张季直会被选中状元,据说他的老师翁同和呈上试卷的时…

    2021年11月29日
  • 法术中的变化之术及隐身法

    道教变化之术由来已久,在汉代已经有不少著名的善于变化之术的方士,至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就有相关记载: 变化之术中,比较大的只有《墨子五行记》,本来有五卷。刘安没有仙去时抄出其中…

    2022年1月6日
  • 道教故事:铁符镇龙保一方平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往往裹挟在时代洪流之中,无法自主,随波逐流。但古语云:“疾风识劲草,板荡见忠臣”,天翻地覆之际,也往往都是一些奇人异士出世之时。虽然也许人力难以…

    2025年6月17日
  • 道家睡功

           人之一生,半在睡眠中度过。道家养生学和道教医学,对人的睡眠多有研究,创造出一套道家的睡方与睡功,成为中华民族养生与医疗宝库中的瑰宝。古代道家的隐逸之士,称逍遥入睡为隐…

    2022年1月14日
  • 中国人的十二时辰,一分一秒都有诗意!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而独创于世的。 一昼夜被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而每个时辰又都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原来古人…

    202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