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戒律: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

防非止恶,进善登仙,众行之门,戒是关键。

道经谆谆告诫凡俗之人:你们置身于尘世之中,六情染着,五欲沉迷,内浊乱心,外昏秽境,驰逐名利,耽滞声色,只有入道持戒,才有可能获得解脱。

道士能否严格持戒,反映出奉道之心是否虔诚,显示他宗教修持、道德涵养的品位。

一个凡俗之人,在发心入道,皈依道门以后,就要恪守戒律,将持戒作为规范、约束自己言行的条规,指导自己生活、修炼的准则。在那些严肃修持的道士心目中,宁一日持戒为道德之人而死,却不忍百岁犯戒而苟生。

道门的高道大德,传派的开山宗师,大多是严肃持戒的楷模,至于一般的修炼道士中,也不乏持戒精勤的有道之士。

道教戒律: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

早期道教已经创制出戒律,以规范道民的行为。陆修静认为学道当以戒律为先,道士如不受《老君一百八十戒》,其身无德无行,则非合格的道士。他提倡学道之人,应该内执戒律,外持威仪,依科避禁,遵承教令。

至唐代,道教的戒律已趋于成熟,有详略不等的戒条供道士受修。条文简略的戒律有:道民三戒,箓生五戒,祭酒八戒,想尔九戒,明真二十四戒等。

唐代出家的道士,可以依次受三戒、五戒、八戒、十戒,以致三百大戒。所谓“三戒”、“五戒”、“八戒”和“十戒”,多以三纲五常作为其主要内容,且略同于佛教之戒律。

三戒,又称三皈戒,即皈依道、经、师三宝。初起心入道者,首先受三皈戒。

五戒,又称为老君五戒,即杀戒、盗戒、淫戒、酒戒和妄语戒。道教认为老君五戒,旨在使人除五欲,修五德,持五戒,出五浊。

八戒,一者不得杀生以自活;二者不得淫欲以自悦;三者不得盗他物以自供给;四者不得妄语以为能;五者不得醉酒以恣意;六者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七者不得普习香油以为华饰;八者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倡伎。

十戒,第一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第二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第三戒者,不得淫邪败真,秽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第四戒者,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第五戒者,不得馋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第六戒者,不得饮酒过度,食肉违禁,当调和气性,专务清虚;第七戒者,不得探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第八戒者,不得交游非贤,居处秽杂,当慕胜己,栖集清虚;第九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第十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词,以道德为务。

道教戒律: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

道教戒律的主要内容,就其实质而言,不外乎扬善与止恶两个方面。道教主张以清虚务道为人之第一要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也存在着伦理道德,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道德关系。其主旨可概括为八个字:尊重生命,保护环境。

道教戒律禁止杀害动物,认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灵性,即有道性,杀生是最为不可饶恕的行为。道教反对虐待动物,保护生命,救死扶伤,使得一切生命能够终其天年,无有天伤。植物也是具有生命的灵性,人们不能乱砍滥伐,否则会遭到祸殃,就会下地狱,受吞铁丸之苦。《老君说一百八十戒》说,不得烧野田草,不得妄伐树木,不得妄摘草花,不得妄凿地毁山川,不得竭水泽,不得以污秽之物投井中,不得塞池井。

为了使这一套道德规范体系能够更加有力的推行和实施,道教采取了很多现实的方法,比如功过格的使用。功过格是人们把自己每天做的善事和恶事记录下来,然后根据数量的多少,看自己的积善行德的情况,以预期自己将来的回报。而且,在道教内部,对违反戒律的信徒,还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道教戒律通过自身的理论教化和本教的信仰者积极地引导,欲使人们学善明善,期望整个社会能够风俗淳美,道德高尚,是为劝善。因此道教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利他行善,既是信徒寻求宗教解脱的手段,也是实施道德教化的目的。

道教戒律: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3102.html

(7)
上一篇 2021年12月12日 下午5:38
下一篇 2021年12月12日 下午5:42

相关推荐

  • 中医智慧: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养生!

        一、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

    2022年1月12日
  • 为什么说香文化是中国道教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 · “九天之上,惟道独尊,万法之中,焚香为先。” 1  “自”与“鼻” Taoism and sucheness 人类最基…

    2022年1月22日
  • 老子《道德经》的三个最高智慧,柔、静、慢!

    五千字的《道德经》成就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在此时,我们不妨读一读《道德经》,用老子的大智慧,获得精神上的大清凉。 老子的“清凉”主要表现在三个字上面:柔、静、慢。这三个字是人生的…

    2021年12月31日
  • 仙人临行启示:道家最忌越级而进!

    山东崂山,山峰层叠,树木丛郁,濒临东海,自古传说是道教炼养胜地。而且古代山路崎岖,未加修治,传说有三个庙宇为下清宫、中清宫、上清宫,是神仙居住的拙方,能登上上清宫的人,已达仙境。但…

    2021年12月6日
  • 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顺星”习俗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为“诸星下界…

    2022年1月9日
  • 一曲《天高云淡》唯之与呵,相去几何?

          “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首《天高云淡》,出自赵聪老师的专辑《琵琶新语》。   向往一片宁静,如一汪秋池般,没有喧闹,没有浮华,有的…

    2022年1月26日
  • 家中阴气重有哪几种表现?难怪运势很差!

    按照阳宅理论,五行流通、阴阳和谐乃吉,室内装修、物品摆放、人员入住都会影响阳宅五行、阴阳之气。如果装修不当、物品错位、人气不足,都会扰乱气场,导致室内阴气重、五行不流通。 人是可以…

    2021年12月3日
  • 道教咒语 | 运斗咒

    — 运斗咒 — 北斗七星,震定威灵。 北斗七星,正一真人。 北斗七星,贪狼巨门。 北斗七星,文曲星君。 北斗七星,上撼乾坤。 北斗七星,霹雳轰轰。 北斗七星,五雷令行。 北斗七星,…

    2021年12月20日
  • 春节养生不打烊,过年也有好身体

    这个春节不外出、不聚会,正是居家养生的好时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 《…

    2022年1月3日
  • 做好每一件小事,自当是修真

    祖师传道,言万法皆出于自然,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在修行的过程中找到自性,由此才能实现合于本真之道的修行目标。 众人的自性是不同的,修真的方法也必定会有差别。 (资料图) 外国哲人说,世…

    2022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