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唐朝龙脉被隔断的风水之谜

揭开唐朝龙脉被隔断的风水之谜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在他统治的时代,中国成为当时世界唯一的文明最为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据史书记载,贞观年间“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

 

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当然,历史的局限性使得唐太宗李世民在处理自己的身后之事时也未能免俗,他和历代帝王一样,把李氏王朝的命运和自己的葬身之处联系在一起,非常重视墓地风水的选择。

唐太宗的寝陵昭陵在今咸阳城西北40公里处礼泉县烟霞乡九嵕山上,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九嵕山位于渭河平原以北,山势突兀,海拔1188米,左有五峰山,右有嵯峨山,背有黄土高原,南临渭河,与太白、终南山诸峰遥相对应。加以泾水环绕其后,滑水映带在前,显得气势十分雄伟。九嵕山的造型从任何方面看,都有突出特点:从东南面看,似笔架形,从正南面看,似锥形;从西南与北面看,又像”覆斗”形。

相传舜时,洪水泛滥,禹被舜受命为天下治水,禹治水先从关中开始。大禹率伯益、水平等众人来到华山上,但见太行,中条、峭山、华山四山相连,竟无缺处,水愈积愈多,大有淹没四山之势。禹十急忙召集众人商议治理雍州水势的办法。众臣争论不止,大禹一时无计可施。等到夜里,众人都去睡了,大禹还在火把下,对着地图思考:天下之大,命在雍州;洪水之祸,亦在雍州;雍州水平,天下洪水自然治平,但雍州水势太大,地势太复杂,因而水祸也难以治平。终南山自雍、梁二州之间分支,一派东出,就是华山,东北与冀州中条山相连,再东去,接着王屋山、析城山、太行山了。

华山再分一支,向东就是崤山。由崤山北向,分出两支,都与中条山相连。从终南山分出另一派为东南走向,叫熊耳山。又分两支都是东北走向,都与王屋山相近。整个雍州地界山与山之间尽是湖泊,水势也大。大禹想: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关中水引向西,或西北。但此两处地势太高,工程费时太大,引向南就进入巴蜀,而此时巴蜀早已是水满为患了。看来只有向东引入大海了。但向东疏导,路线又定在哪儿呢? 大禹苦思冥想,还是找不出疏导的路线来,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伏在石桌上睡着了。

第二天,大禹醒来一看,不觉惊呆了,原来手中的笔落在地图上,正好落在华山与中条、崤山与王屋等山连接处。笔落之处,正是一条最佳疏导水患路线,禹即刻画了下来,命人通知各处,按地图所示开工。十几处工地同时劈山凿石,疏导洪水,因为山石坚硬,所用工具都是木、石之类,工程进展十分缓慢,此时,天降暴雨, 关中洪水猛涨。

早有桥国使臣报知大禹,说:洪水眼看就要淹没渭北的梁山、凤凰山、嵯峨山了,禹十分着急,因为这些山的后面就是桥国,是黄帝陵所在,就忙命大臣带了他的笔架到有桥国,因为这笔架是伏義所赠,可大可小。大可用作山,小可当笔架使用。水平到了桥国,把笔架放在了凤凰山与梁山之间最低处,化作一座高山,以防洪水向北漫延。这就是正现在的九嵕山的来历。

 

这个传说证明了九嵕山是一块风水宝地。但为唐代以前,人们认为阴阳两极,生为阳,人活在阳世,愈高愈好,死在阴间,进入泥土,愈深愈佳,深对应高,深到极点就达到了阳间,就能进入天堂。所以,唐以前墓穴,大多数是挖地而建的,如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等。

当然,九嵕山周围并未发现唐代以前帝陵,其中原因也与汉武帝有关。据说汉武帝生前也看好九嵕山这块风水宝地,,但遭到东方朔的坚决反对。东方朔对武帝说:”选陵址要看三个因素,一是龙,即地脉之行止起伏,也就是看山脉,观察山脉走向,形势;二是砂,看主要山与周围山的朝迎关系;三是水,就是看水口、流向形态、与山形的关系等。从东南方向看九嵕山是一笔架,中间山峰高,两边低,陛下要选陵址,必选在中间峰上,因为中峰乃皇帝峰。

但三峰高低不均,主以前、以后君王势弱,难道陛下不希望自己的后代才华胜于自己,而使刘氏江山更加稳固吗?另外,九嵕山水向也不佳,前有渭河自然美妙,但后有泾水,割断九嵕山龙脉,大会引起江山易手,小则注定国势不兴。”汉武帝因此就弃九嵕山另选坟址了。这个说法对以后诸代帝王影响也很大。

传说李世民要李靖为他选陵址,而李靖早就知道命中注定唐三代以后有武氏乱国,但一直未敢详告李世民。当李靖来到九嵕山南麓时,顿时惊呆了,但见九嵝山三峰相连,中峰突兀,其余两峰低矮不平,恰似唐高祖、太宗以及后代国势。李靖知道这是《推背图》中的预言在现实的再现。但李靖也知道,李世民是知道汉武帝的传说的。为了把选址的理由说清楚,他想了几天几夜,终于想出了一条妙策。

回到长安后,李靖对太宗说:”陛下,你所要的陵址选好了”,李世民问:”在哪儿?””在九嵕山”!李世民大吃一惊:”难道李爱卿不知汉武之事吗?”李靖上前说:”臣早有所闻,但汉武不可与陛下相论,陛下功高汉武,再说,汉武选址是在山下选,而陛下今选址应在山上,一则因山而建气势雄伟,另外,风水之地,不美者可以用补的办法来改善。汉武时选址没讲求穴址重要性,但依臣看来,陵址实质就是棺址,也就是穴址,穴也是风水要素之一。九嵕山是风水宝地,不足就是与周围山势有隔断,但比周围山势高出不少,可以一览众山小。九嵕山帝气内聚,周围山不沾王气,再说陛下陵在中峰,既可俯视周围众山,还可远眺长安,天下都在陛下荫护之中。”于是太宗把陵址定在了九嵕山上。

在定陵名时,李靖又奏道:”君为天下,为阳,为日,陛下选址九嵕山目的是荫护天下,使天下民众感受到陛下恩惠,就定名为昭陵吧。”其实,李靖有自己的考虑, “昭”字拆开为”召”与”日”,”召”有召集、收集、聚集意思,日为太阳,为阳,代表帝王将相之气。”昭”涵义就是”收集帝王之气”,目的是以九嵕山为中心,把周围龙脉,龙气收集起来,以弥补泾水割断龙脉之不足。当然,这是下策之中的上策了,是迫不得已的。

果然,太宗死后,髙宗李治软弱,天下为武则天控制。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登基,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这大概应了九嵕山与周围山脉被泾水割断而伤龙脉之故。而昭陵之”昭”字又使李氏龙脉得以延续,因此,武则天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又创“开元盛世”延续盛唐的繁荣光耀,而李氏家族又统治了中国近二百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372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30日 下午4:40
下一篇 2022年11月14日 下午5:33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恶人无报应,善人没好命?本文让你8分钟明白改变命运的奥秘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运气非常差,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也有人说自己天天行善却没有什么改变。 下面小编就福报和命运打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你就明白原因了。 为什么恶人无报应,善人没好命…

    2021年11月28日
  • 一曲《天高云淡》唯之与呵,相去几何?

          “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首《天高云淡》,出自赵聪老师的专辑《琵琶新语》。   向往一片宁静,如一汪秋池般,没有喧闹,没有浮华,有的…

    2022年1月26日
  • 低调是修养,沉静是智慧,随和是境界

    低调是修养 低,是一种清净内敛,是人生必须摆正的一种稳重姿态,必须按捺的一种谦逊言辞,必须平抑的一种处世风格。俗话说,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咸丰九年九月十五日这一天,曾国藩躺在床上…

    2021年12月23日
  • 家里该如何提升财运风水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家庭的各方面运势都很重要,尤其是财运,如果一个家里缺少财运,那么这个家庭一定不会幸福,因为财富真的很重要。那么家里该如何提升财运呢? 玄关布置要好 千万别小看玄关…

    2021年12月2日
  • 怨恨,正在消耗你的能量…

    怀揣仇怨,会大大消耗你的能量。 试想一下,你和某人吵了一架,最后又不了了之,你和他分开了,但却无法释怀,问题在心中越变越大,越变越大,最终占据了你很多能量。在科学界,称这种事件为“…

    2022年1月11日
  • 唯有少私寡欲,才见朴素道心

    其原文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指出天下之事皆是因为人们互相之间生起了私心,对外在的物质利益过分追求, 从而背离了质朴、慈孝、淳然等人生本然…

    2022年1月12日
  • 斗法的时候,哪位雷将更实用?

    曾经有一部动画叫一人之下,后来跟着跟着没下文了…其作者是有名的道教痴迷粉。里面提到了一个问题,阴五雷和阳五雷。阳雷使心肺炁,阴雷使肝肾炁,心肺肝肾脾五炁齐发为五雷正法&…

    2021年12月25日
  • 道家古人的“八观八验”,预测当事人的未来

      在用人识人方面,魏征给李世民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建议:“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才而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

    2022年1月25日
  • 善事没少做,但福报越修越少,原因竟然是这个!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施食、做义工等等。 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我…

    2022年1月22日
  • 民俗参照 | 2022年生肖猪运势及运程

      经历了一年的稳健发展,属猪人迎来了2022壬寅年,天干壬水为比肩,地支寅木为食神,寅亥六合,与太岁相合本是吉象,然合中带破,寅亥还是相破的关系,因此2022壬寅年也是…

    2022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