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作为道家的始祖,其所提倡的“道”是后世之典范。老子的“道”不是今天所理解的“道理”这么简单,而是一种自然纯朴的原生态。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自然的“道”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圣人之“道”,是做什么事都不与别人争夺,这正是本真的状态,也是美的、善的、有智慧的,但是却有很多人故意去伤害别人,与别人争,于是就有了虚伪、贪婪等等。那“道”里所倡导的“美善智”是什么呢?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意即“真实的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他人的弱点或者现实的残酷,所以难以入耳,但是听起来好听的话往往是掺杂着谎言,或者基本是谎言,于是就蒙蔽了人们的心。而“信”也就是“真”,就是老子所提倡的道,是“朴”,是不加任何杂质的。

齐宣王喜欢射箭,尤其喜欢别人夸他可以拉强弓,但是他不过也就能拉一般强度的弓。有一次齐宣王在大臣们面前炫耀,大臣们都去尝试,结果都在拉到一半的时候说“拉这弓至少得要一千多斤的力气,除了大王谁能拉开呢?”然而齐宣王用的力气不过三百石罢了,但是终其一生都以为自己能拉九百石的弓。

对于齐宣王来说,强弓只是虚名,他喜欢被夸耀却失去了真实。这些阿谀奉承的臣子们其实在我们身边时常存在,记住老子的这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看清自己,不盲目自大。

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意即“善良的人是不会去与人争辩的,那些日日与人争辩的人并不是真的好人。善良的、有能力的人是不会每日到处吹嘘自己会做什么,自己做了什么,而是会脚踏实地地做,他们知道“为而不争”之“道”,是一个懂得务实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可靠的人。

而那些总是与他人争论的、分寸不让的人必定是个斤斤计较、鼠目寸光之人, 通过争论来找自己的存在感,通过辩解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反倒是不自信的表现。真正有能力的人往往不显示自己,自显其内涵,那是一种通过三寸不烂之舌体现不出来的气质。

这句话还有另一个版本,是:“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善”即“良善”,“多”即是“争辩不已”,《康熙字典》中解释“多,胜也”,又“刻求也”,又“称美也”,所以两者的意思是相同的。善者是“为而不争”,非善者是锱铢必较、事事必争,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

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意即“有真才实学的人知道学无止境;而觉得自己很博学的人会经常卖弄自己。 所以前者会处处虚心请教,后者则滔滔不绝。前者是有真正大智慧的人,不会因有小知就沾沾自喜,不求上进,而是从不显露,含光内敛;不智者则处处卖弄自己,生怕别人不知自己的才华。

还有一种理解是:有智慧的人不会去追求知识的穷尽,因为他们知道“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保持淳朴的本性,减少私欲和杂念,抛弃浮文,才能免于忧患。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其实也是在说“为而不争”。

老子接着说道“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不会私自保留什么,他会顺其自然,尽力地帮助别人,这样其实自己反而更充足、更丰富。

一切都是“为而不争”,不巧言令色,对他人的话有清楚的认知,不去争辩,顺势而为,韬光养晦,谦虚自持。所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不需要去战胜别人,克服自己的弱点才是最强的,做到真善智,也就做到了“道”的自然,“道”的利万物

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447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19日 下午8:50
下一篇 2021年12月20日 下午3:45

相关推荐

  • 中国人的十二时辰,一分一秒都有诗意!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而独创于世的。 一昼夜被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而每个时辰又都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原来古人…

    2022年1月11日
  • 解密:道教施食科仪中每样供品有何作用?

    施食是道教斋醮道场的一种,其主要内容是由斋主邀请道士设置神坛,摆设供品,由高功法师书写青词表章,诵念咒语,上达告知神灵天尊,祈使斋主的九世父母及一切亡魂从地狱幽冥中得到解脱,往生天…

    2021年12月31日
  • 文昌帝君的强大,你可能还没见识过…

    文昌帝君,掌管福禄、主宰功名,又称梓潼帝君。在道教尊为“更生永命天尊”、“七曲灵应天尊”、“保德宏仁大帝”、“宝光纯一天尊”,“九天定元保生扶教开化主宰长乐永佑灵应大帝”等,居玉真…

    2021年12月27日
  • 炼水行咒,分享玉枢十五符

    酉时炼水 焚令,化凡令为显令   亥时敕水入炁 水法,是道教法术的入门必经之路。没有水法的修炼,就不可能有法术的展现,这是最为基础的,也是最难求到的。   “气…

    2021年12月22日
  • 说一说大家比较关心的玉皇钱…

    除了玉皇钱之外,还有青玄普度大劵,   玉皇钱,乃阴阳诸品科仪中,常用的烧化钱财。可以用於消灾解厄,治病延年,还债补库,超度宗祖等用。其来历主要根据《玉皇经》种种功德而来…

    2021年12月25日
  • 任何修道的捷径,其后必有陷阱

    一友曾拿一些符咒法术类书籍给我看,据说为前人所传,只需依其法炼习,即能沟通天地神灵,不肖一月便能通天彻地。又有人问我有无内丹功法之类可以分享,既省时省力,又安全便捷,练习过程中不至…

    2022年1月5日
  • 眯眼、细长、低眉,神像为何眼睛都画这样?

    可以完全肯定的是,这并非目前网上舆论风口的某种歧视“妆容”。 道教自产生起,就注重绘画形式的传播。 早在一千多前东汉中后期成书的《太平经》中就有提到: “其法为其具画像,人亦三重衣…

    2022年1月23日
  • 拜神上供时,供品的包装是否需要打开?

    常常有信众在讨论,拜神上供时供品的包装是否要打开?很多信众在供酒、供瓶装水时,会把盖子打开,觉得不打开神明就喝不到;像是糕点、罐头等供品,又很少人会打开包装。供品到底应不应该打开包…

    2022年1月20日
  • 欲脱轮回之苦,必须皈依大道!

    道教三宝,分别为“道、经、师”三宝。据《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章经》说,三清胜境,化生三宝君,一为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道宝);二为灵宝君灵宝天尊(经宝);三为神宝君道德天尊(师宝),…

    2021年11月29日
  • 洗头不讲究,疾病找上身,千万注意这5点,尤其中老年人!

    对中老年人来说,洗头是很讲究的一件事,错误的洗头方式可能会引发健康风险。下面我们来看看中老年人洗头5大注意事项。 1洗头别太频繁中老年人洗头太过频繁,很容易造成油脂分泌紊乱。而皮脂…

    2022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