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天尊

在诸多贤才大德的踊跃支持、十方善信的热心帮助下,永修天师宫的修葺、募捐均在有条不紊、如法如仪的进行中。

藉此良机,特刊示几例捐助供养,以此启迪众生护持三宝之心,供养天尊种种妙处。

在神明座前所供养的水果,不仅是水果本身,在道教里属于五供、十供中必备之一供。十供为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一般是大型斋醮法会均会敬献十供养。供果位居前五供,所以神前供果,可得无上善果。

众所周知,供花可得相貌庄严,得善因缘。那供果自是可得正法善果,圆满无漏。在神前上供,最大的功德利益莫过于启迪自身的智慧明净、内心的欢喜供养;一处发心,境随心转。

供在神坛的水果,因为有三宝的慈悲加持,也叫“福果”。一般上午上供,下午撤供,撤回来的水果可以众人分享,同沾法益。

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天尊

 

另外,有广州大德黄总、景德镇晶总各捐青瓷五供具一套。可谓五献圆满,妙香盈堂,自是受香火无穷尽,福泽满满。一套供在居士林的祖天师座下,一套供在庙里鎏金中天梵气斗姆元君大像(塑像中)的座下。

五供也称五献,分别是香炉、一对烛台、一对花觚,以此礼神,庄严万相。

以此五供器具献供养,真意各不相同:

香:可上达于三境十天,下彻于九幽五道。

花:可熏沐金容,花光灿烂,照映十方。
灯:能灼透幽冥,照开泉路。
水:能涤炼阴魂,恢复真形。
果:象征着可结果而收,早登仙界。

另有匿名功德主捐来蟹稻米若干箱,在网上查了一下,价格较贵。正好留着过年的时候,跨年(除夕夜)祈福消灾法会的斋天环节所用,斋天上供,以所备不菲之献品,皆常供于天尊座前…神前供米,得种福田,愿以此功德,皆回向于供养者阖家。

正所谓:

一分恭敬,一分利益

十分恭敬,十分利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648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8日 下午3:55
下一篇 2021年12月28日 下午4:04

相关推荐

  • 鬼有什么样的习性?竟然还能给人布施!

    不仅人能给鬼魂布施,鬼魂同样的也能给人类布施,只要有一颗向善的心,哪种生命形态都能积功累德。 鬼是什么样子的呢,历来众说纷纭,自魏晋时期流传下来的文献里,记载了四种鬼的形态和样貌。…

    2021年12月10日
  • 梦中瀑布 竟有奇门结界 私心修道 终是误入歧途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人生如旅途,旅途亦如人生,之前在网络上不是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嘛,“身体和心灵,随时都要有一个在路上”,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凭借着交通工具的发达,…

    2022年1月21日
  • 道教咒语 | 治病保生咒

    — 治病保生咒 — 太虚玄妙神,空洞幽元君。 生于眇莾中,运化标玄根。 淡漠居正性,返照灭邪氛。 消魔却害除,冲融和至真。 昭昭智慧锋,威化比妖群。 五浊安能扰,明辉华景形。 佩服…

    2021年12月12日
  • 供茶于三宝,可得诸功德

      对于茶道,道家的融入与付出,可以说不逊于佛禅,很多信众张嘴就可以讲出来“禅茶一味”;但道家在历史上对茶道的影响,足可与禅宗比肩。   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

    2021年12月30日
  • 冥途路引——亡魂去往阴间的通行证

      冥途路引,一张小小的纸片,中国人特有的”夜航船”。人死后要取得城隍庙签发的冥途路引才能上路,去往另一个世界,进入轮回。   《子不语…

    2021年12月18日
  • 辟邪挡煞的风水葫芦如何挑选?有没有盖子是关键

    许多人家中都会用葫芦来调整风水或是装饰点缀。中国人认为葫芦是福禄的象征,不只可以辟邪,更可以为家里带来福气和财气,因此许多家庭都会购买葫芦挂饰、吊饰或是钥匙圈来招揽好运。 可能很多…

    2022年1月7日
  • 为什么读诵《三官经》灵验的较多?

    导语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们在公众号的内容中,经常性的阐述《北斗经》的要旨及威力,却很少讲述《三官经》;究其原因是,各自修习的专项及法门不同,所以各有侧重,因此《北斗经》的阐法自然…

    2021年12月30日
  • 面相,决定命运!(不是迷信)

    什么是面相? 面相是人的外在表象, 蕴含着人的命运信息。 面相是人的脸部特征, 体现着人的性情脾气。 面相如何形成? 面相源自自身阅历, 面相来自内心活动, 面相彰显处世态度。 生…

    2021年12月24日
  •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经》

           道教的“四大真人”,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文子、列子、亢仓子,也称作道教“四子”。《四子真经》指的是他们四位分别对“道”的阐述的著作。即庄子的《南华真…

    2022年1月14日
  • 参悟《清静经》,明了修道之法门

    道教心法以清静为本,修心炼性是一门无为的功夫,越是想要得到清静,偏偏越会生出三毒五苦。道祖讲“为无为”,究竟如何在有为之中见得无为的妙处,着实难倒不少学道人。而其实,道教最根本的心…

    2022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