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祖告诫人们唯有柔弱守雌、无为不争才是人生顺遂的唯一道理。

       正如水之德性一般,可以在任何一种环境状态中保持自己随缘处世的本性,才不会被世事变迁所伤害。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修道人特别强调“随缘”。道教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都是一种因缘际会。

       这一“缘”字,又与其他宗教的理解有所不同。道教以阴阳二气为生成天人宇宙的根本,当二气氤氲相冲,便产生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缘分。

       或许千万个人会做出千万种不同的选择,修道人则选择去淡看世间一切来往。其讲述的随缘,便是对平常之心的保持。

       针对于此,也有很多人会产生误解,认为道教的“随缘”更像是一种消极面对人生的态度,容易让人失去追求更好生活的积极性。

       之所以会做出如此评断,是因为此人仍然站在世间之中去看世外的逍遥,境界不到,自然也就难以理解修道人做出如此选择的缘由。

       道教并不认为人生是消极的,其谈论的出世、无为等思想也都不是在劝诫人们放弃对生活的能动性。

       道教的所有理论都架构在“自然”二字之上,且可以再简化为一“道”字。

       有道之人在做出选择之前,需要先明白此事的道与理在哪里,即是要明白事情背后的阴阳关系,并顺从阴阳大化而做出最优的选择,而并非是仅凭一腔蛮力去和命运、和时势做抗争。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放到大环境中理解,随缘是讲人们在面对人生时可以坦然地接受一切好与坏的结果,并不会因此而对心志造成影响;
       从个人自身的层面去理解,随缘是在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符合当下的情境,万万不能够纵情任性,甚至忽略了客观的事实及他人的感受。

       人生之中的这一“缘”字,往往要涉及并考虑到诸多方面的要素。其讲“随”,是在如此多要素中调节出万物皆得和合的结果,由此才真正得了“冲气以为和”的妙旨。此为道人口中常说“随缘”二字的大义。

       既知如此,仍有很多人不明白缘要怎么随。如到道观里烧香、占卜的时候,有心的香客想要给祖师爷做一些功德,却不知道该供养多少功德金。此时问道长,道长总会说“随缘”两个字。

       偏偏正是因为随缘,人们又纠结于究竟什么才是随缘。这则是陷入了执念之中,反倒背离了修行的初衷。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道教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修心。对于一般大众来说,修的是一颗能够淡然看待世事的平常心,这也是随缘一词的中心要旨。

       想要去道观之中做功德,这本来是值得赞赏的事情。因为过分计较自我付出与回收功德的多寡,并因此而生了烦恼心的时候,做再多的功德也是对修行无益的。

       真正的修行人,会把功德的事情当成是一件随心而发的行为,不会主动去索求,也不会强行以数量的多寡来对比修行的高下。

 

       功德其实是和随缘相联结的,有了一个平常心,才能真正做到法自然、顺自然。随缘不仅仅是在顺遂事情发展的大趋向,更是顺遂自己的内心。一名真正的修道者,可以制己之内缘,同时还要灵活应对外缘。

       从红尘万变中保持住内心中的恒常不变,不被外界的欲求牵引自己的情志,才是真正的定心修行。心定了,功德自然就来了。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道教在提到“随缘”二字时,常常还要接“应物”一词。应物,即是对所遭遇的一切大事小情的应对与处理。

       看似矛盾的两个词语,却也秉承了阴阳相辅相成的理念。当心可以随万物之缘,就不会抱着过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做事情,一切行为都只发于本心。心行合一,才是真功德。

       此时,在行动上做出的一切应对之策,都是对事物的回应。此回应,不执着于物,也不执着于心,事来则应,事去则忘,真正能够做到物境两忘后,万物背后的因缘本真才看得明白。

       道教提倡水之七德,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均是在讲应物。而应物之后,仍要归结为“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便是在讲随缘。

       所以,道教提倡的随缘并不是消极的词汇,而是在告诉人们勇敢且积极地面对生活,不因物喜,不以己悲。

       任何情志的变迁,都不过是起心动念带来的副作用。当可以保持平常心去应对万事万物,以不变之我看万变之事,自然会发觉匆匆红尘过客为名利而奔忙的可怜与无奈。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心中无挂碍,身上才可无牵累。随缘不恋缘,这正是你我芸芸之辈的适性逍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941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3日 下午4:32
下一篇 2022年1月13日 下午4:35

相关推荐

  • 道教故事 | 何仙姑卖药

    在胜似天堂的杭州西湖边上,一条桃红柳绿的林荫道旁,屹立着一间老字号生药铺,刻有“济世堂”三个金灿灿大字的黑漆匾额钉在店门上方。这问宝号“济世堂”的药铺,经营南北川广生熟药材。莫看它…

    2021年12月13日
  • 比祖坟和住宅影响更大的风水,原来在这个地方!

    很多人,信神、信命、信风水。却不知,所有的风水中,第一风水就是人。 而对于人来说,第一风水是心,第二风水是嘴巴,第三风水是行为。 一颗感恩、善良的心,能消除世间一切烦恼;一张温和的…

    2021年12月26日
  • 做人,只管善良

    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但至少要善良真诚。 善良的人,就像一盏明灯,温暖身边的人,照亮世间的路。 《道德经》中说,善者“居善地,与善仁,言善信,事善能”。 心怀善念者,会居住在善良…

    2022年1月16日
  • 梦中瀑布 竟有奇门结界 私心修道 终是误入歧途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人生如旅途,旅途亦如人生,之前在网络上不是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嘛,“身体和心灵,随时都要有一个在路上”,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凭借着交通工具的发达,…

    2022年1月21日
  • 道医丹田呼吸法,快速补血强身

    补血强身,可用中草药,亦可通过练功得到。丹田呼吸法,就是快速补血强身的功法之一。 丹田呼吸法的呼吸动力在下丹田和中丹田,主要在下丹田(小腹),故称“丹田呼吸法”。 丹田呼吸法,据说…

    2022年1月3日
  • 太湖石中藏仙诀,无心之善福莫大焉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每个人都有心愿,或大或小,有的容易实现,有的也许终其一生却还是一个心愿。心愿有很多种,除了自己的愿望之外,承诺也是一种心愿。还人心愿,犹如还己心愿,功德无…

    2022年1月24日
  • 从眉毛看你是否长寿

    一个人的眉毛也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长寿;那么,哪种眉毛面相预示长寿?哪种眉毛面相预示着短命?怎么从眉毛面相看你是否长寿? 哪种眉毛面相预示长寿 眉毛浓淡适中,老寿星式的长眉,眉毛高长…

    2021年12月26日
  • 道教“鬼律”,对鬼怪进行处罚的律法条文

    一、道教早期的鬼律 道教律法主要是惩戒之法,它属于道教的戒律,是对道教徒和鬼神行为的规范和处罚。在汉代的《太平经》中提到人如果行为失当,就会遭到“天”或鬼神处罚。宋代以前的道教律法…

    2022年1月25日
  • 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心说》

    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帅长於一体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坏也。或曰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动也。 用之则弥满六虚,…

    2021年11月29日
  • 若有轮回转世,为何还要祭祖上坟,祖先还能收到吗?

    每当中元、清明、寒衣、过年等节临近之际,焰口法会超度、上坟扫墓的人陡然增多,这使得传统的孝敬祖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更是中华传统文明复兴的好征兆。   但一些外教与人士,并不懂华夏族…

    2021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