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祖告诫人们唯有柔弱守雌、无为不争才是人生顺遂的唯一道理。

       正如水之德性一般,可以在任何一种环境状态中保持自己随缘处世的本性,才不会被世事变迁所伤害。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修道人特别强调“随缘”。道教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都是一种因缘际会。

       这一“缘”字,又与其他宗教的理解有所不同。道教以阴阳二气为生成天人宇宙的根本,当二气氤氲相冲,便产生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缘分。

       或许千万个人会做出千万种不同的选择,修道人则选择去淡看世间一切来往。其讲述的随缘,便是对平常之心的保持。

       针对于此,也有很多人会产生误解,认为道教的“随缘”更像是一种消极面对人生的态度,容易让人失去追求更好生活的积极性。

       之所以会做出如此评断,是因为此人仍然站在世间之中去看世外的逍遥,境界不到,自然也就难以理解修道人做出如此选择的缘由。

       道教并不认为人生是消极的,其谈论的出世、无为等思想也都不是在劝诫人们放弃对生活的能动性。

       道教的所有理论都架构在“自然”二字之上,且可以再简化为一“道”字。

       有道之人在做出选择之前,需要先明白此事的道与理在哪里,即是要明白事情背后的阴阳关系,并顺从阴阳大化而做出最优的选择,而并非是仅凭一腔蛮力去和命运、和时势做抗争。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放到大环境中理解,随缘是讲人们在面对人生时可以坦然地接受一切好与坏的结果,并不会因此而对心志造成影响;
       从个人自身的层面去理解,随缘是在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符合当下的情境,万万不能够纵情任性,甚至忽略了客观的事实及他人的感受。

       人生之中的这一“缘”字,往往要涉及并考虑到诸多方面的要素。其讲“随”,是在如此多要素中调节出万物皆得和合的结果,由此才真正得了“冲气以为和”的妙旨。此为道人口中常说“随缘”二字的大义。

       既知如此,仍有很多人不明白缘要怎么随。如到道观里烧香、占卜的时候,有心的香客想要给祖师爷做一些功德,却不知道该供养多少功德金。此时问道长,道长总会说“随缘”两个字。

       偏偏正是因为随缘,人们又纠结于究竟什么才是随缘。这则是陷入了执念之中,反倒背离了修行的初衷。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道教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修心。对于一般大众来说,修的是一颗能够淡然看待世事的平常心,这也是随缘一词的中心要旨。

       想要去道观之中做功德,这本来是值得赞赏的事情。因为过分计较自我付出与回收功德的多寡,并因此而生了烦恼心的时候,做再多的功德也是对修行无益的。

       真正的修行人,会把功德的事情当成是一件随心而发的行为,不会主动去索求,也不会强行以数量的多寡来对比修行的高下。

 

       功德其实是和随缘相联结的,有了一个平常心,才能真正做到法自然、顺自然。随缘不仅仅是在顺遂事情发展的大趋向,更是顺遂自己的内心。一名真正的修道者,可以制己之内缘,同时还要灵活应对外缘。

       从红尘万变中保持住内心中的恒常不变,不被外界的欲求牵引自己的情志,才是真正的定心修行。心定了,功德自然就来了。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道教在提到“随缘”二字时,常常还要接“应物”一词。应物,即是对所遭遇的一切大事小情的应对与处理。

       看似矛盾的两个词语,却也秉承了阴阳相辅相成的理念。当心可以随万物之缘,就不会抱着过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做事情,一切行为都只发于本心。心行合一,才是真功德。

       此时,在行动上做出的一切应对之策,都是对事物的回应。此回应,不执着于物,也不执着于心,事来则应,事去则忘,真正能够做到物境两忘后,万物背后的因缘本真才看得明白。

       道教提倡水之七德,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均是在讲应物。而应物之后,仍要归结为“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便是在讲随缘。

       所以,道教提倡的随缘并不是消极的词汇,而是在告诉人们勇敢且积极地面对生活,不因物喜,不以己悲。

       任何情志的变迁,都不过是起心动念带来的副作用。当可以保持平常心去应对万事万物,以不变之我看万变之事,自然会发觉匆匆红尘过客为名利而奔忙的可怜与无奈。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心中无挂碍,身上才可无牵累。随缘不恋缘,这正是你我芸芸之辈的适性逍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941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3日 下午4:32
下一篇 2022年1月13日 下午4:35

相关推荐

  • 人旺不旺看阴宅,财旺不旺看阳宅,看了终身受益!

      01. 狗可以避邪,鬼就来不了。 02. 鬼可以吸灵气,成妖。附体很害怕在医院被扎。有些有怨的鬼能变化成去世的亲人,然后把要死的人接走。 03. 小孩子哭个不停,是因…

    2021年12月30日
  • 祛邪咒

    — 祛邪咒 — 朱雀凌光,神威内张。山源四镇,鬼兵逃亡。 神蛇吐炁,邪精伏藏。魂台四明,琼护万灵。 玉真巍峨,坐镇金堂。手挥紫霞,头戴神光。 执卫洞经,三十九章。中有群邪,龙虎截罡…

    2021年12月24日
  • “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道经中写道:“人心皆散乱,一念皆纯真。”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住自己纯正的心念,就可以保养元和,恒久持之,便是对自我心性的炼养。   道教认为“心生则欲生…

    2022年1月2日
  • 2022年,这些日子上香拜神最灵验!

    正月 初一:天腊之辰(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五帝会于束方九炁青天)、太上老君降现、昊天上帝统天神地祇朝三清、东方七宿星君下降、徐来勒真人於会稽上虞山传经于葛玄真人。 初二日:天…

    2022年1月3日
  • “进了腊月便是年“,快过年了,这些东西千万别烧,影响运气!

    农历腊月已经来临,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进入腊月就意味着到了农历的年尾。在我国的传统民俗中,腊月的讲究与禁忌很多。   祭祀之月   所谓「腊」,本意是干…

    2021年12月30日
  • 历代名画里的水官大帝

    三官不仅是自然界天、地、水的象征,在道教神仙信仰里更是考校分明。得道神仙都由三官保举,三官无不记录着修道人的功过罪福,广大的信众若澄心静念地诵持三官宝诰,忏悔改过,也能去除厄难。 …

    2021年11月30日
  • 世间多少疑难事,只有善心可解脱!

    从前有个人,向城隍爷哭诉命苦。城隍爷说:折你30年阳寿,给你巨额财富,你只能活到44岁,你愿意吗?要钱不要命的他答应了。可他最后却能活到80岁,有钱又长寿,这是为什么,城隍爷骗他的…

    2021年12月2日
  • 说一说大家比较关心的玉皇钱…

    除了玉皇钱之外,还有青玄普度大劵,   玉皇钱,乃阴阳诸品科仪中,常用的烧化钱财。可以用於消灾解厄,治病延年,还债补库,超度宗祖等用。其来历主要根据《玉皇经》种种功德而来…

    2021年12月25日
  • 分享一个烧送寒衣的秘咒(信众通用版)

    截止至发本文为止,寒衣包袱、冥宅别墅的预定全部结束,很快就要召集义工装包袱、布置坛场。 这是去年装寒衣包袱的盛况 去年送寒衣时烧付的冥宅别墅 腊? 《云笈七笺》记载正月一日为天腊、…

    2021年12月17日
  • 忠告:千万不要去三种家庭串门,不然会惹祸上身!

    农村人日常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喜欢串门聊天,这也是农村独有的生活方式。 农村本来就是农民群居的场所,房子也都是成排建造,大家相互都有个照应,  所以有事没事就串门,但是,有三种家庭…

    2022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