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祖告诫人们唯有柔弱守雌、无为不争才是人生顺遂的唯一道理。

       正如水之德性一般,可以在任何一种环境状态中保持自己随缘处世的本性,才不会被世事变迁所伤害。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修道人特别强调“随缘”。道教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之间的关联都是一种因缘际会。

       这一“缘”字,又与其他宗教的理解有所不同。道教以阴阳二气为生成天人宇宙的根本,当二气氤氲相冲,便产生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缘分。

       或许千万个人会做出千万种不同的选择,修道人则选择去淡看世间一切来往。其讲述的随缘,便是对平常之心的保持。

       针对于此,也有很多人会产生误解,认为道教的“随缘”更像是一种消极面对人生的态度,容易让人失去追求更好生活的积极性。

       之所以会做出如此评断,是因为此人仍然站在世间之中去看世外的逍遥,境界不到,自然也就难以理解修道人做出如此选择的缘由。

       道教并不认为人生是消极的,其谈论的出世、无为等思想也都不是在劝诫人们放弃对生活的能动性。

       道教的所有理论都架构在“自然”二字之上,且可以再简化为一“道”字。

       有道之人在做出选择之前,需要先明白此事的道与理在哪里,即是要明白事情背后的阴阳关系,并顺从阴阳大化而做出最优的选择,而并非是仅凭一腔蛮力去和命运、和时势做抗争。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放到大环境中理解,随缘是讲人们在面对人生时可以坦然地接受一切好与坏的结果,并不会因此而对心志造成影响;
       从个人自身的层面去理解,随缘是在告诉人们为人处事要符合当下的情境,万万不能够纵情任性,甚至忽略了客观的事实及他人的感受。

       人生之中的这一“缘”字,往往要涉及并考虑到诸多方面的要素。其讲“随”,是在如此多要素中调节出万物皆得和合的结果,由此才真正得了“冲气以为和”的妙旨。此为道人口中常说“随缘”二字的大义。

       既知如此,仍有很多人不明白缘要怎么随。如到道观里烧香、占卜的时候,有心的香客想要给祖师爷做一些功德,却不知道该供养多少功德金。此时问道长,道长总会说“随缘”两个字。

       偏偏正是因为随缘,人们又纠结于究竟什么才是随缘。这则是陷入了执念之中,反倒背离了修行的初衷。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道教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修心。对于一般大众来说,修的是一颗能够淡然看待世事的平常心,这也是随缘一词的中心要旨。

       想要去道观之中做功德,这本来是值得赞赏的事情。因为过分计较自我付出与回收功德的多寡,并因此而生了烦恼心的时候,做再多的功德也是对修行无益的。

       真正的修行人,会把功德的事情当成是一件随心而发的行为,不会主动去索求,也不会强行以数量的多寡来对比修行的高下。

 

       功德其实是和随缘相联结的,有了一个平常心,才能真正做到法自然、顺自然。随缘不仅仅是在顺遂事情发展的大趋向,更是顺遂自己的内心。一名真正的修道者,可以制己之内缘,同时还要灵活应对外缘。

       从红尘万变中保持住内心中的恒常不变,不被外界的欲求牵引自己的情志,才是真正的定心修行。心定了,功德自然就来了。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资料图)

       道教在提到“随缘”二字时,常常还要接“应物”一词。应物,即是对所遭遇的一切大事小情的应对与处理。

       看似矛盾的两个词语,却也秉承了阴阳相辅相成的理念。当心可以随万物之缘,就不会抱着过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做事情,一切行为都只发于本心。心行合一,才是真功德。

       此时,在行动上做出的一切应对之策,都是对事物的回应。此回应,不执着于物,也不执着于心,事来则应,事去则忘,真正能够做到物境两忘后,万物背后的因缘本真才看得明白。

       道教提倡水之七德,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均是在讲应物。而应物之后,仍要归结为“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便是在讲随缘。

       所以,道教提倡的随缘并不是消极的词汇,而是在告诉人们勇敢且积极地面对生活,不因物喜,不以己悲。

       任何情志的变迁,都不过是起心动念带来的副作用。当可以保持平常心去应对万事万物,以不变之我看万变之事,自然会发觉匆匆红尘过客为名利而奔忙的可怜与无奈。

修行要发随缘心,淡看世间平常事

       心中无挂碍,身上才可无牵累。随缘不恋缘,这正是你我芸芸之辈的适性逍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941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3日 下午4:32
下一篇 2022年1月13日 下午4:35

相关推荐

  • 楼上的神秘邻居:解心结,得超生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古人云:“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真性情故”,人生世上,或多或少总会对一些东西存有一些执着,有的人执着于钱,也有的人沉溺于名,亦有人放不下自己的子女,还有一些…

    2022年1月26日
  • 当你出现这些征兆,必须赶快忏悔!

    首先是身体上的感应 浑噩健忘,心不在焉,这是心性被罪业蒙蔽的显示。道家讲明心见性,有这种现象的人要多忏悔,试试打坐入定、拜忏、练习道家养生功法。 第二种是心理的感应 “无事起烦恼”…

    2022年1月12日
  • 人生是一场苦吗

      人生天地之间,难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因为这些事情总是会给人们带来不太舒服的情感体验,所以一些宗教为了教导人们向善修真,便总结出人生皆苦的教条。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

    2022年1月19日
  • 生什么病,有什么禁忌,《内经》这十一条总结全了,一看就清楚!

    人是自然的人,因而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外界的影响。特别是生病后,自身更为脆弱,因而外部因素影响变大。有些因素是正向的,比如治疗药物,会加快好转;有些因素是负面的,会让病症恶化。 中医很…

    2021年12月6日
  • 人到中年,生活教会我10个道理

    不管是20、30岁、40岁还是50岁,只要内心不再成长,心里充满了封闭的东西,那就是油腻。 想要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人,不是不穿唐装、不戴手串,也不是不拿保温杯、不喝普洱茶,而是应该…

    2022年1月5日
  • 只有端午当天才可以采取的“极阳水”

    每年端阳时,我们采的极阳水,信众都会纷纷索要,有的拿去洒净,有的拿去研磨朱砂,都将端阳午时的极阳水用到了实处,很吉祥,很安康…   今年要的人太多,就不单独的…

    2021年12月26日
  • 道教小知识 | 太极

    太极是道教宇宙观的基本概念。典出《南华真经·大宗师》:“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指其为道的性质和状态,是对“道”的概括,而不是实体概念。 《易·系辞上》言:“易有…

    2021年12月13日
  • 2022年,这四大生肖命中有“劫”!该如何扭转运势?

    然而有人觉得拜太岁不过是一种民俗或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其实没什么用;也有人过觉得太岁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谈到犯太岁就色变的地步。 犯太岁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这两种态度都是偏颇的,什么…

    2021年12月17日
  • 道教咒语 | 运斗咒

    — 运斗咒 — 北斗七星,震定威灵。 北斗七星,正一真人。 北斗七星,贪狼巨门。 北斗七星,文曲星君。 北斗七星,上撼乾坤。 北斗七星,霹雳轰轰。 北斗七星,五雷令行。 北斗七星,…

    2021年12月20日
  • 以心换心 必有回响:孤老太竟是世外高人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小的时候,夏天晚上大家都有纳凉的习惯。吃了晚饭,各家各户摆出各式各样的椅子,在凉风习习中,大人们谈论各种家长里短,小孩子们嬉戏玩耍,有时候大…

    2022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