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道经中写道:“人心皆散乱,一念皆纯真。”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住自己纯正的心念,就可以保养元和,恒久持之,便是对自我心性的炼养。
 
道教认为“心生则欲生,心静则欲灭”。《阴符经》中写道:“天道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为人也”。人生在天地之间,是最具有修道的缘分的。道祖爷在《道德经》二十五章中写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长,是能够参悟天地大道的存在。但在红尘世界中,我们人类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一切罪过的制造者。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决定往往就在一念之间。面对世间的重重诱惑,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纯真一念呢?
 

“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道祖认为,人应效法天地之德性,遵守事物之内在法则,摒弃妄念,清心寡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古语有言,天堂和地狱的分水岭就在“善”、“恶”一念之间。既然自称为修道人,那就要做到正心以养性,以人心之清静上格天心之无为。道教强调,天道即人道、人心化有无的思想,并进一步强调人道的核心就是要遵照天道自然之法度,做到起心动念、行为举止符合、顺从事物的本性与规律,不可虚动和妄为。
 
在道教看来,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得失,以及难以把握住欲望的尺度。说到根本,这是人的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想要人心常清常静,就需要能够坦然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因缘变化。
 
不论悲喜,一切人事都不过是一时的际遇。正如朗朗夜空中的明月一般,它并不会因为夜空中是否有乌云而改变自我的特性。在浮躁的社会中,若是随波逐流,就容易丢失了自己。人心需要净化,需要去伪存真,去除掉对世事的追逐,沉淀下对人生和自我的思考。
 
在净化人心的方法上,道教主张有二:一是寡欲,二是自然。
  

“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所谓寡欲,即摒弃个人无休止的贪欲,特别是对那些于人生、社会、自然不利的、不正确的欲望和行为,要坚决的予以制止与克服。相反,对于那些有利于个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静与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正义之事,要积极作为、深入实践。
 
同时还要注意,寡欲并不等于无欲。道教认为,人们受到红尘世界的影响而产生各种欲望,这本是阴阳相生的正常表现。关键在于,修行不能受到欲望的牵引,而是要适当地排遣欲望,并不是和红尘切断联系,以断绝欲望的方式去克制心魔。
 
如此,反倒可能会走向心性的偏执。道教所言“寡欲”,是在以少为基础、以适当为前提、为自然为本性。违背了人之本,也就再没有修的必要和意义了。
 

“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强调自然,就是强调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一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始终处在自然而然状态中。万物之自然,必定是和谐有序、周而复始且运行不殆的。
 
人作为万物中的个体存在,必须遵循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性,树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观与得失相互转化观,持守尊重事实、少思寡欲、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顺应自然、宠辱不惊的生活理念,以达到身心清静、圆融无碍的思想境界,久之则能变压力为轻松,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如此功行并非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要在实践中去磨练的。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不断的反复,但修行本来就是且行且修的过程。不必着急早日达到修道的大境界,一辈子且长,安然于当下的每一天才是最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745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日 下午5:28
下一篇 2022年1月2日 下午5:33

相关推荐

  • 究竟什么是“观音”

           提及“观音”,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实,道教的观音信仰在《道藏》及未入藏的道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慈…

    2022年1月20日
  • 手上六个地方告诉你 招财还是漏财

    大部分人看手相,都是看生命线、智慧线和感情线,这三条线并称为人体手掌的三大主线。从这几条线中,可以看出人的身体健康、聪明程度以及情感运势,但人的手掌纹路繁多,分析起来比较困难。其实…

    2022年1月5日
  • 看转此经 功德殊胜

    尔时,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宝座,放大光明,普集万灵,与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君、帝君、元君、丈人、圣人,万万仙众,俱来诣座,听宣妙法。於是梵王称善,帝释欣歌…

    2021年12月14日
  • 道教文物:童子诵经壶

    【 童子诵经壶】 壶高27厘米,口径3.3厘米,出土于北京顺义。 壶体是一个坐着的童子形象,他手中捧着一本经书。五官端正,双目微闭,神态自若,面庞宁静恬淡,透着少年独有的青涩,眼睛…

    2022年1月10日
  • 道教供奉禁忌,看看你供的东西是被神仙吃了还是饿鬼吃了?

    道教无论修斋设醮,还是祖师圣诞,常有信众携带供品供养祖师。在很多祖师的宫殿,香、花、灯、水、果、茶、酒、食、财、衣等十种供品遍呈,不仅遵守奉祀禁忌,而且素洁端正,莫不体现好道者“备…

    2021年12月7日
  • 贫穷和富有是怎样区分的!

    严遵,原来姓庄,名遵,字君平,蜀郡益州(四川成都)人。严遵为人性情忠正,《后汉书》记载他奇才杰出,甚至当时有人拿他和著名的“儒家圣人”孔子相媲美,可见他学问之高深。他曾写出“王莽服…

    2021年12月2日
  • 民俗参照丨 2022年生肖鸡运势及运程

    属鸡人进入2022壬寅年,天干壬水为伤官,地支寅木为正财,伤官生财,又有“天乙”“月德”贵人入命,本年整体运势是非常不错的,属于吉星高照的一年。不过吉祥的运程中,也暗藏着几分凶险,…

    2022年1月28日
  • 一个人,永远只能享受和他相匹配的东西

    每个人只能得到和他相匹配的东西,一旦自己拥有的东西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贡献,就会给自己留下祸患。 比如:一个人的名声不能大于才华。一旦你的名声大于实力,就是名不副实,就是欺世盗名,就…

    2021年12月8日
  • 你的谈吐就是你的风水,口德不好会导致破财除贵

    嘴应该有嘴德,心中有德还不够,嘴上也得有。 做人,真正的善良不仅仅是有颗好心,还要有一张好好说话的嘴。好好说话,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也是一种风度,只有好好说话的人,才能受人欢迎,得…

    2022年1月11日
  • 【图文详解】道教中的神仙们

    三清,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

    2022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