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做好自己,别解释

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做好自己才是本分。

庄子:做好自己,别解释

 

做好自己,别费力解释。

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事物原本就有正确的一面,事物原本就有应该认可的一面;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正确的一面,也没有什么事物不存在应该认可的一面。

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

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没必要去改变别人,做好自己就可以,不必费力解释。公众号:嗣汉天师府

俗话说:“人有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

在什么位置,就做好自己的本分。这世界上有三种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有人偏偏做不好自己的事,却喜欢指责别人的事,整天想着干涉老天的事。

别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懂你的,不用解释;不懂你的,不需要解释。留点时间给自己,因着心之所向,为自己而活。

庄子:做好自己,别解释

做好自己,不变应万变。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

“物物”,前一个“物”是动词,意思是立足于现实,驾驭外物;“物于物”,意思是超越于现实,不被外物左右。

对任何人来说,活着的心态最为关键,心态就算不能决定你的一生,至少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生活中的幸福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感受到的;以不变应万变,做好自己,一切便是最好的安排。

不管生活中的别扭有多少,生活还得继续,拥有良好的心态,你就会享受自己,从而达到做人的闲适之境界!

人生来即富足,后因世事变迁而失去;做好自己,守住初心,就可以重返自由。

不必浪迹天涯,不必受尽万难,只要是真人,就可以见真山真水!

庄子说:“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所谓“环中”,就是连环的中心。世界就像一个连环套,无穷无尽的变幻让人眼花瞭乱。

这个世界,看似有序,实则无序,如果硬要给出一个中心点,那么就是我们自己。

做好自己,才能应付无穷无尽的事。

如果一个人伟大得不得了,把自己交出去,很快就会迷失在各种力量的争夺中,直至消失。

如果夸父当初追的不是太阳,而是去追一只野兔,那么以他的身手完全可以轻松追到,大吃一顿,多美!

正因为不变应万变,我们才能在有限里品味无限,在短暂中活出永恒,因为一切的认知都需要一点,一个凝固成形的镜子才能映照出无穷无尽的精彩画面。

庄子:做好自己,别解释

做好自己,是一种才华。

庄子讲过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用“游刃有余”来形容庖丁的才华,他可以迅速把一头牛分解成皮归皮,骨归骨,肉归肉,筋归筋,而一把刀用了十九年,仍然像新的一样。

庖丁解牛过程虽然迅速,但是在解牛前需要慢慢凝聚起自己的精神。

人们通常以为“游刃有余”是巧,是圆滑,是聪明,其实刚好相反,它是很大气的,它重缓慢笨拙,所以有效,所谓“重剑无锋”。

在繁华而又复杂的社会,年轻时的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看不清前方的道路,摸不着自己的未来。

因为看不清而迷茫,因为迷茫而慌乱,因为慌乱而无知,因为无知而一错再错。

但是最后终要静下心来,不断地积累,完善自我,使自己强大,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当你终于知道自己要什么,慢慢走反而比较快。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能做好自己,就是一种才华。

有故事的人,不用刻意媚俗。公众号:嗣汉天师府他们踏踏实实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已经自然而然地渗进言行举止里。

这样的人,不用去俯就他人的喜好和口味。将自己做到极致,便自带光芒。

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庄子说,“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这样就可以永远游刃有余。  

“注焉而不满”,指永远注不满;“酌焉而不竭”,就是永远取用不完。  

大海就是这样的,既注不满,又用不完。俗话说,“海水不可斗量”,也就是这个意思。

海啸的时候,海水涌出海岸,自然是游刃有余的,因为它的力量太大,一切阻碍在它面前都荡然无存。

我们做好自己,做到大海的境界,当然就可以游刃有余了。万物本无聊,被我们的才华镀上一层色彩,立刻有了意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084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7日 上午9:50
下一篇 2022年1月17日 上午9:54

相关推荐

  • 能听懂兽语的人,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了?

    一、畜生之言不可听 有一个人喂养了一些家禽和家畜,并且从懂法术的人那里学习了兽语,他能听懂家禽和家畜的话语。 一天,他听到鸡对狗说:“马快要死了。”于是他就把马卖掉了,避免了损失。…

    2021年12月21日
  • 为什么长期单身?注意你家阳宅风水了吗!

    单身之人一定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姻缘较浅的缘故,其实婚姻不能强求,因此也是有部分缘分的原因的。但其实所居住的风水亦是有着一定的影响,那么出光棍的阳宅风水什么特征?下面跟着我们一起来看看…

    2021年12月4日
  • 拜神上供时,供品的包装是否需要打开?

    常常有信众在讨论,拜神上供时供品的包装是否要打开?很多信众在供酒、供瓶装水时,会把盖子打开,觉得不打开神明就喝不到;像是糕点、罐头等供品,又很少人会打开包装。供品到底应不应该打开包…

    2022年1月20日
  • 道教法物的文化内涵

    所谓道教法物,简而言之即道教持道、护道、做法所用之物也。道教法物历史久远,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做工十分精细,堪称上品。道教法物来自原始宗教以及早期礼乐祭天敬祖活动…

    2022年1月14日
  • 当道士为什么必须学习道德经?

    为老君弟子而不知老君之道,犹终日饱食而不识五谷,终夜秉烛而不识火也。 ——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   太上老君,道大而德宏,守约而施博,藏大用於无用之地,寓无不为於无为之中,…

    2021年12月7日
  • 祛邪咒

    — 祛邪咒 — 朱雀凌光,神威内张。山源四镇,鬼兵逃亡。 神蛇吐炁,邪精伏藏。魂台四明,琼护万灵。 玉真巍峨,坐镇金堂。手挥紫霞,头戴神光。 执卫洞经,三十九章。中有群邪,龙虎截罡…

    2021年12月24日
  • 静,能生百慧;虚,能容万物

    《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虚和静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人生大智慧。   静能生百慧 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

    2021年12月10日
  • 破财免灾只是心理安慰?那些失去的钱财,其实阻断了你的灾源!

    在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遭受财务损失时,我们常常用“破财免灾”来进行抚慰。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类似于阿Q式的自欺,目的只是取得心理平衡。 那么破财免灾,到底是人的一种自我心理…

    2022年1月11日
  • 究竟什么是“观音”

           提及“观音”,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实,道教的观音信仰在《道藏》及未入藏的道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慈…

    2022年1月20日
  • 灵宝 无量度人 上经大法:灭魔智慧咒

    天地杂炁,生诸妖邪。常以正道,除去氛祲。第一思惟,无我无主。诸法皆空,不可转相。一实境界,飞魔鬼神。知所住处,实知方便。假空有故,法性理性。湛然常住,无有去来。一知实故,二知魔故,…

    202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