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宫观,为什么大多建在山顶?

自古以来,许多名山大川中,都有历史悠久的道教庙观,例如武当山上的真武观,道教圣地青城山的诸多宫观,最神奇的是被称为“秦楚一柱,绝顶道观”的陕西塔云山道观,修建于金顶的大殿,地势十分险要,三面都是数百米的深渊,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下去。那么,为什么道教都会选择在山上修建道观呢?

道教的宫观,为什么大多建在山顶?

第一,道士把自身修行作为修道最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更好的达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往往会选择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进行修行,求的是平和的意境和心境,以更好证道。

大诗人王维就描写过山里的寺庙:“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道教认为,道乃是宇宙生生不息之本源,其能量无穷无尽。自然界之发展乃是遵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规律。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中,一些人适应不了这种快节奏和压力,便借修行之名想去深山里当个逃避责任的逍遥“隐士”,岂不知山上清苦的生活并不能慰藉他们内心的犬儒,人在山中,心在红尘,反而离道远矣。

道教的宫观,为什么大多建在山顶?

第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顶往往自然环境优美,气场充盈,登高远望,使人思想开阔,利于修行。在修道者看来,蜿蜒起伏的山峦不仅能给人壮美舒畅之感,还具有将人隐迹于自然,修炼静心的功用。

 

第三,道士们修行的目的是仙道贵生,最终的境界是渴望能飞升成仙,以达仙界。古代很多的道教人物都飞升成仙,例如张三丰祖师,张天师等。

道教是一个崇拜神仙的宗教,道教认为,神为道气所化,仙为得道所成,神仙神通广大,造福人间,所以要对神明加以敬畏和崇拜。将道观建在山顶上是希望能够无限接近天上的神仙,所以大诗人兼道士李白就写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名句。

在山上的道观里不能大声说话,不然会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如果仙人下凡,道观此时就是迎接神仙的迎仙之居。“仙境”或在天上、或在九州之海外,山清水秀的大地之上,这就促成了洞天福地的产生。

道教的宫观,为什么大多建在山顶?

第四,风水学历来是道教主要修行的术法之一,道教现在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

十大洞天分别是:第一洞天,王屋山;第二洞天,委羽山;第三洞天,西城山;第四洞天,西玄山;第五洞天,青城山;第六洞天,赤城山;第七洞天,罗浮山;第八洞天,句曲山;第九洞天,林屋山;第十洞天,括苍山。

《庄子·逍遥游》所说的“神人”是“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道教认为在洞天福地的人间仙境可以表达一些理想,所以道教在山上建的道观大多数都是依照山体的走势而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真正的做到天人合一。因此,道教庙观自身的建造也同样注重选址,高山大川因为常有上好的风水走势,形成山形磅礴,环抱灵气之地。

加之我国自古就有以山川为神,有自然崇拜的传统,认为崇高的山峰本身便是神灵化身,所以,在名山大川中大兴土木,修建庙观,便成了历代道教的选择。

道教的宫观,为什么大多建在山顶?

最后,道教庙观中,也有很多分布在闹市中,可谓是咫尺红尘清净地。例如,明代以来各地大兴的城隍庙,“城”指城池;“隍”是干涸的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事设施,而城隍神便为城市的保护神,所以各地的城隍庙多在市区中,成为如今的城市道观。

道教的宫观,为什么大多建在山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094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6日 上午9:05
下一篇 2022年1月16日 上午9:09

相关推荐

  • 道教诗词:段公觅得小鱼放生

    段公觅得小鱼放生 尹志平 乞得纤鳞免受烹, 放归溪水任游行。 莫言他日成鲸去, 目下从容也畅情。

    2021年12月1日
  • 相术:哪些老板不能跟,哪些员工要慎用?

    嘴小的人气量小,这种人要是当主管或老板,铁定要把属下的东西改来改去的,以示他的英明神威。喜欢东念西念的这种主管,各位当人家下属的,宁可去买棉花耳塞,也不要把他的话当真,日子就好过多…

    2021年12月12日
  • 通幽洞微,默运虚元——道教手印

          中国道教在长期宗教活动中,形成一系列特有的道术。手印即道术之一。          几千年前,原始人类独创了手势语言符号,经过长期演变,得到道教的精选、提炼,加以规范,…

    2022年1月8日
  • 为什么说正月初五是“破五日”?这一天非常重要!

    1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达官贵人到…

    2022年1月4日
  • 难怪修炼多年不出功夫,原来你修出来的能量,都被“它们”吸走了

    首先,是“炼精生气”。这里,必须先将“气”字的原形解说一遍。古人不讲这个“气”,而是写成“炁”。这个“炁”字下面的四点,是从火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个“炁”字是一种阳火,而不是空气…

    2025年6月17日
  • 散仙、人仙、鬼仙有何区别?

    、散仙是一个道教专有名词,指天界中未被授予官爵的神仙。或者指一些散修(无师门、无弟子)的仙人。道术仙法都是依靠自修自学,散仙逍遥快活,清闲没拘束,无职无名无地位,且不受其他神灵管制…

    2021年12月13日
  • 晚课中的太乙救苦天尊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能威慑地狱?

    《太上玄门晚坛功课经》是我们平时必诵读的经书。其中即收有《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下水船》、《救苦诰》、《升天经》、《解冤经》、《反八天》、《解厄真言》、《小赞韵》等都是与救苦天…

    2022年1月25日
  • 道教小知识 | 太极

    太极是道教宇宙观的基本概念。典出《南华真经·大宗师》:“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指其为道的性质和状态,是对“道”的概括,而不是实体概念。 《易·系辞上》言:“易有…

    2021年12月13日
  • 为何说人是天的副本,天人为什么能互相感应?

    道教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能够相通,人天的世界是相应的。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天中有日月,人身有阴阳。天中有五行。人中有五脏。简单说,人是天的副本。也以此萌生出中医医学的理论。 …

    2021年11月30日
  • 道士应该如何化缘?

    道言,德莫大於好生,功莫大於修成。在这三界之中,最大的功德莫过于修成之功。什么是修成之功呢? 修成之功 《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里这样说:“男女喜舍财物,修建宫殿,绘塑真仪,…

    2021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