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一谈论起修道,人们联想到的总是逍遥、自然、无为等词汇。

在大众的印象中,修道人应该是衣袂飘飘的世外隐者,他们餐风饮露并且不染红尘,他们超脱人间并且与世无争。

诚然,这些标签都是一位修道者本应该具有的特质,但若仅仅以此为标准去定义某个道人的修为,这不免就会犯下主观主义的错误。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资料图)

每个人所禀赋的先天道性不同,任何强行统一的、乃至于自以为是的标准其实都是在违背大道本自然的理念。

   
真正的修行,在于使每个人都能够发觉内心中的自我,并且乐于去完善心性和行为上的不足,以某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证得自足圆满。归根于底,修行的要义终须落在修者本人身上,与他人的观点和评判都没有直接关联。

也即是说,修行的第一步,在于先能够找到自己的本然。这个本然在哪里?毫无疑问,答案是从外向内去追求。当去观瞻一个人的修为,不要只立足于他外表的表现,而应该试图去理解他最初的发心。

对修行人来说,这一“心”字,远比最后所呈现出来的果更为重要。

《玄门早晚课经》中有一句话叫“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深”,所谓的“爱河”与“苦海”,并非指我们所处的茫茫尘世,而是指人们不能守住自己内心中的安定,却一味地向外去追求、去索取,一旦求不得,难免就会生出无限的悲苦忧愁。

爱河与苦海,明明是自己给自己做下的业障。当不能明白自我的人生处境,也就无法明澈自己的本然之心是什么。因此,与其去评判他人的对错,不如多多思考自己的得失。

修行中的第一要事,即应当是内省,这是自我精进的关键所在。唯当自身正,才能成为诸多人等借以遮阴的大树。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资料图)

道教常讲“自度度人”,这里存有一个基本的递进关系:只有能够自度之人,才可能具备度化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修行先要求自度,度人只不过是自度的外在衍伸。

道教中有身心意三业障之说,是指人们的起心动念、所言所行如若不恰当,在造成他人损失的同时,也会给自身种下日后的业障。道教作为一个具备社会组织意义的宗教,其必然要肩负起对普罗大众的教化意义,因而就会涉及到科教、术法、理义等方面的展示。

但这些只是一教之门的表象与外在,真正的实质还是人,是每一个切切实实身在修行之中的道人。道教度人,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是道人在度人。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倘若修道人自身还处于爱河、欲海中,自己仍然是一个没有活得明白、无法参悟玄理的凡夫,即是尚没有实现自度,那又怎么能够为前来求解的信众指点迷津呢?

强调自度,这既是每个向道之人的修行动力,同时也是最终的修行归指。

逍遥之道果,并不是伟大理想的空谈,它需要每一位修证者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反反复复验证对自我的认识是否正确。这也是为什么永远无法用某种固定的标签去评判他人修行的原因所在。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岁、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中所得到的修道感知必然是不同的。

既然谈自然与本然,就需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不同,他或是出世、入世,或是行科范、懂术法、或是严于立身、勤于度人,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行道方式上的不同,但修道人所保持的奉道而行的本心理应是一致的。

 

天地一瞬间,唯有大道亘古不变,修行就是要在万千变化之中去找到始终不变的一点灵光。这一点,必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若心中岿然不动,红尘变幻只不过是世道间的阴阳轮转,留不得、恋不住,假若使心用心,结果只能是一场空空。其实,一切消长都是自然的神功,而你我又都在自然之中,所有的差别与不同都不过是欲眼相看而生成的对错是非。

倘若无法超越这层人世,再为修行事诩以多么美妙的词汇,恐怕也终究无法从中体会到自足与圆满的妙处。能够看得清自己,才能够看得明白人间。

当能够沉静下心思内观身中的自己,与心灵深处的灵魂对话,才有可能明白这一场修行的过程究竟是该求得什么样的结果。

道家的逍遥姿态,是建立在自然与无为前提之后的。无形大道并不在遥远的天边,它不是使人毕生追求的对象。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唯有放下一切的外在欲求,回到心中的朴与真,感知内心深处最简单的快乐和满足,由此便能明白“少私寡欲”才是通真的捷径。人们之所以要修,是因为早已经忘记了本真。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资料图)

但还请记住一点,且莫把修道的意义只放在“修”上。“修”是外功,中心仍然在“道”。

空持了万千戒,却容易迷失通往自性逍遥的路。找不到自己,一世修为只能沦为妄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921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7:17
下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7:24

相关推荐

  • 给大家说一个有意思的供灯

    很多信众自年前就咨询供灯的问题,特别是跨年法会的燃灯科仪、清明法会的燃灯科仪之后,小伙伴们对灯仪有了更深的了解,自然供灯的兴趣就更高了。 其实能供灯的道观庙宇非常之多,大同小异。如…

    2021年12月28日
  • 原汁原味的老北京“顺星”习俗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为“诸星下界…

    2022年1月9日
  • 打着招工的名义 背后竟是骇人听闻的阴谋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正如天地之间有阴阳一样 ,有阴有阳 ,同样有善就有恶,善恶相对待而成立,但又像阴阳鱼一般阴中抱阳,阳中含阴,凡事也都有其相对的一面,并非绝对。一念回心,邪…

    2022年1月26日
  • 属相,以立春为界,还是以大年初一为界?

      属相   中国历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许多学者穷经皓首也没能弄清楚。但有几点知识是清楚的:辛亥革命之前,农历大年初一叫做“元旦”,立春叫做“春节”;辛亥革命后,民国政…

    2022年1月21日
  • 木火土金水五行查询表(最全面)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

    2021年12月12日
  • 五雷符中的五雷,到底是哪五雷?

    我们从古藉法本上,并不能发现:五雷符这几个字的出现频率非常之高。因为玉霄一府,所统三十六天,各分曹局,所以总司五雷,天临三界者也。且雷城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

    2021年12月26日
  • 道教法术为何以行咒为首?咒藏天机具不可思议灵力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咒术,是道教法术最重要的组成部份。道教的法术,五花八门,非常庞杂,但尤以符咒为要。咒术与符箓之术相成,是道教重要的主要法术。   如同《灵宝无…

    2022年1月28日
  • 岁月不饶人,行孝需及时,才不会留下遗憾。

    《礼记》有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就是说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是语言、行为和内心都能做到尊敬父母;二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三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2022年1月1日
  • 人生两个窍门:一要勇敢,二要恐惧

    明朝的时候,皇帝朱元璋和臣子们聊天,忽然间他脑子一抽,问出来个问题: “什么人最勇敢?” 武将说,沙场上甘冒矢石的壮士最勇敢。文士说,朝堂上勇于进言的谏臣最勇敢。双方当场吵起来,都…

    2021年12月4日
  • 炼目归源法:千古不泄之秘 丹道万法之基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炼目归源法乃丹道万法之基,更是南宫法派之秘密天机。千古以来,从未记载于纸上,我今打破万世之铁律,而书于纸上,望学者精研而体之,方不负此因…

    2022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