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一谈论起修道,人们联想到的总是逍遥、自然、无为等词汇。

在大众的印象中,修道人应该是衣袂飘飘的世外隐者,他们餐风饮露并且不染红尘,他们超脱人间并且与世无争。

诚然,这些标签都是一位修道者本应该具有的特质,但若仅仅以此为标准去定义某个道人的修为,这不免就会犯下主观主义的错误。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资料图)

每个人所禀赋的先天道性不同,任何强行统一的、乃至于自以为是的标准其实都是在违背大道本自然的理念。

   
真正的修行,在于使每个人都能够发觉内心中的自我,并且乐于去完善心性和行为上的不足,以某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证得自足圆满。归根于底,修行的要义终须落在修者本人身上,与他人的观点和评判都没有直接关联。

也即是说,修行的第一步,在于先能够找到自己的本然。这个本然在哪里?毫无疑问,答案是从外向内去追求。当去观瞻一个人的修为,不要只立足于他外表的表现,而应该试图去理解他最初的发心。

对修行人来说,这一“心”字,远比最后所呈现出来的果更为重要。

《玄门早晚课经》中有一句话叫“爱河千尺浪,苦海万丈深”,所谓的“爱河”与“苦海”,并非指我们所处的茫茫尘世,而是指人们不能守住自己内心中的安定,却一味地向外去追求、去索取,一旦求不得,难免就会生出无限的悲苦忧愁。

爱河与苦海,明明是自己给自己做下的业障。当不能明白自我的人生处境,也就无法明澈自己的本然之心是什么。因此,与其去评判他人的对错,不如多多思考自己的得失。

修行中的第一要事,即应当是内省,这是自我精进的关键所在。唯当自身正,才能成为诸多人等借以遮阴的大树。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资料图)

道教常讲“自度度人”,这里存有一个基本的递进关系:只有能够自度之人,才可能具备度化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修行先要求自度,度人只不过是自度的外在衍伸。

道教中有身心意三业障之说,是指人们的起心动念、所言所行如若不恰当,在造成他人损失的同时,也会给自身种下日后的业障。道教作为一个具备社会组织意义的宗教,其必然要肩负起对普罗大众的教化意义,因而就会涉及到科教、术法、理义等方面的展示。

但这些只是一教之门的表象与外在,真正的实质还是人,是每一个切切实实身在修行之中的道人。道教度人,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是道人在度人。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倘若修道人自身还处于爱河、欲海中,自己仍然是一个没有活得明白、无法参悟玄理的凡夫,即是尚没有实现自度,那又怎么能够为前来求解的信众指点迷津呢?

强调自度,这既是每个向道之人的修行动力,同时也是最终的修行归指。

逍遥之道果,并不是伟大理想的空谈,它需要每一位修证者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反反复复验证对自我的认识是否正确。这也是为什么永远无法用某种固定的标签去评判他人修行的原因所在。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岁、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经历中所得到的修道感知必然是不同的。

既然谈自然与本然,就需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不同,他或是出世、入世,或是行科范、懂术法、或是严于立身、勤于度人,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行道方式上的不同,但修道人所保持的奉道而行的本心理应是一致的。

 

天地一瞬间,唯有大道亘古不变,修行就是要在万千变化之中去找到始终不变的一点灵光。这一点,必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若心中岿然不动,红尘变幻只不过是世道间的阴阳轮转,留不得、恋不住,假若使心用心,结果只能是一场空空。其实,一切消长都是自然的神功,而你我又都在自然之中,所有的差别与不同都不过是欲眼相看而生成的对错是非。

倘若无法超越这层人世,再为修行事诩以多么美妙的词汇,恐怕也终究无法从中体会到自足与圆满的妙处。能够看得清自己,才能够看得明白人间。

当能够沉静下心思内观身中的自己,与心灵深处的灵魂对话,才有可能明白这一场修行的过程究竟是该求得什么样的结果。

道家的逍遥姿态,是建立在自然与无为前提之后的。无形大道并不在遥远的天边,它不是使人毕生追求的对象。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唯有放下一切的外在欲求,回到心中的朴与真,感知内心深处最简单的快乐和满足,由此便能明白“少私寡欲”才是通真的捷径。人们之所以要修,是因为早已经忘记了本真。

修行的意义,在于能够找得到自己

(资料图)

但还请记住一点,且莫把修道的意义只放在“修”上。“修”是外功,中心仍然在“道”。

空持了万千戒,却容易迷失通往自性逍遥的路。找不到自己,一世修为只能沦为妄谈。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921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7:17
下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7:24

相关推荐

  • 你几点出生,就决定了你一生的性格,你对照自己看看

    据说,不同时辰出生的人,会有着不同特点。想了解孩子的个性,快速查查你家宝宝的出生时辰,看看有什么与众不同喔! 子时(23:00 ~ 00:59) 机智乐观,魅力浑然天成! 这个时辰…

    2022年1月26日
  • 心中有爱,方能念念慈悲

      提起劝善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会想到《太上感应篇》。这部经典其实并无阅读难度,其表达的善恶报应思想以及提出功过格的善恶计量方式也都简单易行。但正是面对这样一部易读的经…

    2022年1月19日
  • 进入庙观必须知道的道教礼仪

            无论是信士还是居士还是道士,见到出家人或正一派火居道士一定要尊其称之“道长”“仙长”“道师”“法师”“师父”等,或称职位“主持”“监院”等,年长的可称呼“道爷”,知…

    2022年1月9日
  • 你的冤亲债主,到底是怎么来的?(附化解方法)

    冤即冤屈,指被冤枉而不能伸之意。由于蒙冤而不能释怀,就会产生内心的冤恨,形成心结,进而人与人、人与幽魂之间就出现各种仇对。 所谓冤结,在道教典籍当中,主要是指人由于宿世所犯之罪而导…

    2021年12月13日
  • 眉相隐藏着人的性情福德

    粗眉的人较男性化,性情积极而好冲动;细眉的人比较女性化,性情消极,优柔寡断。新月眉看起来漂亮,但若是男性长了这种眉毛,他的性格一定比较懦弱。此外,粗眉的人往往会得到双亲的庇护。 眉…

    2021年12月14日
  • 当你出现这些征兆,必须赶快忏悔!

    首先是身体上的感应 浑噩健忘,心不在焉,这是心性被罪业蒙蔽的显示。道家讲明心见性,有这种现象的人要多忏悔,试试打坐入定、拜忏、练习道家养生功法。 第二种是心理的感应 “无事起烦恼”…

    2022年1月12日
  • 都是犯太岁,刑、冲、破、害有何区别,哪种影响更大?

    俗话说“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 犯太岁(太岁爷头上动土),是民间的通俗叫法。在命理学上讲,就是本人的八字与流年地支产生的各种关系。 犯者…

    2021年12月9日
  • 【普及贴】符咒满天飞,如何分辨太岁符真伪?

    中间为:地司统领殷帅太岁符 左右为:流年太岁红黑二符篆 每到年关,各种太岁符漫天飞舞,信众不断发问很难区分,为方便信众选择并区别良莠,特将太岁符的阐释写出来。如上图所示,这是较为传…

    2021年12月17日
  • 法术中的变化之术及隐身法

    道教变化之术由来已久,在汉代已经有不少著名的善于变化之术的方士,至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就有相关记载: 变化之术中,比较大的只有《墨子五行记》,本来有五卷。刘安没有仙去时抄出其中…

    2022年1月6日
  • 感悟人生,最值得的人间修行

      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内心中总是向往能够过上与世无争的修行生活。相比之下,道人们整日畅游在青山绿水之中,很少会因为物质的欲求而身染红尘…

    2022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