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小寒,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虽然处在农历年的最后月份,却是公历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气。一月历来被公认为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所以小寒和之后的大寒一道表示着严冬季节。

 

民谚有“冷在三九”“出门冰上走”的说法。小寒节气正值“三九”前后,这时太阳直射点仍然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所接受太阳光热仍是极小的。

 

而且从冬至过后,到小寒期间,土壤深层的热量也逐渐消耗殆尽,所以这时最容易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古人通过观察认为小寒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天渐渐地变寒,但是尚未达到大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

 

也就是说,在古代曾有一段时间里,大寒可能是比小寒冷的。我们的邻国朝鲜、日本也都有谚语来描述小寒之寒甚于大寒,日本的节气习俗更是将小寒日定为“隆冬”的起始。

 

小寒期间虽然没有强烈的雨、霜、雪,但是却“无风也寒”。用现代气象学解释来说,在这期间,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最为强大、稳定,再配合全年中最强强度的西风,使得这时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

 

这时农民要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小寒寒,六畜安”,害虫也会在此时被冻死。所以,小寒是春天前的严寒,是黎明前的黑暗。

 

在这最寒冷的日子里,古人们已经意识并预感到万物都在萌动新生,即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大自然也在积蓄着雪花、积蓄着阳气、积蓄着力量。没有寒冬,暖春就无法开始。

 

寒为冬季的主气,中医学认为寒气致病可分为外寒和内寒。外寒是使人致病的外感六淫病邪之一,亦称为“寒邪”;内寒是指体内阳气温煦气化功能减退,或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弥漫的病理状态,也称“寒从中生”。

 

外寒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不过长时间亦可导致内寒;内寒是虚而有寒,素体阳虚,抵御邪气能力低下则易感外寒。所以,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文里主要介绍的是外寒。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认为,人若感受了寒邪,会在精神上不舒畅,起居不宁如有戒备,神气浮越,阳气就不能固密了。在另一篇《阴阳应象大论》中还列举了一些病症,“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

 

不过从诊断和治疗上来讲,此类病人大多会总觉后背发冷,有时会有沉重压力感,有时还会有放射疼痛感。

 

同样在《生气通天论》中还写到,人体的阳气就如天上的太阳一般。如果太阳不能正常运行,万物的生存都会受到影响。若人体阳气受损,“则折寿而不彰”。人体中阳气最足的两条经脉是督脉,其次是膀胱经。

 

督脉行于人体后正中线,为阳脉之海,一旦阳气不足,除了会出现腰背症状外,还会影响到鼻腔。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到颠顶,下行肩背,分列在督脉两侧,而且内脏的背俞穴也都在膀胱经上。所以,疏通温煦督脉和膀胱经是除寒、补益阳气的好方法。

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莫过于天灸,在阳光明媚的冬季午后,关好门窗坐在屋里,背对阳光,让阳光照晒在后背,最好不要晒到后脑勺,晒到脖颈、肩背、腰即可。这样晒1-2个小时,直至鼻尖出汗或打出喷嚏为止。

 

再有就是可以配合贴三九贴,所配制的膏药一般都有散寒祛风的药物,所选穴位也基本都在督脉和膀胱经上,可以预防和治疗慢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骨关节疾病。需要注意的是,贴三九贴时忌食生冷和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多出汗。

 

其实晒太阳可以说是非常本能的事,而疏离了自然的现代生活方式使我们渐渐地听不到本能的声音,像古人一样在隆冬时“安心静体”、靠着墙根儿晒太阳都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246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4日 上午8:55
下一篇 2022年1月24日 上午9:31

相关推荐

  • 什么样的祖先才能保佑你?

    祖先,我们也称为“家先”,多数人可能都经历或听说过因家先作祟而引起的各种诡异之事,也有人认为家先会惩戒后世纯属无稽之谈,其实翻检历代道书文献就会发现:家先与阳世眷属之间其实存在着错…

    2022年1月7日
  • 有福报的人,为什么可以避开天灾人祸?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能看到很多真实的因果故事。 可谓是“吉人自有天相,实是厚德所报”。 《旧唐书》中记载的裴怀古的故事。 他是武则天时期官员,清廉公正,官民无怨、…

    2022年1月10日
  • 人一旦有了抱怨的念头,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 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过去的帝王,对于…

    2021年12月26日
  • 天堂享大福,地狱无苦声:道教徒须知的太乙法门

      道教为中国固有宗教,旨在奉天行道,本道立教,以教化人,源远流长,自炎黄,自汉始,然开道垂统,承先启后,上成千代之统,下通万事之变,穷源肇始自羲黄,集大成于老子,道尊而…

    2022年1月22日
  • 供养道经师三宝,所获福报真实不虚

    《神仙传》中供养三宝得福报的故事 葛洪先师《神仙传》里面记录了一个名为“王远”的神仙。 王远,字方平,东海人氏,通学《诗》《书》《礼》《易》《春秋》,尤其在天文学上颇有研究,得《河…

    2022年1月29日
  • 为什么要行持斋戒

      提起斋戒,人们多理解成为吃素,并会把持斋与宗教修行联系起来。 实际上,这既是对斋戒一词的误解,同时也是对宗教修持的误读。斋戒,理应分为两个词意去解释。   (资料图)…

    2022年1月20日
  • 星辰秘要 大梵斗法 | 高阶的拜斗科,何以震烁玄门?

    《大梵延生斗仪》,因其斋醮“撒米成符”、“推灯显星”、“移星转斗”、“流星赶月”、“璇玑玉衡”等法天象地而著名,是道教最著名的醮星法事之一,被教内喻为“传灯道场”,其道场内涵深厚,…

    2022年1月21日
  • 传度、授箓是什么意思,天师府受箓需要什么条件

    正一派传度是怎样的仪式 传度仪式,是正一派道士入道的标志性道教仪轨,与全真派道士出家冠巾类似。正一派道士传度和全真派道士冠巾是目前道教徒成为道士的标志仪式。 和正一派的授箓、全真派…

    2020年12月16日
  • 为什么重阳节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机?

    九月初九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二九相重,又称重九节,周易中有“六阴九阳”的说法,所以也称重阳节。民间有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 由于九…

    2021年12月5日
  • 道教法印的10种用途

    在道教看来,法印代表着三界神灵职司的威权,故其用途十分广泛。 法印的基本用途凡通神达灵、驱鬼辟邪、呼风运雷、炼丹修真、上章奏表、书符制箓,皆需依式用印。从众多道书的记载中可知,法印…

    2021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