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烧香拜神不如诵经功德大?诵经日久,可结仙缘!

《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序》中有:

“窃以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得入道之门,可以入元始之性;获修仙之路,得以晓自然之心……且夫功课者,何为者也?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

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则法验而两全……课诵诸品仙经,及群真宝号,故净口净心净身而有咒,安天安地安神而有章;皆有次序,更无躐等,虽是随堂之功课,实为祝国之大猷。朝夕诵念,昼夜忘疲,直侯三千功满,八百行圆……”

意思是说,诵经诵咒,是我们道门弟子修仙的径路,诵经可以明了自己本性真心,同时也可以做到保养元和。读诵着前圣古仙的心宗妙法,能够达到明了经意、道法灵验的效果。虽然是随堂的功课,但确是祝国迎祥安天和地的大法。玄门弟子日日行之,待到功圆果满,就可入圣成真了。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诵经的效果和作用是如此神圣,正所谓“诵经功德不可思议”是也。

为何说烧香拜神不如诵经功德大?诵经日久,可结仙缘!

真经为三宝之一

清朝高道王常月说过:“三宝者,道经师也。道本虚空,无形无名,非经不可以明道。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理。若不皈依三宝,必致沉沦邪道,颠倒昏迷。凡修真学道之士,志心皈命者,须作难得遭逢之想。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永脱轮回。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这段话,足以表明三宝是三位一体的,是密不可分的,缺一不可的。常诵真经,生生世世,得闻正法。不诵经者,不明道体。既入玄门而毁谤真经典籍者,吾不知其是何居心。

诵经乃入道之基

凡初入道者,受三皈九戒,为太上之弟子。讽诵仙经,以为功课。《太上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序》云:“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得入道之门,可以入元始之性。获修仙之路,得以晓自然之心。”

又云:“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有。”

这段话将诵经要义和盘托出。故自古初入道者,无不以诵经做下手功夫。

诵经能消灾除障

现今人多不信诵经,谓:“区区几篇文字,用嘴巴念念,就能消灾?就能得福?那岂不识字的人都成了仙了!”其实不然,经文并非寻常文字,诵经也非徒用口诵而已。祖师有言:“经文乃是天尊金口宣演,上古天真皇人书而下传于世。”故经文亦非寻常之文。民间有以经书做镇物用来驱邪压煞者,由此可见一般。

诵经者,玄门科禁甚重。如避戊,默祝,旁及叩齿咽液,书符上章等等法则。一一遵守,诵经方有灵有验。伏魔李师说:“信仰这种事情是相互的。只有你重视他,他才会回报你。”口诀都是师师相传。如果不会上述法诀,只要以真诚心去诵念,一样会有感应。所谓“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内炼者须诵真经

丹家炼养功夫,讲究口诀。不过有口诀,仍需诵经。《清净真经》万道之宗,诵之真气运行。《心印妙经》丹经之祖,诵之有助结丹。大凡烧丹炼药,需上乘道德之士方能为之。宵小之辈,恐难胜任。不若诵真经以消业障,渐之真气日盈,故气日消,进阶丹道可无患矣。诵经日久自有神真护佑跟随,无惧妖妄前来盗气。

修法者须诵真经

正一道法,自古以神验为傲。而行法神验的窍诀仍是诵经。《太上天坛玉格》中明言:“行雷法者,授《雷经》诵五千四十八卷(一藏经之数),行斗法者,诵《北斗经》五千四十八卷,吞符四十九日,行灵宝法,诵《度人经》五千卷,如此行法立便神验无疑。”

各界信众宜诵经

如今信众的信仰只限于烧香拜神上。其实香供远不如法供功德殊胜。法供者,诵经也。但凡求寿,求财,求子,或求功名婚姻,与其到处烧香拜神,不如安心讽诵真经,冥冥之中,自有感应。

诵经就是读经吗?

诵是诵读,这个诵又分很多种。像道教道士上殿,早晚功课,一般是讽诵,讽诵就是不看经本的,在心里面,是背下来的;我们通常人叫看诵,是要看着文字的。这是诵的部分,是一个与心相合的过程。而我们说的诵持,持是落于行动的一个过程。

比如你诵持《清静经》,《清静经》告诉你人“降本流末”才有了你这个幻躯,之后告诉你真正的清静,“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告诉你这样的一种境界,再下来告诉你“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告诉你为什么不能得真道。公众号嗣汉天师府,明白了这样的次第和道理之后就要去做,就要去落实,这个落实的过程,就是持的过程。所以是诵是口诵心会,持就是要落于行动。必须得持,持才是根本。

何时诵经最好

道教诵经从起床那一刻就开始了,并且无时无刻都在念诵。起床时要诵咒:“当愿众生,以迷入觉,一旦豁然。”洗脸时诵咒:“除垢神延,凝真不散。”刷牙漱口时念诵:“太阳和气,开春发柳。折取一枝,能净身口。学道修真,愿度三有。”洗澡沐浴时念:“天地开朗,四大为常。玄水解秽,辟除不祥。双童守护,七灵安房。云津炼濯,万气混康。内外利贞,保兹黄裳。”上床临卧时诵:“太真玉女,侍真卫魂,三宫金童,来守生门。”还有很多具体的咒语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诵咒是日常诵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诵经为什么要配合叩齿

我们看到很多经文前面都有这么一段话,“凡诵经者,切须斋戒,严整衣冠,诚心定气,叩齿演音,然后朗诵。”做道场法事,诵持经咒的时候,都要配合叩齿。比如诵《黄庭经》之前,就要东向叩齿二十四通。诵天蓬咒之前,要叩齿三十六下。《上清灵宝大法》序云:“存神叩齿,警初真入道之门。炼气书符,明学士守规之式。”

这其实是召集身中之神的方法。

《九真高上宝书神明经》曰:

叩齿之法,左相叩,名曰打天钟;右相叩,名曰搥天磬;中央上下相叩,名曰鸣天鼓。若卒遇凶恶不祥,当打天钟三十六遍;若经凶恶辟邪威神大咒,当搥天磬三十六遍,若存思念道,致真招灵,当鸣天鼓。当以正中四齿相叩,闭口缓颊,使声虚而深响也。”

叩齿分左中右,左叩齿是打天钟,右叩齿是搥天磬,中间上下相叩是鸣天鼓。

叩齿对于身中之神来说就是一个信号,就跟部队打仗一样,击鼓就是要出战,鸣金就是要收兵。庙里吃饭要敲云板或者梆子,钟鼓齐鸣就是要云集上殿。修道之人叩齿,就可以召集身中之神。

召集身神有几个用途,一个是捧符奏表,通真达灵。比如道士叩齿,召出身中功曹使者,金童玉女。一个是使邪魔畏伏,这个时候的叩齿类似于警报,意思是告诫身神,提高警惕。所以道士在诵经念咒之前,都要配合叩齿。

叩齿咽液也是养生的秘诀。《颜氏家训》说:“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养生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人能终日不唾,则精气常留。”

如果没有师父,如何诵经

当下社会,想了解道教的人大多都会接触道经,有些人没有拜师也仍旧读经。因为没有师父的指导,自己读经就变成一件难事,或者读了也属于不合“法”的。

当然,随着网络的发达,网上已经有诵经的视频,可以供大家学习,为想了解道教的人,爱读经的人开了一个法门;其实这个问题不是现在就有,古代也存在着无师但想读经的人,所以祖师爷在古代就已经把办法告诉大家了。

在《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中就告诉爱读经的人一个方法:

“太上玉经隐注曰:夫道经不师受,则神不行矣。若世无法师,又无籙传者,当以法信投靖治,或可密室启玄师老君,北向三拜,然后以物布施于饥乏之人,平等一心,而用经也。世有师,不须按此法也。”

这段经文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师父没有传箓,那么可在密室中或者神坛前向神明说明原因,北方三拜,再给饥乏的人布施一下,行善断恶,正心诚意,然后就可以读经了

玄门弟子,诵经以结三缘。上结仙缘,修真有份。中结人缘,无亏人道。下结鬼缘,普济幽冥。三缘有备,方不负得此人身,方不负修仙炼道。希望诸位同道,同心协力,广弘大道经教于世,无量寿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3054.html

(2)
上一篇 2022年1月21日 上午9:27
下一篇 2022年1月21日 上午9:34

相关推荐

  • 神仙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古往今来,神仙之事不绝于耳,但俗人或只关注延寿长生,或只关注神通法术,或只关注逍遥无拘。对于仙,凡俗之间往往简单地将其归为一类,统称“神仙”,然而由于修行阶次的不同的…

    2022年1月22日
  • 《道德经》:人有没有贵气,只需看这六点

    富是外在的数字,贵是内心的品质。 骨子里的那份贵气,是一个人的修养,更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一个人身上的贵气,不是金钱可以买来的。 它是在日积月…

    2021年12月23日
  • “北极驱邪院”究竟是个什么机构?

    对道教法术感兴趣的朋友可能经常会听到“北极驱邪院”这个部门,那么这究竟是个什么机构呢? 北极驱邪院,正如其名,主要本职工作为治理天下邪祟。 北极驱邪院的由来,与唐宋兴起的道教北帝派…

    2022年1月4日
  • 老子:有一种修养,叫做“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不轻易指责,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 这样的人,心地阳光而美好,久而久之,福气自然到。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 无论利益感情,…

    2022年1月10日
  • 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总感觉身体被掏空,且看道医如何对治

    《道德经·第十二章》谓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经由外界所造成的刺激并不会让人感到满足,相反,只会让人感到进一步的…

    2022年1月16日
  • 遇到这几大事件,一定要选择良辰吉日!

    择日在民间叫“看日子”“挑日子”,择日做什么呢?一般,人们在祭祀、求嗣、入学、求医、结婚、嫁娶、远行、搬移、开市、破土、动工、修宅、安葬、凿井等事之前都会进行择吉日。都说办事的时候…

    2022年1月21日
  • 玄坛赵帅金轮执法如意秘法

      正一玄坛赵元帅秘法   赵元帅录   元帅姓赵名朗,一名昶,字公明,终南山人。秦时迟世山中,精修至道,功行圆满,被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帅。按元帅乃皓庭霄度天慧觉昏梵炁化…

    2021年12月18日
  • 修持九皇斋戒丨消业解厄,却病延寿,种出世因,获现世福

        为何要持九皇斋戒 (点击图片查看太清宫九皇斋法讯)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中云,念北斗真君名号者,当得罪业消除,灾想洗荡,福寿资命,善果臻身;又云…

    2022年1月23日
  • 床铺需要注意的一些风水禁忌

    家居的风水很重要,其中卧室的风水尤为需要重视。卧室中床铺的风水是最关键的,一定不可忽视。床铺需要注意以下这些风水禁忌:   一、床下有杂物 现在很多人因为家中储物空间不足,把杂物放…

    2021年12月20日
  • 道教戒律: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

    防非止恶,进善登仙,众行之门,戒是关键。 道经谆谆告诫凡俗之人:你们置身于尘世之中,六情染着,五欲沉迷,内浊乱心,外昏秽境,驰逐名利,耽滞声色,只有入道持戒,才有可能获得解脱。 道…

    2021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