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做好人有什么用?报应哪去了?

俗话说“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我们也经常看到恶人生活安逸美满,而很多善良的人却在承受苦难。说好的“报应”去哪了?

人拥有的福报就好比一个杯子里装的水。在每个人那里都有一个盛着水、但是又有漏洞的杯子。人一生下来开始,他的杯子大小和水量是定好的(由前世或者祖宗累计下来的)。每个人的命运和福报不同,这是先天的,这就造成了杯子的大小不同,水量的多少不同。

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坏事,还活得很好,是因为他的杯子非常大,而且水又多,做坏事是损人利己,这其实还是在往外漏水,虽然漏了很多水,由于他贮藏的水(福报)足够多,还没有漏完,所以你看他还是活得很好。不要急,等他继续行恶,杯子的水漏完了,恶报就显现了。因为杯子有漏洞,所以福报永远在消耗,这就是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

有些人做了很多善事,情况还是很差。是因为他杯子比较小,水也非常少,虽然做善事是往杯子里面加水,但是由于我们的福报一直在消耗(杯子一直在漏水),杯子里的水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福报还没有现前。等他坚持行善,减少漏洞,水量逐渐增多后,福报就现前了。

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称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看一个人不能看表面,不能看一时,不能看一世——因果要看承负。

“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做好人有什么用?报应哪去了?

承负

说起承负,最常熟悉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底什么是承负?根据老子“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承负”可解释自然和社会上的各种报应现象,也就是说“承负”是道教的报应观。

《太平经》是最早对承负思想做出较为系统阐述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对承负说有两种解释:其一,人世间的承负,把今人受到的福祸归结为祖先的善恶,祖先积德行善,泽被子孙后代,祖先有过失或作恶多端,其恶果于后代子孙。

其二,自然、社会的承负,顺“道”而行,自然、社会就昌盛发达;违“道”而行,自然、社会就衰败枯萎。

“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做好人有什么用?报应哪去了?

所以《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我命由我,不由天!

那么我们如何改善自己的命运呢?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往水杯中加水,不注重把杯子变大和减小漏洞。也就是说,只注重培养福报,但是从来不去培养自己的德行。如此一来,加的水还不够漏的。要想改变命运,我们要做到下面三点。

“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做好人有什么用?报应哪去了?

积德

积德就是加大杯子:“量大福大”。量大才能福大,小肚鸡肠的人,永远是没有福报的人,因为他的杯子小,装的水少。“厚德载物”。心量大才能厚德,厚德才能载物,这里的“物”是指你的财富、你的福报、你的官位、你的学历等等。看别人都不顺眼,或者遇到一个不如意的事,或者别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生气,就怨天尤人,也是心量小的表现。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心量承载福报,公众号嗣汉天师府,突然间来一个大的福报,会把你压死。有些人不改变自己的德行,天天去买彩票,期望能中500万。国外有研究小组专门追踪采访了好几个中彩票的乞丐,结果发现:这些乞丐虽然一夜暴富,但是在经过两三年的挥霍之后,又统统变回了乞丐!

从我们上文所述的因果承负观来看,如果自身的德行太小,容器太小,那么即便突然接到福报,也承受不住。——这就是“德不配位”

“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做好人有什么用?报应哪去了?

改正缺点

改正缺点就是减小杯子的漏洞:改正缺点是改变命运和运气的关键之二。漏洞不减小,就会造成福报的泄漏大于福报的累积,你做再多的善事,不改正缺点,发一次脾气,水一下子就漏光了,又何谈改命?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云:“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要想恶念不形成恶业,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当一个恶念升起,就要马上升起觉知,然后停止对恶念的继续思维,如此方为治疗福报泄漏的良药。

“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做好人有什么用?报应哪去了?

众善奉行

命由我造,福从己求,与别人没关系,与老天没关系。老子《道德经》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公众号嗣汉天师府,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太上感应篇》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千万不要抱怨,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千万不要发脾气,忍得住,看得开,放得下,就是功德,多行善事多积福,《论语》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好人不长寿,恶人活千年”,做好人有什么用?报应哪去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329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2日 上午10:31
下一篇 2022年1月22日 上午10:35

相关推荐

  • 道教如何看待神通?

    神通一词,本来是形容通神的本领,后来引申为一些外显的法术。道教对于异能和神通,基本采取承认存在,但是并不推崇。《三皈依》云:“志心皈命礼,无上经宝,当愿众生,深明经藏,神通莫测。”…

    2021年12月8日
  • 神明前供水的注意事项,切记不可应付了事!

            道观里的神明一般都会有供香、花、灯、果、水,如果是在家里供奉,但是又不具备五供的条件,那可以只供香与水。  水代表心地,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清净心,要像水一样不动,不…

    2021年12月22日
  • 供养道经师三宝,所获福报真实不虚

    《神仙传》中供养三宝得福报的故事 葛洪先师《神仙传》里面记录了一个名为“王远”的神仙。 王远,字方平,东海人氏,通学《诗》《书》《礼》《易》《春秋》,尤其在天文学上颇有研究,得《河…

    2022年1月29日
  • 庄子说,每个修道人的心都是一面镜子

      《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句话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应,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其意是说,道人之心应该如同一面返照万物的镜子,在面对任何人与事时,都会映射出对方…

    2022年1月19日
  • 雷法真的存在吗?道教雷法的来历

    据史传所载,张继先著有《大道歌》以进上,另有《心说》传世。今《道藏》中尚收有明张宇初所编诗文集《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 又《道法会元》所收《虚静召役庙貌神祗法》、《虚靖天师…

    2021年11月30日
  • 五岳真形的缘起及用法

    寒衣节法会,上玉皇大表时 高功水火敕炼,朱笔开光花钱 文章中对五岳真形的缘起及用法,做了一个简单的阐释。 历史上,带有五岳真形图元素的法宝极多,其中就包括这一枚赤郭白姑五嶽真形方牌…

    2021年12月17日
  • 岁月不饶人,行孝需及时,才不会留下遗憾。

    《礼记》有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就是说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是语言、行为和内心都能做到尊敬父母;二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三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2022年1月1日
  • 常念一句“福生无量天尊”种种妙处

    第一:天尊加持,所在之地土地城隍皆护佑此人。   第二:智慧明净,所做所行皆是天意,行天之意,无所畏惧。   第三:平安相随,常年奔波之人受得四海大龙王护佑,舟…

    2022年1月26日
  • 无家神则宅人难安,道教秘法教你如何净宅与安宅!

    当人居住的房屋出现不明的问题,如多病、官非等不如意的事发生,就应考虑净宅、安宅。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已不再重视或是不懂净宅这一仪式,但因为无论搬家、看风水、驱邪等等,净宅都是第一位的。…

    2021年12月12日
  • 都是犯太岁,刑、冲、破、害有何区别,哪种影响更大?

    俗话说“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 犯太岁(太岁爷头上动土),是民间的通俗叫法。在命理学上讲,就是本人的八字与流年地支产生的各种关系。 犯者…

    2021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