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事道,诚则有神,诚则兴道!

学习明代四十三代天师所著的《道门十规》,我想得最多的是,作为一名道教徒,在学道、修道、弘道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一个“诚”字。

“诚”是修道之基,也是为人之本。道教历来都非常重视。《西升经集注》称:“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礼以义为谦,施以恩为友,惠以利为先,信以诚为首。”显然,这是强调“诚”在道教信仰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道教还对人类社会提出了“诚”的要求。

《道德经》第十九章称:“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其意是说,人与人应以诚相待,不要以奸巧的手段去骗人,这样就不会有盗贼,社会就会太平。其经又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是指,做人要真诚朴实,少存私心和分外的欲念。该经还指出,做人要“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同样如此,道教在处理社会关系问题上也提出了“诚”的要求。《太平经》称:“动作言顺,无失诚信。”又称:“不虚美,不隐恶。”也就是说,作为一名道教徒,要言行合一,诚实可信,多积善功。

以诚事道,诚则有神,诚则兴道!

还需一提的是,道教特别强调,学道之人“不得妄语”、“不得口是心非”。《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称:“盖诚为人道之门。语者,心之声也。语之妄,由心不诚也。心既不诚而谓之道,是谓背道求道,无由是处。”

又《洞玄智慧十戒》称:“口无恶言,言无华绮,内外中直,不犯口过。”这些,都是我们道门中人遵守奉行的行为准则。另外,更为重视、更为强调的是:“是以从道之士,先当恭敬神明”(《道门十规·道门经箓》)。

对于这样的问题,张宇初天师早就指出:“若为人持诵,犹当持敬存诚,以致斋主之敬,以通信响之诚,庶不致虚受斋供布施,为之祈福消灾,自然有感”。(《道门十规·道门经箓》)显然,张宇初天师强调的是,学道的人,要祭神如神在,才会得到神灵的护佑,才不致白白接受斋主的布施和斋供。

他又指出:“苟若口诵心违,形留神往,不存诚敬,手怠足扬,虽日诵千百卷,于己何益?又岂能消灾散祸也哉?”(《道门十规·道门经箓》)这就是说,心不诚则神不灵,即使每天念上千百卷经,对自己没有一点益处,达不到消除灾祸的目的。

以诚事道,诚则有神,诚则兴道!

张宇初天师还对那些念经不诚的道徒作了尖锐的批评。他说:“如或语言接对,嬉笑谈谐,思念不专,熏秽披诵,不徒无益于斋主,反以愆于己身。似此皆然,深宜规戒。”(《道门十规·道门经箓》)可见,学道的人,在念经时,嬉笑谈闲,举动轻浮,不存诚敬,不仅对于斋主没有好处,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灾祸。所以张宇初天师说:“诚则有神,其理甚著”。(《道门十规·斋法行持》)

总之,“诚”是学道、修道、弘道的根本。学道的人,要学习根本,不忘根本。“不诚”就是背离了根本,背离了根本,就是失去了做人之本,就是怠慢和亵渎了神灵,毁坏了祖师创立的法度,同时也是对亡灵和斋主的不尊重,并且会引起信众的反感,降低我们道士在信众心目中的可信程度,从而也就逐渐地失去了道教自身的价值。

有鉴于此,我们一定要把“不诚”化为“诚”。只要道教徒能坚定不移的“学诚”、“用诚”、“不忘诚”,就会得到神灵的护佑,道教事业也会因“诚”而发扬光大。还是张宇初天师说得好:“尊经阐教,莫大于推诚”。(《道门十规·主持领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331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2日 上午10:21
下一篇 2022年1月22日 上午10:32

相关推荐

  • 正月初五迎财神 | 为什么财神爷赵元帅是一张大黑脸?

    天师府财神殿赵元帅 经常拜财神的朋友,一定会对赵元帅的大黑脸印象深刻。 须知道教神明乃“随炁所化”,“应感而生”,因而每位神明都是大道的呈现,是为整个天地宇宙的一部分,以至于其外貌…

    2022年1月4日
  • 说一说大家比较关心的玉皇钱…

    除了玉皇钱之外,还有青玄普度大劵,   玉皇钱,乃阴阳诸品科仪中,常用的烧化钱财。可以用於消灾解厄,治病延年,还债补库,超度宗祖等用。其来历主要根据《玉皇经》种种功德而来…

    2021年12月25日
  • 山中何须访隐者,自有真境任逍遥

      小学课堂上学习过贾岛的一首诗作,名《寻隐者不遇》,其写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资料图) 诗的字面意思简单明了,是在讲作者去寻访一位…

    2022年1月18日
  • 庄子:做好自己,别解释

    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做好自己才是本分。   做好自己,别费力解释。 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事物原本就有正确的一面,事物原本就有应该认可…

    2022年1月17日
  • 身为道士,应如何为信众做好道场?

    对于我们道士“做道场”,人们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道教徒在道场里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超度祖先亡灵、早登仙界的愿望,无疑是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的。 对于“做道场…

    2021年12月26日
  • 【道教养生】女子五禽戏

           《五禽戏》,中国传统古导引功法。为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编创的一套导引健身功法。《后汉书.方技传》:“华佗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

    2022年1月18日
  • 病重富翁做一件善事便可痊愈,这样做却为何不算真善事?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童疃村里有一位员外姓童,富甲一方。这天,童员外刚吃罢早饭,忽然一阵咳嗽。过了好一会儿,他的咳嗽声才总算平息了下来。童员外的身子骨一向很硬朗,半年前,他感染了风寒,…

    2021年12月26日
  • 为什么我拜了财神还没有发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同时,对财富的追求与祈愿有了新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同样以物质利益的追求为指向,道教的财神信仰,与西方传入的拜金主义,存在着本质上的巨大差…

    2021年12月19日
  • 借神敛财会遭到反噬吗?

    道教的法事分阳法事和阴法事,祈福类的法事为阳法事,超度类的法事为阴法事,民间常见的法事,有些由道士处理,亦有仙家、神婆等灵媒处理的,一般来说,只要达到趋吉避凶、化解灾难的目的,法事…

    2022年1月6日
  • 你的谈吐就是你的风水,口德不好会导致破财除贵

    嘴应该有嘴德,心中有德还不够,嘴上也得有。 做人,真正的善良不仅仅是有颗好心,还要有一张好好说话的嘴。好好说话,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也是一种风度,只有好好说话的人,才能受人欢迎,得…

    202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