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倒是,我们道教徒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人们有那么多批评意见。我们自己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斋醮的意义,以及用怎样的态度来为信徒们做道场。

因此,首先,我们做道场是为了自己的学道修道,也就是修道生活的一部分。陆修静还说过:“一切莫过乎斋转经者也。夫斋直是求道之本,莫不由斯成矣。”

其次,做道场是为了道教信众。杜光庭说:“醮者,祭之别名也。香花灯烛,果酒茶汤,降天地,致万神,禳灾祷福,兼利天下”,这就是说,我们做道场,祝愿天地,求告万神,是为了禳灾祷福,生灵健康长寿,亡灵早登仙界。因此,做道场,对于我们道士来说,也是做善功,是为别人消灾降福。
唐代张万福法师说过:“夫斋法精严,诸天上圣并垂降鉴,每事须合法度,不得迟留稽废法仪。”意思是,道场的做法是精致而严肃的,每一个礼拜动作和每一个吟诵唱腔都有规定的法度和程式,不得轻慢。
所以,道教徒进入斋醮坛场要严肃认真。香港有一个旅美道士叫谢满根的,他说过一些话很有启发。他说:我们自己要认真,管庙、做道场、清洁卫生这些事,如果我们自己也马马虎虎,怎么要求人家尊重我们呢?这话说得很中肯,因为它指出一个道理:自重人重。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我做起”。

检查我们自己,就是我们有些道士并没有真正认识斋醮的意义和目的。有的老道士做道场是“为了赚烟酒钱”,有的小道士做道场是“为了养家活口”,他们把做道场说成是“做生意”,醮坛上马马虎虎,个别人为了酬劳多少而争争吵吵,甚至当场“甩纱帽”。
这类事尽管不多,而且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是,性质是严重的,影响很坏。因为,他们违背了斋醮的修道度人的目的,也破坏了坛场的尊严,亵渎了神灵,而且也在信徒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难怪教内外都有人批评个别道士钱迷心窍。大多数正派的道士觉得委曲,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不批评,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改变这些个别的现象。

尽管我们也是普通教徒,但是在信徒们的眼里,我们是介乎神人之间的道士,是具有道术的人。
我们应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满足信徒们的愿望。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人们为什么对个别道士的表现不满意了:钟鼓已经响起来,个别道士才刚刚奔到坛场,一边穿道衣,一边说话,嘴里还叼着烟;在坛场里,个别道士一边念经一边却在做小动作。
法事还没有结束,有的却已心不在焉,马马虎虎。所有这些不严肃的态度,不仅破坏了斋仪的严肃性,也损害了我们道士自己的形象。
“明真之醮,所料紧要。荐拔先灵,各愿管了。休问使钱,共用多少。收支无私,置历二道。临醮众人,戒欲为妙。且远腥膻,纵意寿天。吏神暗察,罪福非小。近醮朝真,不得唤叫。高功道法,显扬大教。所篆符简,众职明晓。追荐文字,未有别料。百日之功,莫生虚矫。季冬望后,要显光耀。休分昼夜,俗事除剿。”
其中关于“收支无私”、“戒欲为妙”、“不得唤叫”、“莫生虚矫”等等的对“临众人”的要求,是很值得我们后代的道士,不管是全真派或者正一派,都要加以重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