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的气候以大寒栗烈为特点,虽然大气环流相对稳定,不容易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但是受西北风气流控制和冷空气影响还是会出现频繁的寒潮、大风和持续低温,所以说“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正是这样的气候特点,使得古人将农历的十二月也称为大禁月,“大寒须守火,无事不出门”。其实,这也说明了中国农历在安排农事上的一些方便。

 

在农历的安排里,大寒节气一般和农历岁末重合,这意味着农历年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人们开始为春节过年做准备,“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时节依然是农闲的时候,这也为人们忙着除旧布新、迎接新春空出了时间。按照传统习俗,这时要打扫居室,做一次彻底的扫除,在这过程中全家都是禁忌说话的,因为“闷声发大财”,什么都不讲就是最好的;

 

“肥水不流外人田”,清扫的垃圾也不轻易外扫,要集中处理;家家还要粉刷墙面、清理窗户,以便让室内显得更加明亮。

 

古人认为,“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其演进过程是递进的序列。所以说,大寒节气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在大寒的日子里,虽然天地间经历了漫长的封冻,但新生的震动已经开始传来,“九州生气恃风雷”。

中国传统的君子、文人会更加注重自己的修身反省,更不敢怠慢学习。明初大儒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尽了传统读书人在寒冬里是如何修行的,年幼时宋濂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并亲手抄录,再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仍不敢怠慢,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期限,这样才得以遍览群书。“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就是这种修省之义。

 

提起凌霜傲雪的花,人们大多会想到梅花,其实南国的枇杷也是在这寒冷的时节开花。古人认为,其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乃是佳品。因为它的叶子和琵琶形状相似,所以被称为“枇杷”。

其主要生长在南方,禀激浊、扬清之性,抱忘炎、耐冷之姿,一年四季都不会凋谢,冬季最寒冷的时候会开白色的花,至三四月间会结果。

 

其成熟的果实营养丰富,味道甜美。中医学认为其性味甘平,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与川贝、冰糖一起熬水,能够增强润肺止咳的效果,方法简单、老少咸宜,另外还可以做成蜜饯、糟收久藏食用。

 

现代研究认为,枇杷果能促进消化、预防流感,并且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粗纤维,能保护视力、控制血压,还有一定的减肥功效。不过过多食用会助湿生痰,所以脾虚常有腹泻症状的人就不要吃了。

枇杷叶是临床中的常用药,既能清肺热,又有祛痰和止咳平喘的功效,适合于肺热的痰热咳喘。常用的中成药蜜炼川贝枇杷膏就以枇杷叶为主要药物。

 

这种蜜膏能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适用于肺燥之咳嗽,痰多,胸

闷,咽喉痛痒,声音沙哑等症状。枇杷叶还能够降逆止呕,也就是说通过其苦降之性,既能降肺气又能降胃气。

 

李时珍认为:“枇杷叶气薄味厚,阳中之阴。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通过下气由气逆引起的呕、渴、咳等自然会治愈。

 

大寒时节虽然寒冷,但这时却极为地欢乐和喜庆。人们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祭祀贡品,除旧布新,准备着各种年肴。总之,都是为迎接新春做准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380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9日 下午4:29
下一篇 2022年1月29日 下午4:33

相关推荐

  • 犯太岁会有不测之祸吗?驱邪救难殷天君!

    太岁 自古以来,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明百姓,人们无不于每岁年末奉祀来年太岁,以求得到值年太岁神的庇护,解厄消灾、祈福延生。 俗语云: “太岁当头坐,无灾必有祸” “太岁现身来,无疾…

    2021年12月15日
  • 西方魔幻咒语看着很神秘?其实道教符咒更酷!

    我们的本土文化瑰宝,其实无比丰厚,只不过中国近百年的沉沦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本土文化有了断代的陌生感和不自信,由此而产生了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推崇感。 因此,当外国魔幻小说或电影风靡中国的…

    2021年12月29日
  • 小寒养生:可消停点儿吧,明天的“疯狂星期四”

    ‍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根据历来的气候统计,小寒通常是北方人最冷、而南方人次冷的时候。(南方人啥時候最冷?当然是后面的大寒。) 虽冷,但成都人民还是在等雪来 常言道…

    2022年1月23日
  • 若有轮回转世,为什么还要祭祀上坟,祖先能收到吗?

    每当中元、清明、寒衣等节临近之际,法会祭祀、上坟扫墓的人陡然增多,这使得传统的敬天法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更是中华传统文明复兴的好征兆。 但一些外教并不懂华夏族众千年以来为何如此的重…

    2021年12月3日
  • 生活不简单,何不简单过

    大师丰子恺说过: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在平淡中诞生出无穷的趣味儿;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翻炒出诱人的香味儿。 生活,从来就不简单…

    2021年12月29日
  • 人心皆散乱,一念纯性便是真

      道教修行中,尤为强调一个“真”字。所谓真,是指人们要在修行的过程中观照自我的本来真相,去除掉后天形成的种种欲求,从而证得心性朗然的结果。 道教的宇宙生成观认为,天地万…

    2022年1月20日
  • 人有贵气的8大特征,来看看你有没有

    贫贱的人各种各样,富贵的人却有着共同的特征,看看富贵人的八大特征,你占几个? 一、厚道 古人云:厚德载物,就是说人只要有好德行,就没有承载不了的事,相反,人无大德便无法成就大事。 …

    2021年12月29日
  • 为何道教超度更灵验?道教与其他宗教的超度有何不同?

    超度,相信在大多数人听来都不陌生,有很多居士和信众都在问,道家有超度,佛家也有超度,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在此,先弄明白超度是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在道教而言,超度就是通过法师自己内在…

    2022年1月1日
  • 祖天师宝诰注解

    祖天师宝诰 志心皈命礼。 泰玄上相,扶教三天。 鹤鸣山上得真传,龙虎玄坛留妙决。 三洞法箓,诸品灵文。 一千二百之官军,匡扶正教。 二十四品秘箓,普度后人。 都功玉印,官服群履。 …

    2021年12月4日
  •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句出自李白的《戴天山访道士不遇》,树林深时常能见到鹿,用反衬的手法来突出林子幽静,极少有人来访,道士不说是神仙一流人物,至少也是隐士高人作派,“溪午不…

    2021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