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仙,做神仙,自度度他是根基

 

 

学神仙,做神仙,自度度他是根基

信仰道教,离不开对道教宫观中供奉的各路神仙的尊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的基本表现形式,更是其内在核心。早在老子做五千言真文之前,《周易·观卦·彖传》中就已经提出“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思想,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注释说,圣人“观天之神道”来教化百姓,从而天下悦服。为了化度众生,所以以神明之道作为教育的手段,这是古来便有的治世之法。而世人所效法的神道,在道教中则演化为神仙之道。

不论是早期君王的求仙活动,还是后世大兴的祭祀和炼养之法,亦或者是用来规定教徒日常行为的戒律经文,从古至今与道教有关的这些寻仙、求仙和修仙的活动,都是把神仙教化用于世间俗人身上的具体体现。道教终极修炼的目的是追求长生久视,是希望能够坐化成仙。“仙”的观念,是道教所独有的,同时也是中华文化所独有的。而道教这一修行愿望,其实也是每一个人内心中都具有的迫切追求。

学神仙,做神仙,自度度他是根基(资料图)

《左传》中记载,鲁昭公曾经问晏子“古而无死,其乐若何?”鲁昭公表达了自己对不死的神仙世界的向往,此正是秦始皇、汉武帝等后来者希望于东海之上寻得不死神药的滥觞。而借助于方士、术士的大力推广,神仙信仰跳脱了帝王求长生的活动范畴,并从中衍生出诸如吐纳、导引、食饵、丹药等等修炼之方术,而这些都是可以惠及百姓的易学、易练的养生手段。以当今科学的眼光来看,被冠以求仙之名的道教炼养方术均具有益寿延年的功效,可称作是原始的医疗和保健手段。

相比之下,更具有宗教仪式的符箓、禁咒、存神、炼心、坐忘、内观等等方法,除了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外,其实更在强调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调心炼性,修炼者按照既定的方法可以达到心外无物的境界,以心为连接道与器的桥梁,通过炼心实现合道的目标;其二是导气存神,通过特殊的方式调动身体内部的真气,并借助于内观、存神等方法来感应身中各部位的神明,使之能够与天地万物的真灵相联通,真正实现通灵的效果。这是方仙道和上古时期的巫蛊之间的本质区别。道教的修炼之士,他们既知道神仙在哪里,又有识别仙人和交通仙界的能力,同时还拥有成仙的具体方法,所以自然会得到权力者的青睐,同时也不乏普通百姓的信奉。从这个层面来看,人们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是共通的。

学神仙,做神仙,自度度他是根基(资料图)

最具文学代表性的《南华真经》中对异域的神仙曾有如此描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史记·封禅书》载:“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这都是对异域神仙的具体描述,且充分说明了神仙是和常人完全不同的存在。这种存在毫无疑问是令人向往的,因为它超越了现实的苦难和局限,真正可以实现人人皆得个性解放的教化本根。

与其他宗教理念不同的是,道教对神仙的信仰并不会强调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神仙,也不会出现只凭念几句圣号就可以往生到无痛苦的彼岸世界的宗教理论。早期的寻仙活动的一大任务是为统治者寻找长生的仙丹妙药,至发展到外丹术时期人们仍然认为服食丹药是成仙的捷径。但这样的捷径是有一个巨大前提的。道教所炼制的丹药,并不是任何一个普通者服用之后都可以白日飞升,其一定是建立在内炼的基础上的。服丹药的人,一定是有调养精气神的功夫,如此服药后,可以用体内的真水火与丹药发生反应,抵消丹药中的有害物质,并倍增自己的修炼功效。假如失去了这个前提,服用丹药无异于服用毒药,这是很多帝王服药后致死的原因。外丹的烧炼如果离开了内丹的炼养,只会沦为炼金术的障眼法。

学神仙,做神仙,自度度他是根基(资料图)

道教的神仙可学,但学神仙是有途径和方法的,任何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最终都会成为大害。

中国的神仙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凡是在历史上做出过功德、贡献的人,通常都会有上升为仙阶的可能,是可以受到后代百姓尊崇和香火供养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关公。其实,功德成神的理念早在《道德经》中就已经种下了种子。老子言:“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教祖在这里鲜明地提出了积功累行以成仙的法门。所以,晏子在回答的鲁昭公的问题时,说:“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晏子认为,世上之人是有生必有死的,假若鲁昭公不知“以百姓心为心”,那么他对于神仙的世界只能是个人的向往,却无成真的可能。

在强调功德的同时,道教还为普通百姓指明了修行进阶的方法。不论是天师道时期倡导的静室思过以及向神明忏悔的“三官手书”,或者是劝善书流行时期倡导的“语善、视善、行善”的一日三善和自我检查的功过格,再到具有相对完整教团形式的全真教兴起后对戒律上的严格要求,这些不同的法门目的只有一个,即告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有谨言慎行,才不会损修行之德,由此才有助于证得修真妙果。正如《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所言:“教戒者,欲令人劝进长生,保命无穷。人皆能奉法不倦,何但保命,乃有延年无穷之福。此非富贵者货赂求请所能得通也,亦非酒肉祭祷鬼神所降致也。道人贤者,奉敬教戒,精专勤身,先苦后报,其福应也。”只有遵守祖师教戒,为这一世人道,才能筑起修仙道的根本。

这一点构成了道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即道教是特别强调个体的生命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宗教。不论是个人的炼养,还是累积的度世之功,道教对神仙的信仰是真实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并借此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刘鹤丹在发表于《中国宗教》上的文章《“神道设教”的人文意义》中提到:“具体来说,它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尊崇神道,祭天祀神,这是宗教方面的事情;二是推行教化,明礼易俗,这是伦理道德方面的事情。”而这两点也正是道教的立教之本和教徒自度度他之初心。毕竟,神仙信仰不是简单的烧香求保佑,而是应该让每一个信徒都有一个可学的目标,以此绵延道脉,终至不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99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7:59
下一篇 2022年1月14日 下午8:03

相关推荐

  • 风水太好也会带来祸患?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一位网友说起最近身边发生的故事: 他认识一位会看风水的老爷子。09年的时候,一位生意人请老爷子帮忙看看家里的风水,这位网友也一同跟随。去的时候,这个人说想知道是否可以再调整一下,其…

    2021年12月4日
  • 人的“福报”和“命运”里,隐藏着惊天秘密!

    有人说自己运气非常差。 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也有人说自己天天行善却没有什么改变…… 下面我对福报和命运打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你就明白原因了: 人的福报好比一个盛水但又有漏洞的杯子…

    2021年12月29日
  • 浅谈道教和合术

    和合术是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的一种法术,也有不少人亲身体验过,只是目前市面上的和合术鱼目混珠。一般来说,主持和合的神明,有几种神系,这里分别说一下,先说正法的。首先不成体系的,如月老。…

    2022年1月6日
  • 这才是安全又旺运的汽车内饰

    汽车与房屋一样都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环境处所。因此汽车内饰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情绪,进而影响我们的运势。那么,我们该如何装饰汽车的内部环境,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风水禁忌呢? 汽车,被称为…

    2021年12月15日
  • 持诵圣号的功德和利益

            持诵圣号是我们修道的重要法门之一。特别是初发心学道的人来说,持诵圣号的法门既易入门,而且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在道教的经典中到处都有持诵圣号的法门,但作为修道之士都未…

    2022年1月12日
  • 狠心私吞员工人命赔偿款,还能求子得子,天理何在!

    在鹰潭有这样一个姓王的老板,做货车运输的生意。在他手下有个司机大吴。大吴父亲去世很早,从小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在亲戚的帮助下长大。大吴为人踏实,又有感恩之心,后来学了开车的技术,…

    2022年1月29日
  • 真正的靠谱,是拥有让人放心的能力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真正的君子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知道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事不该去做。交友,亦是如此,遇事不逃避,懂得承担的人更是值得信赖。 晚清重臣曾国藩,出身于农民家庭…

    2021年12月19日
  • 庄子阐述人间是非根源的三个故事

           南华真人庄子是一个寓言家,他常常把人世间的许多哲理放到故事中作解读,每个故事的结局总能令人发省。翻阅庄子写下的这些故事,会发现其始终着意于“大”“小”两个字。以大视小…

    2022年1月9日
  • 白衣人暗夜招手到底所为何来?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人生就像旅途,要懂得欣赏沿路的风景,旅途如人生,适意为上。有人说过,旅行就是一群人去到另一群人呆腻了的地方体验生活。老子问道,青牛出关;孔子…

    2022年1月25日
  • 拜神上供时,供品的包装是否需要打开?

    常常有信众在讨论,拜神上供时供品的包装是否要打开?很多信众在供酒、供瓶装水时,会把盖子打开,觉得不打开神明就喝不到;像是糕点、罐头等供品,又很少人会打开包装。供品到底应不应该打开包…

    2022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