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愚笨和迷惑,这并不算是真正的迷惑,因为他有自知之明,自己心里明白比什么都重要。

而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迷惑的地方,当自己有了可以炫耀的地位和资格之后,就开始耀武扬威,实则不知其所以然。
当一个人在缺乏自我清晰认知的情况下,就会犯过度自以为是的错误,甚至会觉得自以为是的炫耀可以将自己捧到想达到的高位。
在这个复杂而又变化莫测的世界上,不刻意的自作聪明,才是最大的明智。
《道德经》: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就好像庄子说的:穿上华美的衣服,装模作样变换自己的形态,讨好献媚于举世之人,却不认为这是谄媚逢迎,跟世俗之人同群同党,是非观念相同,却总觉得自己高于世俗之人,这真是愚昧到了极点。
人生所有的伟大并不在于能将自己捧得多么高,恰恰是能够明白自己能够低到什么程度,明白自己的限度和位置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
人的行为会背离客观,有的时候主观存在的意识和行为并不能符合客观规律,所以你自认为能够抬高自身,将自身抬到高位的时候,反而会造成物极必反的恶果。
而反之,当你没有因为高贵而自作聪明,能够以卑贱自处的时候,反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个人能够放下自以为是的高傲,看清自己未看清的人生,这样才能成就人生的尊贵。
《道德经》: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道德经》之中说:故贵必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人生高贵必须以卑贱为根本,人生高大必须以居下为根基,就像君王也自称“孤家”“寡人”“不谷”,这不正是说明君王以贱为本吗。
狐丘老人见到孙叔敖,就对他说:“人有三怨,你知道吗?”
孙叔敖问道:“您指的三怨是什么呢?”
老人便说道:“爵位高了别人会嫉妒你;权位大了国君会厌恶你;俸禄高了百姓会埋怨你。”
孙叔敖回答:“我的爵位越高,就会将欲望控制的越小,我的官位越大,心就会越小,我的俸禄越多,我就会广施于人,用这三种方式免除这三种祸患可以吗?”
老人听了满意的笑着离开。
《道德经》: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人生处事之根本并不是在于自己的锋芒毕露,更不是矫揉造作的故作姿态,所以有志者都会让自己随和一些,收敛自己的锋芒,即便有能力也不会过于激进,而是恰当掩饰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处事之法宝。
就好像《红楼梦》之中的王熙凤一样,很多人对于她的评价都是“心性极细深”,“心眼儿极聪明,是男人也不及其一”,“少说着也怕有一万个心眼子,十个会说的男人都说不过她”等等评价,可谓是聪明与心机的代名词。
但是她的种种计谋,所有努力,哪怕对于贾府的鞠躬尽瘁,最后换来的都是一片不满的声音,最后人生也没有落得一个圆满的结果,死了之后甚至连女儿都保不住。
在《聪明累》之中,是这样总结和评价王熙凤的人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当一个人不懂得收敛的时候,聪明未必是聪明,当一个人不懂得降低自己的位置,总自以为是的卖弄机巧时,得到的也未必是一个好的结果。
《道德经》: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菜根谭》之中说:有妍必有丑为之对,我不夸妍,谁能丑我?有洁必有污为之仇,我不好洁,谁能污我?
有美丽存在,自然有丑陋作为对比,我不自夸自大炫耀自己的美丽,谁能指责我的丑陋呢?有干净必然有脏污作为对比,我不宣扬自己的干净,谁能嘲讽我的脏污呢?
很多问题都有其根源,有的是外在因素,而更多的则是内在缺失,就好像因为自作聪明而引发的祸端一样,你不去刻意自我炫耀,没有自我吹捧的时候,也不会暴露自己的缺点。
就因为不能清晰认知自我,看不清自身所处的界限,便犯下了自作聪明的错误,最后反而会成了祸端的起源。
所以,聪明哪里是聪明,愚笨哪里又是愚笨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546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2日 上午9:50
下一篇 2021年12月22日 上午10:28

相关推荐

  • 任何修道的捷径,其后必有陷阱

    一友曾拿一些符咒法术类书籍给我看,据说为前人所传,只需依其法炼习,即能沟通天地神灵,不肖一月便能通天彻地。又有人问我有无内丹功法之类可以分享,既省时省力,又安全便捷,练习过程中不至…

    2022年1月5日
  • 我的父母信点别的,我可以帮他们拜太岁、请太岁符吗?

    先天斗姆元君 每到年底,命犯太岁的信众都会来庙里拜拜;时至今日,“太岁当头坐、无灾必有祸”这句话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理解,近年来更是有诸多外来宗教也模仿道教,举办拜太岁法会,这表明了无…

    2021年12月27日
  • 内心成熟的人,看谁都顺眼

    “没什么,我就是看不惯她那做作的样子,看不惯她显摆炫耀,看不惯她油嘴滑舌,看不惯她吹牛嘚瑟……” 生活中,你会经常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吗? 当看别人不顺眼时,…

    2021年12月24日
  • 【道教养生】小寒话养生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

    2022年1月8日
  • 如何点燃工作热情?办公室风水有讲究!

    一要注意不能将写字台正面对着进门。 二要注意坐在写字台之后的人要有墙一类的凭靠,不能有多余的空虚。 避免将写字台正对着门,主要是在工作时,不容易受到来自门外噪音的干扰和受到他人的窥…

    2021年12月26日
  • 咱体内的身神从哪来?如何分布的?想存想感应神明这个原则要记住!

    我们体内的身神是怎样分布的呢?有什么样的秩序?从哪里来的?应该如何存想修行? 《上清经》具体提出了《黄庭经》记载的“百节皆有神”的神灵,而且以《上清大洞真经三十九章》为中心,记载了…

    2021年12月9日
  • 【道教养生】女子五禽戏

           《五禽戏》,中国传统古导引功法。为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编创的一套导引健身功法。《后汉书.方技传》:“华佗曰: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

    2022年1月18日
  • 每年什么时间拜太岁最佳?拜太岁和谢太岁有何不同?

    何时参加拜太岁法会最佳? 众所周知,祈禳斋醮是道教法事的核心。从道教的科仪规制上,礼谢辛丑年(2021)太岁在先,迎请壬寅年(2022)太岁在后。如未行礼谢旧岁科仪,就过早拜新年太…

    2021年12月13日
  • 道士为何对长生飞仙如此念念不忘、 孜孜以求?

    长生不死的观念由来已久, 据文献记载,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向往长生。东汉末年, 道教诞生, 方仙道作为道教的一大源流, 其思想也被道教全盘接受, 并成为道教宗教思想的内核, …

    2021年12月3日
  • 这六种人的病,神医也救不了

    扁鹊,据史料考证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一位医生,他到处行医,治病救人,人们非常尊敬他。因为他所到之处热心给人治病,解除了人们的痛苦,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医生比作一个会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所以…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