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茶于三宝,可得诸功德

 

对于茶道,道家的融入与付出,可以说不逊于佛禅,很多信众张嘴就可以讲出来“禅茶一味”;但道家在历史上对茶道的影响,足可与禅宗比肩。

 

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

 

古代道家也出了不少茶人,对茶文化的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古代“茶仙”、“茶神”自陆羽始,而此尊号则是源于道家的。中唐时有个著名的茶人叫李约,他提出了著名的“活火”说,而李约曾著有《道德真经新注》,倾心于道教,《中华道学通典》亦将其录入道家“人物”之中。宋代徽宗好道,称道君皇帝,其所著《大观茶论》代表了宋代茶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其中,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颇浓。明代的朱权,“托迹黄冠”,号耀仙、涵虚子、丹丘先生,其所著的《茶谱》,贯串了道家思想,可称之道家茶文化专著。明代的著名茶人陈继儒,亦被《中华道学通典》录为道家“人物”。

 

想起在历史上对茶、禅、诗、道都有甚深道行的出家诗人皎然,似乎在诗里写出了品茗悟道的心境:“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常君此茶怯我病,使人胸中荡忧栗。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且就用此诗来结尾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638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30日 下午4:23
下一篇 2021年12月30日 下午4:31

相关推荐

  • 相由心生,你的脸,藏着你的福报

    很久以前,有一个经常雕塑妖魔鬼怪的一个手艺人,技艺娴熟,很多人上门买雕塑。但有一天,他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相貌变得凶恶、丑陋、古怪。 后来,他到一个道观里,找道长求助,老道长说:…

    2022年1月10日
  • 神明前供水的注意事项,切记不可应付了事!

            道观里的神明一般都会有供香、花、灯、果、水,如果是在家里供奉,但是又不具备五供的条件,那可以只供香与水。  水代表心地,心要像水一样干净,清净心,要像水一样不动,不…

    2021年12月22日
  • 道教灯仪图为什么要用米来画?简述道教灯仪由来

    道教灯仪,是以灯作为主要法器进行祈禳恳愿的一种科仪,多为法师行法敕蜡后燃点。 灯仪的由来,源于中国古代。古代祭仪中有火祭的记载,但并无灯仪。秦汉皇宫中有青玉五枝灯、百华树灯等,灯已…

    2022年1月23日
  • 腊八,开启过年模式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

    2022年1月14日
  • 《道德经》:人有没有贵气,只需看这六点

    富是外在的数字,贵是内心的品质。 骨子里的那份贵气,是一个人的修养,更是一个人一生的修行。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一个人身上的贵气,不是金钱可以买来的。 它是在日积月…

    2022年1月16日
  • 路边捡钱大有讲究,这两种钱千万不能捡!

    若是出门能捡到钱,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喜出望外,但是想过没有,也许这种飞来横财和飞来横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毕竟上天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的。捡钱这件事大有讲究。乱捡钱,或是捡了钱一直放…

    2021年12月3日
  • 大奸大恶之人为什么会有富贵命?来看看一个大贪官的八字

    其实奸臣贼子得了一个好八字就是来破坏好的事物的,忠臣良将得到好的八字就是来压制不好的事物,这两股力量的交锋推动着事物的变化方向与兴亡盛衰,反之亦然。 天道讲阴阳,阴阳是两股相反的力…

    2021年12月7日
  • 叫魂,民间流传数千年的神秘习俗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一种经历:当小孩受到惊吓嚎啕不止的时候,家中老人就会告诉我们,这是被“吓掉魂”了,必须要将走失的魂魄给叫回来,孩子才会恢复如初。 此为叫魂收惊,就是我们俗称的…

    2022年1月3日
  • 道祖传经留下的两大法宝:无为,自然

      很多人初读《道德经》,觉得语言艰深晦涩,甚至连文本的意思都难以明了,因此也就很难感知到道之玄妙了。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理解隔阂,是因为如今的年代与老子的年代相隔较远。 …

    2022年1月19日
  • “持斋”并非吃素这么简单!道教的斋法有哪些?

    斋戒源自中华 我们在读道教经典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开经“凡诵经者,切须斋戒沐浴,严整衣冠,诚心定炁,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谈接语,务在端肃。念念无违,随愿祷祝,自然感…

    2021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