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茶道,道家的融入与付出,可以说不逊于佛禅,很多信众张嘴就可以讲出来“禅茶一味”;但道家在历史上对茶道的影响,足可与禅宗比肩。
道提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以及“涤除玄鉴”、“澄心味象”的审美观照,均可通过“坐忘”来实现。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
古代道家也出了不少茶人,对茶文化的发展有过重要的贡献。古代“茶仙”、“茶神”自陆羽始,而此尊号则是源于道家的。中唐时有个著名的茶人叫李约,他提出了著名的“活火”说,而李约曾著有《道德真经新注》,倾心于道教,《中华道学通典》亦将其录入道家“人物”之中。宋代徽宗好道,称道君皇帝,其所著《大观茶论》代表了宋代茶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其中,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颇浓。明代的朱权,“托迹黄冠”,号耀仙、涵虚子、丹丘先生,其所著的《茶谱》,贯串了道家思想,可称之道家茶文化专著。明代的著名茶人陈继儒,亦被《中华道学通典》录为道家“人物”。
想起在历史上对茶、禅、诗、道都有甚深道行的出家诗人皎然,似乎在诗里写出了品茗悟道的心境:“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宫人不识。云山童子调金铛,楚人茶经虚得名。霜天半夜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常君此茶怯我病,使人胸中荡忧栗。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且就用此诗来结尾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6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