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提“天圆地方”,你还会觉得这是搞迷信吗?

天圆地方这句话是典型的案例,曾经被众多人拿来批判古代的封建及落后。但是老祖宗从来就没讲过天是圆的,地就是方的,这恰恰表现出了现代人不明就理、浅尝辄止的中文粗糙水平。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修中医难成名医、修风水难成大师、修法术难成高道的症结所在,你连古中文都看不懂,连古本都理解不透,怎么做大师?只能按表象意思去理解,自然会无功而返。
首先,简单的讲一下天圆地方。天圆地方说的是天以圆为数,地有方为数。地有四方,东西南北,此四数不可以定天。
天为何数?周天之数,万物皆数,数尽方休。周天二十八星宿如同撒在天空的坐标,不均匀划分365度 ,具备了周天之数。这才构成了天圆。
具备这种思维,才可以理解一切的生灭。所以天圆地方讲的是空间及时间的综合体,而不是人类的五行感知。

 

今日重提“天圆地方”,你还会觉得这是搞迷信吗?

古人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主要方法和现代科学的实证实验方法完全不同,“内证”是古人认识宇宙的主要方法,而这种方法是按照人体生命一定的能量循环模式不断加强人体自身的能量,从而达到超越普通大众的感知能力。
我们知道普通人的五官感知能力是有限的,这也是现代科学最局限的地方。而古代科学家通过“内证”修习,可以提高自身能量,最终观察到更细微的宇宙能量存在形式:阴阳五行。
所以,我们常说,要常向内求。一成不变的求向于外界及外力,是不可能取得修行的进步的。所以,看一个人是否有功夫,首看心性如何。心性的功夫提不上去,终究会镜花水月。

今日重提“天圆地方”,你还会觉得这是搞迷信吗?

 

而古人发现,每当天地间能量发生变化时,就会逐渐表现在人们可以看到的相对宏观的世界,比如当春天从东方七宿中传来的“木”属性的能量到来时,大地就会解冻,种子开始发芽,一切生命都被这种能量唤醒,进入新一轮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由此,古人把这种微观能量的变化规律总结为“五运六气学说”,用来测量天地间能量变化和时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变化对地球上生命的影响。这就是古人讲的“天时”,所谓天时者,就是从天而降的能量到来时,就是相应季节的开始。

由于这种能量60年一轮回,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因此古人讲“天圆”,用来描述时间的特点。同时古人讲方位时,用“四面八方”来描述,也叫“地方”。

这是道教徒必须了解的宇宙观,如果不能清晰明了的看待过去、现在、未来…那么“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这句咒语,压根就不会灵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673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7日 下午1:47
下一篇 2021年12月27日 下午2:06

相关推荐

  • 道教咒语 | 运斗咒

    — 运斗咒 — 北斗七星,震定威灵。 北斗七星,正一真人。 北斗七星,贪狼巨门。 北斗七星,文曲星君。 北斗七星,上撼乾坤。 北斗七星,霹雳轰轰。 北斗七星,五雷令行。 北斗七星,…

    2021年12月20日
  • 堕胎后的婴灵去往何处?

    古时候是男人杀人多,因为要上战场打仗;现在是女人杀人多,因为要堕胎。 就堕胎而言,事实上无论男人女人都是共业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被堕的是男孩,则会纠缠母亲;如果是女孩,则会纠缠父亲…

    2022年1月1日
  • 修道有两难,过了第一关,自会有高人相助!

    修行人有两大难,第一难是立志,第二难是难遇名师(这里的名师,不是说有名气,是指得道的人,已明悟大道的师父,也指祖师或圣人)。 发心立志和得遇名师两者有直接关系,前后相承。修行人发心…

    2021年12月29日
  • 把早餐换成它,三高降了,肾不虚了,湿气也没了!

    一、早上吃山药,功效超强大 山药通常都是炒着吃、煲汤吃,什么时候变成早餐了?换个做法,就能当早餐了,比如清蒸、煮粥。 尤其是铁棍长山药,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但食用的时间也很有讲究,早…

    2021年12月22日
  • 给大家发个阴阳的牌子看看…

    最近江西的雨下个没玩,没法开工,难得清闲,发了几天呆,随便写几句,应付了事… 好久没好好看朋友圈了,翻了一下,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雷击枣木或奉请或结缘,真假未知。但是能从侧…

    2021年12月27日
  • 给神仙敬奉元宝,为什么反而触怒天曹?

    韶州明阳宫有洞天名为青罗福地,是昔日神仙张岳的修真之处。有一年的五月五日正午十分,忽有一群鸟儿飞到洞口嬉戏,欢呼雀跃,呼朋引伴。这些鸟的羽毛五颜六色,洞中道士称此乃天降祥瑞,谓之“…

    2021年12月6日
  • 学道三年,道在天边

             道教奉老子为开宗祖师,五千言《道德真经》中提到的“无为”“少私寡欲”等思想,已成为道教的基本教旨。        在其影响下,道教修行强调人们要剥除物质…

    2022年1月19日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烦忧挂心头,皆因“八不足”

    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 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勇不足则多劳,明不足则多察, 理不足则多辩,情不足则多仪。 ——清代•陈宏谋《养正遗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活着很累,因…

    2022年1月29日
  • 治失眠的正确姿势,昼升阳、夜滋阴!

    失眠症是以难以入睡和睡眠维持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临床常见的失眠形式有: 1、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 2…

    2021年12月31日
  • 中国人的养生目标:虚而不屈,动辄愈出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大家对养生保健愈发重视,时不时都会留意些养生技巧、保健要领,但是,很多人光顾着注意“养生技巧”,却不曾思考一个问题:养生,要养到什么程…

    2022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