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3点,想不走运都难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吉人自有天相”。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天相:老天的相助。意思是说,有福气的善人总会得到上天的帮助和保佑。

这句话最早见于《周易》,写作“吉人自有天象”,表达了中国道教传统当中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本身是一个小宇宙,存在于天地这个大宇宙当中,彼此息息相关,而在这其中,吉人与天地宇宙的感应尤为紧密,是以谓之“有天象”。到了明清以后,小说家冯梦龙将“天象”写作“天相”,强调天人感应之后,上天对个人的护佑和协助,以此来帮助人们改变命运。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成为受上天护佑的吉人,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做到这3点,想不走运都难

改运第一步:行善

很多善信进入宫观参拜,都希望能够得到神仙的帮助。

但是在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当中,认为上天的眷顾和帮助是无法完全从自身以外求得的,而是要在参拜神明的同时,通过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修炼,全面提高自己的德行,然后才配得上神明的相助。

正是: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

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

在这样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当中,行善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现代人很强调善良,而中国古人则更强调行善,这是因为,善良只能说明一个人心地纯良,拥有善良的力量,而行善则是把这种强大的力量发挥出来,通过帮助别人、通过传播正能量,我们其实是在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福报。

对此,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上说:“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所以,作为有神灵护卫的吉人,有天道相助的吉人,不仅需要善良,更是需要努力行善。将自己定位成为能够行善的吉人,并且能身体力行地付出实践,从好的念头开始,从小的好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上天一定会善待他、帮助他。

做到这3点,想不走运都难

改运第二步:自强

上天不会帮助一个自暴自弃的人,也不会眷顾不求上进的人。

何为“天”?

“天”即“天道”,是宇宙的运行法则,“顺天而行则昌,逆天而行则亡。”例如农民耕种,要顺应节气的变化、要顺应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该播种时播种、该施肥时施肥、该浇水时浇水,顺应了规律,作物就会良好的生长;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作物就很难生长,甚至会死亡。

所以说,“天助”的根本与基础还是“自助”,让自己去顺应万物发展的规律,自然可以得到天助,达成目标,这便是道教智慧当中所谓的“顺其自然”——顺应宇宙的运行法则。

我们都想追求大吉大利,想希望得到天道的眷顾,但是切记,重点还是在自己,所以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开篇即谓之:“福祸无门,惟人自召”,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天道”,就是宇宙的运行法则,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做到这3点,想不走运都难

改运第三步:厚德

中国传统的道教智慧,还指出了另一个关键:厚德载物。

这四个字,用物理学原理也可以得到印证,那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一切事物皆是由能量组成,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我们来看两个很有意思的中国汉字:“德”和“得”,这两个字读音是一样的,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德”代表内在,是我们的德行、能量、品质、福气;

“得”表示外在,是我们的金钱、地位、名利、健康、家庭等等。

“德”是无形的,“得”是有形的,它们也代表了同一种东西的两个状态:能量和质量。

我们通过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E=mc²(能量E = 质量m ╳ 光速c的平方),可以得知:光速的平方是一个固定值,所以物质的质量和能量正相关。能量是内在,是我们看不见的;物体的质量是外在,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但这两个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由此就能更好地理解“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了。“物”就是金钱、地位、房子、子孙、家庭、名利,这些从哪里来?老祖宗告诉我们这些东西都是从“德”里来的。

所以,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总结出:厚德厚物,薄德薄物,缺德缺物,无德无物。

这是因为,能量和质量永远要追求一种平衡:当我们的德行比较宽厚,精神超出物质的时候,宇宙会使得物质和精神自动回复平衡,让等量的物质出现。

所以,如果一个人德行很少,但外在拥有的物质太多,结果就是多出精神的这部分物质会消失,就是《易经》上所说的:“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就好像用限量1吨的拖拉机去拉5吨的黄金,结局注定是车毁人亡——消受不起。

史书《国语》上有这么一句:“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就是说的同样的意思。

当我们明白了能量守恒定律后,就可以主动运用这个定律,去创造新的平衡。将自己定位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吉人,去努力培养自己的德行,然后就能够主动改变自己在物质生活当中的命运。

做到这3点,想不走运都难

总结:吉人自有天相

综上所述,行善、自强、厚德,是成为“吉人”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旦完成之后,便是老祖宗告诉我们的:“吉人自有天相”,而我们的命运自然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变。

所以,生活当中不必过于看重外在的物质,而是应当把注意力放到内在的精神上。举头三尺有神明,当我们身体力行地去行善积德时候,上天绝不会看不到。

2022年,祝愿所有道友与善信,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一个善良的、自强的有德之人,然后以此去承载生命中应有的更多宝藏!

福生无量!

做到这3点,想不走运都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071.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午1:13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午1:24

相关推荐

  • 生病最重要的不是吃药,而是先回到正常的生活里

    一、人的能量运行都有规律 现代仪器已经能够测出人体的能量了。而在古代,中医是通过打坐,直接去感受它。 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都去买过菜,买菜的时候,你需要用仪器去检测它是新鲜的还是不…

    2022年1月5日
  • 道教经文是怎样流传的?

    道教的经文主要分两种方式传授:  一、天真降授 由上界天真下降人间,传授修真之士。如祖天师于鹤鸣山感太上老君下降,传授《五斗真经》及二十四品法箓,汉末葛玄祖师于天台山精思学道,感郁…

    2021年12月9日
  • 庆贺玉清圣境元始天尊圣诞

    玉清宝诰 志心皈命礼。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

    2022年1月8日
  • 《净心神咒》 | 经常持诵,可净化身心,保魂护魄,福智双全!

    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净心神咒》出自《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虔心持诵此神咒可以获…

    2021年12月11日
  • 【悟道·得道】“道”无所不在

      道,是自然的始祖,万事万物的本源。他小到根本不能感知,大到辽远无边;他反映于各类事物中为“有”,藏匿于万物中为“无”;金石不如他刚强,露珠不如他柔弱;来而不见,去而不…

    2022年1月13日
  • 人一旦有了抱怨的念头,最大的受害者是自己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 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过去的帝王,对于…

    2021年12月26日
  • 道教的二十四治是怎么回事?分布在哪些地方?

    二十四治是东汉时祖天师张道陵传播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个地点,是道教创教之初设立的教务活动中心,管理道教事务的机构。 二十四治主要分布于川西、川北一带,每治均有首领,称“都功”,由“祭…

    2021年12月5日
  • 道教符图的三大类:天象符、地理符、人体符

    对道教符图的分类,可以依其道流来源而言,如正一派、上清派、灵宝派、三皇派、北帝派、神霄派、东华派、天心派、混元派、升玄派、西河派、闾山派、辰州派、南宫派等,所谓“七十二家符法”,各…

    2021年12月9日
  • 道教手诀:剑诀

    掐诀又称握诀、捻诀、捏诀、法诀、手诀、神诀,有时称斗诀,简称为诀:它是道法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起到感召鬼神、摧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

    2021年12月5日
  • 教你如何识别藏在人海中的神仙!

    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言日月星宿之精化身降世济人之事。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中列诸识星精之大家,最迟者为唐李靖、李淳风。本经不早于…

    202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