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古人云: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管住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人生就才能避祸得福。

不说是非

在网络时代,人们传播流言的成本极低,所以键盘侠大行其道。

他们热衷于把流言、闲话当作谈资。

肆无忌惮的谈论别人的隐私,对别人评头论足,一旦不合心意,就开始出口成脏。

道家常讲:口业。

一个人每次说出伤人的话,都是在给自己造业。

中国第一代女星阮玲玉,就是因为某小报对她本人的私生活妄加揣测,指指点点,导致舆论哗然,阮玲玉不堪重负,吞安眠药自杀。

鲁迅还因此撰写了一篇文章——《论人言可畏》。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很多人谈是说非,藏否人物,还洋洋自得,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

但却不知道,造的业多了,迟早要报应到自己头上。

《格言联璧》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留些口德,就是在给自己积攒福分。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不抱怨生活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在别人咬紧牙关的时候,有的人却总在说:社会是黑暗的,努力是没用的。

他们唠唠叨叨,充满着腐臭的气息。

一通发泄之后,一切如常,完全没有改变的意愿。

然后任由自己的日子腐败下去。

爱抱怨的人总是没有朋友的。

他们自己生活不顺,就要向朋友吐槽,把别人也拖入负能量的深渊。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失去儿子后,见人就说“我真傻,真的……”,开始时,大家还会听听还会安慰她,后来没有一个人喜欢听她讲话。

生活多苦,人都是向阳动物,没有人喜欢听负能量满满的东西。

抱怨多了,被负能量包围久了,整个人就会失去信心与活力,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他,永远不要抱怨。

每个人都有面对失败与挫折的时候,这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不抱怨,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不标榜自己

苏东坡小时候读书很出色,小小年纪就读完了四书五经,于是他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他的母亲知道了,就拿了一本小书,翻开一页,向他请教。

小苏轼很尴尬,因为他没见过这本书。

回去之后,他把对联改成: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一改,没有了原先的“狂”气,变成努力的方向了。

从此以后,苏东坡变得谦逊起来,孜孜不倦地识字、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大文豪。

别人称赞叫口碑,自我标榜叫吹嘘。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用开口标榜自己的。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放下自己的骄傲,虚心求教,才能不断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05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午1:22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午1:26

相关推荐

  • 民俗参照丨 2022年生肖猴的运势及运程

    属猴人进入2022壬寅年,天干壬水为食神,地支寅木为偏财,寅申相冲,是“冲太岁”的一年,冲太岁是犯太岁的一种,正所谓“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属猴人在2022年的运势会比较动荡,…

    2022年1月28日
  • 道教坛场法器:节

    “节”本是中国古代礼仪之示信的象征,通常被悬挂于杆头,所谓“节,信也。”《周礼·地宫·掌节》中记载了各式各样的“节”: “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

    2021年12月3日
  • 五帝考校定福报之时,该如何祈福旺运?

    一、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俗称“腊八”,旧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与中国古代祭祀有关,汉族传统节日。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

    2022年1月3日
  • 爱人利物 和合包容

            大道慈悲,无量度人。         《道德真经》是道祖太上老君,化身下降为太上老子时所著。太上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

    2022年1月8日
  • 原来你家里住着这些神仙!你自己知道吗?

    一旦新房新宅落成装修完毕,只要有人入住,同时也就有神仙入住了。不管你信仰什么教,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他们都是存在的。 在中国,人们普遍知道在厨房有灶神,在门口有门神,懂风水的偶…

    2022年1月17日
  • 六月二十四,恭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圣诞,可得雷神拥护,邪魅不侵!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道教尊为“神霄光明大帝”、“九天贞明大圣”等,居雷霆上宫(九天应元府)。 与南极长生大帝延寿益算天尊、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九天雷祖大帝除灾利物天尊、太乙…

    2021年12月11日
  • 梦中瀑布 竟有奇门结界 私心修道 终是误入歧途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人生如旅途,旅途亦如人生,之前在网络上不是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嘛,“身体和心灵,随时都要有一个在路上”,现在旅游业的发展,凭借着交通工具的发达,…

    2022年1月21日
  • 道教经文是怎样流传的?

    道教的经文主要分两种方式传授:  一、天真降授 由上界天真下降人间,传授修真之士。如祖天师于鹤鸣山感太上老君下降,传授《五斗真经》及二十四品法箓,汉末葛玄祖师于天台山精思学道,感郁…

    2021年12月9日
  • 道教坛场法器:镇坛木

    镇坛木又称”震坛木”、”奉旨”、”净板”等,外观形状类似于一块长方体木块,有些做成顶面稍隆起的形式,底面平坦…

    2021年11月29日
  • 老子说: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识不足则多虑 见识不足、难以决断就会思虑过度、担忧狐疑、没有安全感。所以有时候,多思多虑、惶恐不安的生活并不是外界给我们的,而是自己见识浅薄造成的。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自己…

    2022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