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古人云: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管住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人生就才能避祸得福。

不说是非

在网络时代,人们传播流言的成本极低,所以键盘侠大行其道。

他们热衷于把流言、闲话当作谈资。

肆无忌惮的谈论别人的隐私,对别人评头论足,一旦不合心意,就开始出口成脏。

道家常讲:口业。

一个人每次说出伤人的话,都是在给自己造业。

中国第一代女星阮玲玉,就是因为某小报对她本人的私生活妄加揣测,指指点点,导致舆论哗然,阮玲玉不堪重负,吞安眠药自杀。

鲁迅还因此撰写了一篇文章——《论人言可畏》。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很多人谈是说非,藏否人物,还洋洋自得,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

但却不知道,造的业多了,迟早要报应到自己头上。

《格言联璧》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留些口德,就是在给自己积攒福分。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不抱怨生活

生活不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在别人咬紧牙关的时候,有的人却总在说:社会是黑暗的,努力是没用的。

他们唠唠叨叨,充满着腐臭的气息。

一通发泄之后,一切如常,完全没有改变的意愿。

然后任由自己的日子腐败下去。

爱抱怨的人总是没有朋友的。

他们自己生活不顺,就要向朋友吐槽,把别人也拖入负能量的深渊。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在失去儿子后,见人就说“我真傻,真的……”,开始时,大家还会听听还会安慰她,后来没有一个人喜欢听她讲话。

生活多苦,人都是向阳动物,没有人喜欢听负能量满满的东西。

抱怨多了,被负能量包围久了,整个人就会失去信心与活力,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他,永远不要抱怨。

每个人都有面对失败与挫折的时候,这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不抱怨,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不标榜自己

苏东坡小时候读书很出色,小小年纪就读完了四书五经,于是他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他的母亲知道了,就拿了一本小书,翻开一页,向他请教。

小苏轼很尴尬,因为他没见过这本书。

回去之后,他把对联改成: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一改,没有了原先的“狂”气,变成努力的方向了。

从此以后,苏东坡变得谦逊起来,孜孜不倦地识字、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大诗人、大文豪。

别人称赞叫口碑,自我标榜叫吹嘘。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真正有学识有涵养的人是不用开口标榜自己的。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放下自己的骄傲,虚心求教,才能不断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05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午1:22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午1:26

相关推荐

  • 散仙、人仙、鬼仙有何区别?

    、散仙是一个道教专有名词,指天界中未被授予官爵的神仙。或者指一些散修(无师门、无弟子)的仙人。道术仙法都是依靠自修自学,散仙逍遥快活,清闲没拘束,无职无名无地位,且不受其他神灵管制…

    2021年12月13日
  • 优秀却不招人待见?道祖说改善人际关系要避免这几点!

    现代社会要求人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而且要求拥有健康的人际环境。良好人际关系,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产生很大的好处。但是很多人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自认为很优秀,却总会遇到…

    2021年12月15日
  • 山中何须访隐者,自有真境任逍遥

      小学课堂上学习过贾岛的一首诗作,名《寻隐者不遇》,其写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资料图) 诗的字面意思简单明了,是在讲作者去寻访一位…

    2022年1月18日
  • 人在做只有天在看?先看看你身上的三万六千神是怎么打你小报告的!

    我们做点好事,总想让神仙知道,做点坏事,总以为神仙不知道,我们太让神仙为难了。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在传统文化和道教的概念中,神仙是无处不在的,岂止是头上三尺,其实的人身体里就住着神…

    2021年12月26日
  • 一年最差的八个日子,绝对不能选!

    很多朋友问,有些日子的用事宜忌里写道:“日值四离,大事勿用”,或“日值四绝,大事勿用”,这个“四离绝日”是什么意思呢?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自然和天体运行的研究,把一年分为二十四…

    2021年12月7日
  • 感悟人生,最值得的人间修行

      在当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内心中总是向往能够过上与世无争的修行生活。相比之下,道人们整日畅游在青山绿水之中,很少会因为物质的欲求而身染红尘…

    2022年1月19日
  • 给神仙敬奉元宝,为什么反而触怒天曹?

    韶州明阳宫有洞天名为青罗福地,是昔日神仙张岳的修真之处。有一年的五月五日正午十分,忽有一群鸟儿飞到洞口嬉戏,欢呼雀跃,呼朋引伴。这些鸟的羽毛五颜六色,洞中道士称此乃天降祥瑞,谓之“…

    2021年12月6日
  • 早期道教是怎样用香?

    道家思想与中华文明同源,敬祭天地山川、宗庙社稷的传统,上古燔柴升烟的祭礼都体现了传统文化顺天应人的思想,也是道家观念的体现。 道教与香更有深厚的渊源。西汉的神仙方术或许也曾使用薰香…

    2021年12月5日
  • 四十六首中医疗疾音乐 养五脏 解抑郁 去烦燥

    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曲终了,病退人安。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

    2022年1月26日
  • 枸杞营养最大化的吃法既不是泡水,也不是煮汤,而是……

    枸杞,又称枸杞子、红耳坠,是在鲜枸杞成熟之时,摘下,晒至外皮干硬而成。它既是一种药,又是一种食物。药食两用,均有多种保健功效。 许多人似乎不习惯生吃,喜欢拿它来泡茶、炖汤,据说这样…

    2021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