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门的修行人,通常有这两种弊病,不能克服与道渐远,与魔同行!

刚入门的修行人,通常有这两种弊病,不能克服与道渐远,与魔同行!

很多刚刚入门修行的弟子,在练功中很容易心思不定,心意不专,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练功的时候老想着各种功能、功境快快出现。比如练青龙剑的时候就想着能早点看到青龙神显像。修金光的时候,一上座就想早点见光。抱了这种希冀贪求功境的心去练功,一心多用,那么在站桩打坐中就很难一心一意,心静不下来,容易心浮气躁。

才站了半小时不到,就恨不得青龙神赶快出现,气都虚浮在上面没沉到丹田,连最肤浅的入静都做不到,更别说进入定身、定心,定息的境界了,身心皆不定,又怎能感应到龙神呢?又或者掐了几遍金光,就恨不得看到金光马上显现出来。

却不知金光也是本性光明,心已然蒙尘,光明又如何会显现出来呢?必须一心一意的进行修持,忘掉功境,种种功境方能不求而自得。越是去刻意追求,反倒越不出现。

刚入门的修行人,通常有这两种弊病,不能克服与道渐远,与魔同行!

刚入门的修行人,通常有这两种弊病,不能克服与道渐远,与魔同行!

在修炼阶段,常常起飘浮心。所谓漂浮心,就是今天练练这个功,过几天又打坐练练那个功。过段日子,又听说某某大师在传授某某道法,于是心痒了,又跑去参加面授,练了没几天,哪天又听说某某大师在某地举行灌顶授法,又连忙跑去皈依,希望也可以获得加持。不是说不能参学其他道法,历来很多祖师修炼到一定阶段,都寻师访友,游学参学。

但这是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把自己所学的这一门已经学得很精深的时候才有必要,去参学其他道法。否则今天在这个小学里面读几天书,明天又跑到另外一所小学,这样下去,读十几年下来也还是小学生。

可偏偏这种人很多,经常到处学法,却又没有一门可以坚持下去,一山还望一山高,不停的改练其他多种功法,但没有一种功法能坚持下去,练了不到几天,就开始怀疑功法是否有效果,但是看到别人又练得那么好,舍弃又觉得可惜。疑心常常起,信心总不坚,即使拜了师,也和师父不亲近,心也不在师父这里,师父的话也听不进。

对师父的指导也不以为然。这种人对于练功也好,拜师也好,有点图新鲜感,新鲜感一过就觉得索然无味。一门心思又想着再去哪里拜师学功法。

就这样心思漂浮不定,到最后自然什么都没有修出来。总之,自己没有主见,不听师父的话,总听别人,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有人说这功法不好,他就觉得不好,人家说这么练不行,他也觉得不行,这样下去,就是练十年还是没有一点进展的。

刚入门的修行人,通常有这两种弊病,不能克服与道渐远,与魔同行!

刚入门的修行人,通常有这两种弊病,不能克服与道渐远,与魔同行!

更有人在自己的微信收藏夹、微博里存有十多种功法,却不知道练哪种好,仍然还在网上继续搜寻其他功法,但一个都没练过,始终还是在门外观望。就这样一天天的浪费着时间,空虚、迷茫,心又开始急燥,于是开始寻找各种修真的佛法道法群加入,不停的在一些修真论坛注册发言,希望能够在网上遇上明师可以传他真法。

对此,我只能说想得太简单了,往往如此下去,必然被骗…这种人的心态,首先就不像一个修行人,倒像一个追星族,发烧友,只不过所追求的,不是歌星、影星,而是佛道大师。以追星的心态去寻师,这本来就大大的错了。这种人就算能遇到真师,也不知尊师、重道,到最后也只能把缘分生生错过。

在寻师之前,必须先好好的修自己的德行,德为道之基石,好好的先在红尘中修心,把人道这一方面先做好,在生活中能一点点的培养自己对大道的信仰,对师道的恭敬和虔诚,只有这样,才能不会错过真师。

因为已然具备了这种德行,试问哪个真师不会不喜欢?若是像一个追星族一样,到处拜码头、四处学功法,学了又不练、师言听不进,这种人,最终只能沦为修行圈内的老油条,纵然追求到老,遍访名师,最终也是一无所成。

前几天有信众仔细问我皈依和传度的区别,以及各自需要持守的戒律,问的很仔细,这就很好…这说明善信将戒律看的重,在深思熟虑,而且在反复衡量,这样是可取的…最怕的是什么?最怕没有虔诚心,皈依大道之后,又不能持之以恒,守取戒律…所以皈依传度很庄重,庄重在哪里,在自己的内心:决定了,就要持之以恒,以响应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戒律守不住的,也可以先不要皈依传度,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有向道之心,一样可以修自己浩然之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19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午12:50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午12:54

相关推荐

  • 【庚申日】为什么要“守庚申”

         “三尸”又称“三虫”,其概念源于汉代纬书。《河图纪命符》曰:“人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实魂魄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飨食人祭醊。每到六甲穷(当…

    2022年1月8日
  • 炼水行咒,分享玉枢十五符

    酉时炼水 焚令,化凡令为显令   亥时敕水入炁 水法,是道教法术的入门必经之路。没有水法的修炼,就不可能有法术的展现,这是最为基础的,也是最难求到的。   “气…

    2021年12月22日
  • 本命年真的会倒霉吗?犯太岁的人如何度过“本命年”这个坎儿?

    关于”本命年”之说,早在西汉年间就有了,一直相传至今。 何谓”本命年”呢?从天干地支上讲,生肖在八字命理学上,是出生年的地支;所以本…

    2021年12月23日
  • 道家道教,一脉相承

               一提到道教历史,学界和宗教界对起源问题的判断会有很大不同。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是立足于教主、经典和宗教组织三个基础上而产生的。…

    2022年1月19日
  • 血湖表

    血湖表 具位臣某再拜 上言,今月某日为斋主某崇建某斋几昼夜,开度亡过某灵魂,上生仙界,切见本人因产陨生,形神腥秽,惟凭圣造,曲为荡除。庶俾气象周圆,营卫平复。谨具表奏闻者。臣伏以 …

    2021年12月2日
  • 五帝考校定福报之时,该如何祈福旺运?

    一、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俗称“腊八”,旧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与中国古代祭祀有关,汉族传统节日。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

    2022年1月3日
  • 自己做路人,修行当淡忘

      学会忘记悲喜也是修道 (资料图) 什么是路人?有个成语叫“道路以目”,或许用在这里并不太合适,但说的却是真正做修行人的道理。不论是久别重逢还是偶然邂逅,若能在相遇的时…

    2022年1月18日
  • 救道士获赠异宝,修行人为什么要有恩必报?

    古代山西有个叫韩舍龙的人,自幼家贫,但是心地善良,以帮别人打短工,做农活为生。有天他在门口遇到了一个病重的道士,就把道士留在身边照顾。道士病得严重,韩舍龙足足照顾了他三个月才有所好…

    2021年12月2日
  • 做有法有道的高功,不要贪、不要混、不要捣糨糊。

    道,什么是道?经典上有:无形无名,独高曰道。没有名字,最高的就是道;形而上者为之道,杳杳冥冥清静道,湛寂真常道,无为之妙道。 道,摸不着、看不见,可是他威望很高、威力很大很大。我打…

    2021年12月19日
  • 科学吃瓜:解暑第一瓜,全身都是药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此 诗 出 自 宋 代 范 成 大 的 《 西瓜园》,诗中的第二句已把谜语答案告诉大家了。对,就是西瓜。诗中描述…

    2021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