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术无正邪、人心分善恶?修行之人,千万不要被此话蒙蔽!

一、何为法术的正与邪?

常听有人说什么“法无正邪,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是邪”。此话似是而非,属于典型的混淆视听,与祖天师当年创教时的奉道专一背道而驰。

正法来源于正统道教或有道家信仰的民间传承法系,利用的是正信正德与灵信,修炼者修持太上法门自然会心性向正的方向转化,即使个别人运用正法做坏事,邪的是人,而非法。而邪法多来源于邪性灵能,修炼使用后心性会向邪性方向发展,贪嗔痴谩膨胀,贪财好色,即使运用邪法做好事,也要承担运用邪法的不良效应,甚至有的邪法只要学了即使不用也会对身体有不良后果。

法术一脉本身的邪正是祖源所决定的,与修炼运用的人无关,正法以修心和修德为根本,以功修自身,以法济世间,法脉一般是正统道家和民间正神体系。邪法一般不注重心性和德行的修养,注重以方法技术满足私欲的获取,所运用的多是阴鬼邪神等低灵。法无正邪因人而论,是有意偷换概念,为邪法传播找个借口而已。

法术无正邪、人心分善恶?修行之人,千万不要被此话蒙蔽!

其实一个人无论多么有学问,说的多么动听,总是可以判断出他的思想是否合乎正道。正统的道家始终是坚持以人的德善本性立教,把握了仁义礼智信的先天五元,以克制化解后天的五阴习气,化解私欲引导的邪性发展趋势。而旁门与邪说,则充分利用人的后天私欲等五阴习气,并加以放大,使人走向堕落。

正是由于其内心被后天私欲等习气所占领,德善本性被蒙蔽压制,才会对正统产生下意识的抵触与反感,现今很多所谓的大师到处攻击正统,甚至扬言给信众拍几下头就堪比一场正规法事,以此标新立异,私下里却否定戒律,不遵守戒律,因为戒律就是古代祖师大德为了防止私欲等五阴习气泛滥而确立的规则,是规范它们的行为规范。修行邪门歪道者,因自身的欲念孽障深厚,难以坐得住持戒的冷板凳,却怕信众对其所行有疑虑,干脆一拍两散,把戒律都否定的一干二净。所以旁门与邪说,都会对戒律产生反感而攻击,这也是一个判断标准。

正道与邪道是现实的太极世界的客观存在,大家生活在实体世界,就必然有正邪的区分,如果你生活在宇宙核心,再谈没有正邪,我双手赞成。

法术无正邪、人心分善恶?修行之人,千万不要被此话蒙蔽!

二、正道与邪教的截然不同

正道与邪教自古就有区别。但区别在何处?区别就在于心。以清净心修炼,以公心、德心修炼是正道。以私欲心修炼以满足欲望的修炼是邪教。

修炼里的私欲,必然会在入静过程中感召魔界,心魔与之相应,而沦入魔道,所以自古祖师教导后来人,要少私寡欲,要以百姓心为心,要树立天下为公的信念,无非是要大家的心性与正道相应而远离魔道,并留下清净经等经典让人诵持修炼,来化解内心的私欲。

这就是为什么天下玄门正统教导弟子要首以经文典籍为重的原因。一切没有道经辅助的法术,必然会被人的私心念欲所影响,一些“大师”连清净道德、早功晚课都念的磕磕绊绊,作为信众首先就会怀疑其德行及能力。

所以,大家要踏踏实实的把清净心、公德心修好,才能摸到道的门槛,否则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到头来误了大好性命!岂不惜哉!

但要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间的法脉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在其施法的过程中,是道教的影子。以小天罡掌为例,通过手上掐诀并存想天罡大圣,然后吸取罡气,然后这个练了后,可以用来给人治病驱邪用,不少修法者实践中效果极好。这个法显然是从道教天心法中截出来的一个小片断,然后就只练天罡罢了。

法术无正邪、人心分善恶?修行之人,千万不要被此话蒙蔽!
三、如何鉴别正法与邪法

道化生阴阳,在后天的修炼法门中就自然有了正法与邪法。正法所修的是德善之心,邪法所修乃私欲之心,运炼的是浊邪之能。虽然内在的东西普通人很难看出,但修之于内,必形之而外。由于正邪的特性不同,在外在表现上也就可以分辨出来。

自古而今,道家祖师把各种邪法的表现都曾写成经典流传后世,大家不妨去参考。当今世面上流传的邪法,无论如何花言巧语,最核心的表现就是鼓吹私欲的追求,学法用法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具体表现大致如下:

1.超出夫妻外的男女双修法门,这是古代历代祖师早已定性的邪法,修法者不可不知。

2.否定法的正邪,以“法无正邪,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来迷惑苍生,否定法本身来源的正与邪。这种欺骗性最大,很多无知求道者被引入外道法门而不知,悲哉!

3.以莫测高深的口诀迷惑无知,把丹道神秘化,进而在一定时机,输入超出夫妻外的男女双修的邪法。任何的师父传道都要是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古代真师教徒弟也从不会让学生晕头转向,大道本自然,百姓皆可明,那种故做高深的,卖弄艰涩词句者,大家务必要注意,一般都是陷阱。

法术无正邪、人心分善恶?修行之人,千万不要被此话蒙蔽!

4.正法由于自身的德性信息作用,修学世间正法以后,对自身与家庭只会有好的作用,不会有任何副作用,修一天正法就有一天修行的功德,即使以后不再修炼了,原来的功德依然存在,而不会出现副作用。所以正法入门,虽然要求一定的誓愿,但是都是尊师重道服务苍生性质的功德誓愿,而没有狠毒的恶誓。

而邪法入门,则大多需要控制学生的心与神,一般要求学生立下重誓甚至恶誓,使得修炼者毫无退路。进门容易出来难,是典型的特点,一旦想退出,则会遭受很严厉的惩罚。此点请大家注意!当然要修学出世间的正法,因为目标超越世间福报,那么就要放弃很多世间人的追求,这是必须的。

不仅有邪法邪神,在民间也有邪师,甚至有的邪师拜了以后你就会有钱,做事也会顺,有些邪法甚至不用练就用的也很灵验,甚至于邪师会供养你。这些都是看的到的所谓的“好处”,但是其害处是太多人看不到的,说是好处,其实是不等价的交换而已。其损害的是一个人的根本,迷失了人的本性,大道难成。
法术无正邪、人心分善恶?修行之人,千万不要被此话蒙蔽!

 

5.在修法反噬的问题上:修习道法者,无论修斋醮、还是修内丹,按法行持,且不谈延年益寿之功,起码保证自己身体健康是没有问题的,通常修道的正常的人,基本上都不用去医院,普通偶尔得个伤风感冒也是能自己痊愈的,至于大病是基本上不会得的。当然现实中也看实际情况,不能见有道人去看大夫,就说其修炼不到家,得病这个是概率问题,修道能把这个概率降低,但并不是说能完全不生病,要达到完全不病要比较高的功夫了。

而且邪法的反噬令人堪忧,三灾五常是正常的,甚至还有的流派需要领孤夭贫等。实际上有些不如法的修行者,不知不觉就会遇到这种问题,看似水平一天高过一天,但自身的气运反而越来越差。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注意反思自己的修持的法门,并赶紧积累自身功德,以抵天谴。

法术无正邪、人心分善恶?修行之人,千万不要被此话蒙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24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26日 上午9:13
下一篇 2021年12月26日 上午9:20

相关推荐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字敬之,豫章南昌人,东晋道士,净明道派尊奉的祖师。许逊赋性聪颖,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尤其爱好道家修炼法术。二十岁举为孝廉,屡荐不就。二十九岁拜大洞君吴猛学道,…

    2022年1月1日
  • 如何通过手相看穿一个人的爱情

    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学点粗浅手相学来看爱情,对各人是有很大益处的,滴天居士整理出一些手相看爱情的常用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感情线上的判断 在中国手相学里叫“天纹”,是人体手掌上的三…

    2021年12月12日
  • 如果长期失眠,我负责地告诉你:吃再多的中成药也没用

    中医,乃至中国哲学,其根本特点在于一个“整体性”视角。 所以中医给人诊病,能够见微知著、以点见面,从面相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基本状态,从脉象就能把握一个人的五脏强弱,从舌诊就能把握一个…

    2022年1月1日
  • 怎样才算得上是“修行人”?

    修即是改变,有修正、修理和修除等意义。行是言行。那么修行,就是修正、改变我们的言行。也就是说,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做的不要做,不该想的不要想,就叫做修行。 修行的先决条件是:信奉大…

    2021年12月6日
  • 庄子阐述人间是非根源的三个故事

           南华真人庄子是一个寓言家,他常常把人世间的许多哲理放到故事中作解读,每个故事的结局总能令人发省。翻阅庄子写下的这些故事,会发现其始终着意于“大”“小”两个字。以大视小…

    2022年1月9日
  • 民间法教和正统道教的区别

    有道友问起民间法教跟正统道教的区别,以下简单的谈几点。 首先道教追求的是生命的净化与解脱,而民间法教据我所知没有完善系统的教义,也没有形成完善、圆满的宇宙观及修炼思想。 在传承上,…

    2022年1月6日
  • 【懒人养生秘籍】陈抟老祖教你如何“睡觉”

           睡功是道教睡眠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的有陈抟睡功、虚靖天师睡功、陈自得睡功、抱龙眠睡功、大搭桥卧功、小搭桥卧功等,此外还有明代周履靖《赤凤髓》中载有《华山睡功十二…

    2022年1月14日
  • 读心术还是催眠?看看古代记载中的圆光术

    一、圆光之术 圆光之术,由来已久。简单来讲就是,施术人念以咒语,可以将纸、镜、碟、手掌等等,变成一个高清的视频播放器。所播放的内容,可以是过往的,也可以是现在的,甚至可以是未来的,…

    2022年1月6日
  •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小寒,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虽然处在农历年的最后月份,却是公历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气。一月历来被公认为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所以小寒和之后的…

    2022年1月24日
  • 眯眼、细长、低眉,神像为何眼睛都画这样?

    可以完全肯定的是,这并非目前网上舆论风口的某种歧视“妆容”。 道教自产生起,就注重绘画形式的传播。 早在一千多前东汉中后期成书的《太平经》中就有提到: “其法为其具画像,人亦三重衣…

    2022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