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善忘,是一种大智慧!

古人说:“不能忘身,不可以学道;不能忘心,不可以学道;不能忘世,不可以学道。”

善忘,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千锤百炼的领悟。

庄子:善忘,是一种大智慧!

一、物己两忘

庄子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天地外物是由自己的心显现出来的,所以忘己,同时也是忘物,物己两忘。

物己两忘,才可以“入于天”,“入于天”就是顺应自然。

物己两忘,才可以忘却是非,解脱烦恼。

庄子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要(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如果忘记自己脚的存在,那是鞋子穿在脚上很舒适;如果忘记自己腰的存在,那是系在身上的带子很舒适;人一旦忘记了是非纠纷、恩怨情仇,那是你的心已适应了外界的环境,变得坦然平静了。

人生,是一本沉重的百年挂历,翻过去的日子越来越多,剩下来的日子越来越少。

无法忘记过去是是非非的人,会连今天的幸福也失去;无法忘却昨天的人,会连今天也把握不住!

物己两忘,忘却是非,就是释放心灵的重负,忘记那些无谓的得失,无关大局的磕磕碰碰,无伤大雅的前嫌旧隙,从而净化心灵,让自己时时都轻装上阵,潇洒前行!

庄子:善忘,是一种大智慧!

二、忘却生死

庄子把“生”看做是皮肤上的瘤子毒疮,生于世间不必特别欢喜;把“死”看做是瘤子毒疮终于溃破了,死离人世也不必害怕恐惧。

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一种自然变化,生与死之间犹如一条没有阻隔的平坦大道,终了就是新的开始。

因此,庄子说:“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忘却生死,心灵与道合一,也就无所谓终结,无所谓生死。

正是因为领悟到这一点,庄子才会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敲着瓦缶唱起歌来。

庄子临终时,听说众弟子想厚葬老师,很不高兴。

他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齐备吗?”

众弟子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

庄子笑道:“在地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在地下也有蝼蚁来吃,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又何必厚此薄彼?”

庄子的一生,不畏惧死,也没有随便地活,忘却了生死,因而他的精神是那样的愉快。

庄子:善忘,是一种大智慧!

三、相忘道术

庄子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鱼在水里,忘记有水的存在。同样,人真正得道,也会忘记道的表象。

真得了道的人,会忘了自己有道;人游于大道之中,会忘掉一切,所以说“相忘乎道术”。

真正得道的人,不会整天引经据典,道貌岸然,一本正经的样子;不会开口就是“道怎么怎么样”,满口都是书本上的陈词滥调。

真正得道的人,言行举止平平常常,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有慧眼的人会看出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实践道,都体现了道。

道家思想高远玄妙,很容易被悟道不深的人误解。

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老子的意思是,圣人治理天下,正是要老百姓人人都像圣人自己那样,“虚心”“纳物”“弱志”“得道”,从而成就“人相忘乎道术”的世界。

庄子:善忘,是一种大智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7346.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月1日 下午9:57
下一篇 2022年1月2日 下午5:00

相关推荐

  • 西方魔幻咒语看着很神秘?其实道教符咒更酷!

    我们的本土文化瑰宝,其实无比丰厚,只不过中国近百年的沉沦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本土文化有了断代的陌生感和不自信,由此而产生了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推崇感。 因此,当外国魔幻小说或电影风靡中国的…

    2021年12月29日
  • 人生两个窍门:一要勇敢,二要恐惧

    明朝的时候,皇帝朱元璋和臣子们聊天,忽然间他脑子一抽,问出来个问题: “什么人最勇敢?” 武将说,沙场上甘冒矢石的壮士最勇敢。文士说,朝堂上勇于进言的谏臣最勇敢。双方当场吵起来,都…

    2021年12月4日
  • 修行,是改过行善、修炼心性

    修行,是改过行善、修炼心性。  有人说“修道就是修心。”心是用来思考的,从心里发出的念头看不见、摸不着,有善有恶,把恶念去掉,只留下善念,就是修心。  《感应篇》里列举的168种恶…

    2021年12月31日
  • “过了八月十五,家家关门闭户”,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

    农村的农谚很多,有关农历八月十五的农谚也不少。“过了八月十五,家家关门闭户”,便是众多涉及到农历八月十五的农谚中的一句。“过了八月十五,家家关门闭户”,农谚为什么要这样说?这当中的…

    2021年12月8日
  • 人心皆散乱 ,如何一念便纯真?

    1 道经中写道:“人心皆散乱,一念皆纯真。”是说人们在面对世间的各种诱惑的时候,如果能够保持住自己纯正的心念,就可以保养元和,恒久持之,便是对自我心性的炼养。 道教认为“心生则欲生…

    2021年11月29日
  • 给大家发个阴阳的牌子看看…

    最近江西的雨下个没玩,没法开工,难得清闲,发了几天呆,随便写几句,应付了事… 好久没好好看朋友圈了,翻了一下,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雷击枣木或奉请或结缘,真假未知。但是能从侧…

    2021年12月27日
  • 为亡魂沐浴的黄华之水,为何要取自东井?

    黄华神水,洁净亡魂身心 沐浴科仪是超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很多人好奇,超度亡魂为什么要先洗澡呢?《灵宝玉鉴》中就提到,为亡魂沐浴更衣的原因是亡魂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只想着能吃饱穿暖,…

    2022年1月7日
  • 有道之士:唐玄宗拜他为师 颜真卿赞赏不已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李含光,唐代著名高士,西历682年~769年。先生本姓宏,为避讳改姓李,是广陵江都人(今江苏扬州),唐玄宗尊称他为“玄静先生”。 先生的生平事迹主要载于颜…

    2022年1月23日
  • 道教手诀:毫光诀

    毫光诀:两手中指名指,曲二节;将大指搭在上;两手食指小指,各相竖。    

    2021年12月11日
  • “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古人云:万恶淫为首。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

    2021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