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苦吗

 

人生天地之间,难免要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因为这些事情总是会给人们带来不太舒服的情感体验,所以一些宗教为了教导人们向善修真,便总结出人生皆苦的教条。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写道:“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不论生前是否荣华富贵,在四大苦面前人人平等。一生辛苦付出,却逃不过自然的轮回,这难免会使人产生情志上的波动。

认为人生是一场苦,这其实是在表达对人生之中诸多不如意之事的愤懑、对人生之中诸多痛快之事的不舍。爱恨情仇,世俗人等皆沉迷其中。

人生是一场苦吗

(资料图)

但在道教的理解中,人生在天地之间,所有一切际遇都是大道运化的过程,凡事有生必有亡、有因必有果,这正是道生万物的过程。在修行人眼中,人间的千百种遭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于是又何来甘苦之说呢?

真正的苦,并不是人生中的无常,而是人们不能在无常之中保持住自己寂然不动的真心。因为心会随着事物的生灭而动摇,所以才会让自己在爱河欲海中不断沉浮。

道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道教是一个把入世与出世融为一体的宗教。

道教认为红尘世界的是是非非本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它不会主动劝导人们放下尘俗而去求出世的逍遥。

正相反,道教以道为教化,力图使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体悟到大道无为、自然的妙旨,学会以出离于世的心态去看待世间的种种,入尘却不染尘,达到逍遥的境界。

哪怕是在生老病死苦面前,一名真正的修道人也不会因为身遭这四大苦楚而内心凄凄,

因为他知道世人一生必然逃离不了这一法则,人们所能做的便是在生时安享人间的一切美好、在行将离去的时候淡然地放开所有执着。

不为了不能改变的事情而劳心费神,在可以种下善因的时候,用最大的努力去避免日后的恶果。这便是道教倡导人们要从当下开始修行的出发点。

人生是一场苦吗

(资料图)

人生之苦的源头,只在于“性命”二字,这与修行之事乃是同源。言修行事,于心性上讲,就是要去除执着、贪恋;从命体上讲,就是要勤于炼养。

 

人们之所以会被各种各样的爱恨情仇缠绕,是因为无法用更加通明的眼光去看待万事万物。沉迷在俗世之中,自然会被短暂的浮光遮蔽内心中的慧真。

修行,就是要调养出一颗慈爱万物的心性,明白人生中的一切际遇都是修真的阶梯。心怀美好,才能从卑微的人生中看得到更大的希望。

修行,就是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世界。我们现在正在遭遇着的一切,不论是幸福还是苦难,都是在为日后更进一步的修行筑基。

要怀着一颗淡然的心去面对所有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哪怕是在变化无常中也可以找到恒常不变的所在。所谓无常,只不过是人们所感知到的生化与幻灭;而恒常,则是认为生灭本来就是人生的真相。

   
我们何必因为求不得而烦忧呢?
所以,修行中的性命事必然强调要保持住心中的淡然,你以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决定着你身边的世界将会展现出什么样的情态。缘聚缘散,终究是自己的因果。

那些为了自己一时的放不下而使情志沉溺于欲海之中的人们,终将成为世间最大的愚痴。

人生是一场苦吗

(资料图)

言修道,是在给予人们一把斩断万千烦扰的慧剑。此剑出于各自本心,心有染着,自然不得清静,心中无尘,便又何惧外界风波!

道教修行固然在告诫人们看淡世间花开花落,但并不是要人采取消极的人生态度。

修道者能够看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明白当下之“苦”皆由前世所种之“因”,所以才更加注重修持的意义,避免因此时的欲求而造成日后的萦缠之苦。

这一点,在道教对命体的炼养上体现地尤为突出。道教向来重生,认为生命当属世间最珍贵之物。为了保养身体元和,道门先祖提出了多种炼养功法,意在使人们避免遭受病殃之苦。

道教强调无为,是在告诉众生在面对人生的困顿时,可以保持不强其所难的态度,也即南华真人所谓“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素”的态度。

道教之有为,在于通过当下积极的努力而使生存与生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得之在我,失之亦在我。明白了“我”才是一切烦恼产生的泉源之后,才会明白修行中的去欲、去执和去我的过程究竟是在修什么。

人生是一场苦吗

(资料图)

当一切外在都不会对本心产生影响,达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冥然状态的时候,修道者自然可以参悟到道之本然。

“我”是这场人生修行中最为关键的所在。道教从来不认为人生是一场痛苦的旅程。
不论是一帆风顺的人生,还是略有坎坷的人生,其本身并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作为生活主体的你是否能从现有的生活中感知到生存的价值意义。

因此,我们不妨从现在开始,给生活多一点积极的因素,用真切的行动去改变生活,最终你将得到出离苦难的大光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712.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月19日 上午9:16
下一篇 2022年1月19日 上午9:18

相关推荐

  • 壬寅年(2022)太岁符解析

    2022壬寅太岁符解析 符箓符咒是注入天、地、人、神信息的载体,是天神的文字,传达天神的旨意。本次太岁结煞灵符的绘制,依照千年天师道一脉相传,以黄符布为底、秘法调制祭炼烟墨、纯阳朱…

    2021年12月24日
  • 通幽洞微,默运虚元——道教手印

          中国道教在长期宗教活动中,形成一系列特有的道术。手印即道术之一。          几千年前,原始人类独创了手势语言符号,经过长期演变,得到道教的精选、提炼,加以规范,…

    2022年1月8日
  • 道教为何提倡“结缘”?人的一生中都在“缘”中轮转!

    “缘”之一字,意义甚深。结缘就是播种,不播种,将来怎么能有收成?结缘愈多,银行的存款也就愈多,银行的存款多了,还怕事业没有成就吗?世间上的一切功成名就,都有原因,而一个人要想成就一…

    2021年12月19日
  • 祖天师宝诰注解

    祖天师宝诰 志心皈命礼。 泰玄上相,扶教三天。 鹤鸣山上得真传,龙虎玄坛留妙决。 三洞法箓,诸品灵文。 一千二百之官军,匡扶正教。 二十四品秘箓,普度后人。 都功玉印,官服群履。 …

    2021年12月4日
  • 不仅是生肖,时辰上也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据说,不同时辰出生的人,会有着不同特点。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可以从出生时辰上看出些端倪。 子时(23:00 ~ 00:59)机智乐观,魅力浑然天成! 这个时辰出生的人都带有桃花的潜在…

    2021年12月6日
  • 读道教经典的五层境界

      凡是奉道者,身心都要皈依“道经师三宝”。《太上玄门皈依科仪》中提到:“夫此三宝者,乃天地之枢纽,神仙之根柢。”修道学的是神仙之法,历代仙真祖师各有成道之路,后学者若想…

    2022年1月17日
  • 不可破的10条天规,谁用谁幸运!

    01.流水不争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为而不争,方达所愿。   可以削平山川却堵不住流水。   “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

    2022年1月4日
  • 多少人的运势输在这个字,也嬴在这个字……

    南宋时,峨眉县县令王湘,在绍兴三十一年时,发心立誓一定要奉行《太上感应篇》中的数十种事项。有一天,他忽然因病而气绝身亡,家中男女都围绕在他身边哭泣。王湘觉得自己好像漂浮在半空中,隐…

    2021年12月14日
  • 有多少善念,就有多少福报

    当你一心守得“清明”时,方能成就大事业! 人人都幻想到一个世外桃源,享受新的生活,本以为能脱胎换骨,殊不知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关于如何坚守“…

    2021年12月10日
  • 沉淀自己,是最好的升华

    重要的是你必须要用一种真实方式,度过在手指缝之间如雨水一样无法停止下落的时间,你要知道自己将会如何生活。人生,要学会沉淀。 >>>> 沉淀朋友 时间磨平人的…

    2021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