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修道事,莫乱我真心

 

“修行,到底是在修什么?”这是很多初入道门的人都很迷惑的一个问题。道教修行有很多法门,每一个法门学好了都是通往大罗金仙的路径。在道教修行中,究竟修什么才能得道成仙,这并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去修证这些法门,才是摆在每一个修道人面前的难题。

若论修道事,莫乱我真心

尽管道书中曾记载了很多遇异人相授而举宅飞升的故事,但放下书本之后,我们还是应该从点滴的修行做起,从自己这颗躁动不安的心上去下功夫。若是下不了铁杵磨针的功夫,大罗金仙只会在白日梦中出现,而非于现实中接引。修道之事,首要看的是你保持了怎样一颗真心。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心学——或者简单地理解为中国人为人处事的世界观、价值观——是由儒道文化以阴阳互补的形式共同组成的。后来释学东传,在最初译经的过程中也是在借用了大量老庄经典后,形成了其独有的心学体系。

老子讲“涤除玄览”,庄子曰“莫若以明”,道教修炼系统中更提倡“守真”、“守一”。这些理论都是在从不同角度论证心性上的功夫。用一念守住真心,这是道教修行第一关。

若论修道事,莫乱我真心

(资料图)

道教修行——尤以全真派为例——讲求的是性命双修,既要有心性上的纯合,又要注重这一世生活、生存的质量。这二者本是没有任何偏颇的,但在修真的过程中,如果心性的功夫不到家,命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因而,在强调命功之前,要着重强调炼养心性的意义。

经文中曰:“一念便纯真”,这是指人们要清除身心中的杂念,唯有纯真之心神才能感格上圣高真。道人们在良辰吉日要行开坛之仪时,首先做的一个科仪是“荡秽”。

此“秽”有两层意思,一是坛场内外的污浊之物,二为行法者自身的不净之气。只有荡除了秽气,才能使法验神明,道家的经忏仪轨才可以起到不可思议的功效。这也是纯真一念在神学信仰上的需求。

当心念归一,万物皆是须臾之虚妄。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唯物的,是形而下的;但人的生存状态却是唯心的,是形而上的。当面对世事纷杂,除了努力去改变自我的生存环境外,从心性上入手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以修行心观修行事,就会发现现世万物都具有无上意义。

庄子说“莫若以明”,当把万千杂念归结为一,当一个人懂得不断地去缮性,他的修行就会趋向于最终的光明。

在道家思想中,本不存在性善、性恶的理论。道祖告诉我们要“复归于婴儿”,因为婴孩的一切行为都出自于本真。在他的世界中没有善与恶的区分——善恶只不过是文明礼教强加于人的概念——但在后天成长时,心性上的纯和总是会被尘俗沾染,并因此生出百千万种烦忧。

若论修道事,莫乱我真心

(资料图)

因为有了欲求,心猿意马就被牵动了,炼养心性就是在教给人们永出爱河沉沦的方法。若心中无苦海,心魔也不会被万般恶缘牵引,修行就是一场随缘了事与随遇而安的逍遥了。

《太上感应篇》中说:“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劝善是道教的一大特色,从表面上看这是在劝导人们行善积德,以“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为大众行动的纲常。究其内里,这却是在教人如何缮自己的心性。

所谓缮性,乃是使人们剥除掉对利益的贪求,回观本心,回照本我,唯有见得杳杳冥冥之混然,才可修证出“利万物而不争”的大善境界。虽然劝善为道教的一大特色,但劝善的终极目的并非是在指出善恶、是非是什么,而是在告诫人们不能脱离了道之自然与人之本真。

若论修道事,莫乱我真心

(资料图)

一切离心纵欲的念与行,都是伤害真常自在的恶。既已知恶,也就明晓了善的内涵与善的源头。“不善者,善人之资”,道祖早已把一切道理明晓给我们。

作为一门宗教,道教倡导信徒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要保持心念上的纯一,不为万缘所动,不为内因所惑。所谓大善,是可以从混沌之中见真我。可怜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缘修到这步,所以在道之教化中才有了强调“劝善”的必要性。

道教中所秉持的善恶报应观,虽然字字句句都在强调人们唯有为善才能够益寿延年,但在文字背后的本意更着重于引导每一个人都去做好自我的本分。道教修行讲求的是去欲,是澄心见性。当找到自我安分的本然之相,也就明白了修真之“真”是什么。

若论修道事,莫乱我真心

(资料图)

需要提醒的是,修真应立足于缮自我之本性,而不单单是去求功德。为此,道教特别强调一个“忏”字,即是以自然本心观世界、观自我,从内观中忏悔身心意,消除百业障。

经中又曰:“静扫迷云无点翳,一轮光满太虚空。”忏悔掉遮蔽内心阳光的阴翳,才能见到太虚光满的景象,这既是修真的秘要,也是修真的结果。

在《太华盖山三仙真君解冤灭罪度人心经》的开篇处,提到了一段“持经忏要诀”,其写道“人生覆载内,心含万化全……循性各自尽,尘寰即洞天。”该经文在提倡世间修行的同时,依旧把修真的重点落在“心”字上。

若论修道事,莫乱我真心

(资料图)

若心中一静,世界纷然再与我无关。心不着于外缘,万千孔门自然紧闭,内在精气神在一念纯真的引导下可以“灌炼三宫、清和六腑”,此时再去炼养命功,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说,心性纯合乃是道教修行的第一要关。

人们常说,修行在人间。让每一颗于尘世中奔波的心沉静下来,放下对外相的欲求和执着,当心中唯有一念,使“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自然可以感知到修行的种种妙处。

放下人生的包袱,归于常清常静的心境,这是“渐入真道”的不二法门。因此,再当论及修道事,仍要提醒诸位,切莫乱了自己的这颗真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80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8日 上午9:06
下一篇 2022年1月18日 上午9:10

相关推荐

  • 万物静默如迷,有聚有散,有承有负

    世上没有永远不被诽谤的人,也没有永远被赞叹的人,总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也要批评你,当你沈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

    2021年12月16日
  • 来认识一下雷部祖师爷~钦安殿中的十二雷神像

    直白的讲,所有的尊神都是我们道人的祖师爷。如果连祖师爷长什么样都搞不清楚或者搞混,那修道基本等于修了寂寞…所以不管是道士、还是资深居士,天尊神像的特点要牢记于心,要不然…

    2021年12月25日
  • 一位风水师傅喝醉后说出的秘密.. 最好背下来!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钱为中心,你会活的很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儿女为中心,你会活的很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爱情为中心,你会活的很伤;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为中心,你会活的很苦闷; 如果你的生…

    2021年12月24日
  • 七月一,鬼门开

    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七宝芳骞林,九色莲花座,万真环拱内,百亿瑞光中,玉清灵宝尊,应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济,大千甘露门。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随机赴感,誓愿无边,大圣大慈,大悲大愿,…

    2022年1月13日
  • 2022年,这四大生肖命中有“劫”!该如何扭转运势?

    然而有人觉得拜太岁不过是一种民俗或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其实没什么用;也有人过觉得太岁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谈到犯太岁就色变的地步。 犯太岁真的有那么恐怖吗? 这两种态度都是偏颇的,什么…

    2021年12月17日
  • 神奇的子午流注,让你手到病除!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是对应人体的十二条经脉的。实践告诉我,这个子午流注既简单易懂又有奇效。 诚望大家记住这个图,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大家便于…

    2022年1月17日
  • 东岳大帝的十大太保,其中一位是道教四大元帅之一!

    道教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无论是天上的日月星辰,还是地上的山川河岳,都有神明在护佑着众生。东岳大帝是道教将东岳泰山神格化的一位自然神,自古以来泰山在五岳中占据首位,素有“五岳独尊”之…

    2021年12月26日
  • 道长,我的父母信佛,我可以帮他们拜太岁、请太岁符吗?

    近年来更是有诸多外来宗教也模仿道教,举办拜太岁法会,这表明了无论何种宗教或民间信仰都对道教专有的太岁神灵推崇有加,从这个层面讲,是值得鼓励的。 从文化融合、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这无…

    2021年12月30日
  • “二手房”的十大风水讲究

    01 需要了解该房为何出售旧主是否曾有意外伤害等不利情况发生,如果能知道其行业,运气,健康,婚姻等情况更好,这样你就可以从一开始避免入住凶宅的事情发生。02清楚户型设计格局对户型设…

    2021年12月13日
  • 阴阳消息化雷电——道教符箓文化

    在道教众多符箓中,有一些是表述天体运化、阴阳消息的,它们与天文、星宿、气象、生态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各种天象,星宿、云气、雷电、风雨之符,因此可把这类符箓叫做天象符。对此,道教文献…

    2022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