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典】邱祖垂训文

       邱祖,通过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的苦功苦行,道功备而名闻时主,成吉思汗闻道顿悟而呼之为“神仙”。道教以邱祖功德,再度兴显于世,故有“道不分南北,教不分宗派”,皆以邱大真人之《垂训文》为修道、立德及宫观、教派之大纲。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文化中的诸如宗教、民风、民俗、艺术乃至文字、服饰等等,都在受到外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悄然发生着变化。毋庸置疑,闭门造车,墨守成规必然被时代所淘汰。道教讲“立俗施事,应物变化”,现代讲“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都说明了一个“继承、适应、发展、弘扬”的道理。

【道教经典】邱祖垂训文

丘祖垂训文

 

      吾教后辈门人知悉:尔等悟士,既入玄门之正教,必通夙世之善根。一证今生之福果,二修来劫之不堕。若有向道之真心,当遵    太上之法律。奈何门人不自知觉,只图道教以度平生,不知玄科而有禁戒。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膏脂,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汝等愚迷,不自揣量,不肯修持。反言本教无功,便随外道有益。以致奸盗邪淫,损人利己。或荤酒赌博,坏教败宗;或烧炼假术,骗哄迷人;或信投傍门,毁谤正教。似此无赖,种种不堪,岂是正教之所为乎?且莫说尔等后学之辈,即天神有过则谪其位;地祗有过则降其职;神仙有过则堕其尘;鬼祟有过则灭其迹;君王有过则失其国;臣僚有过则加其刑;士人有过则削其名;庶人有过则掠其福……一切过恶各有所归。何况尔等作孽者,岂无报应乎?

 

      吾教后辈门人,当自闲自揣心。出家所为何故?盖为看破尘缘,轮回,苦恼,方才进道。岂可返造愆尤,重增孽债。法有三乘,遵依本教而行,量力而进,立志而守,苦志而修,方是出家人之正路也。

 

      夫上乘者,修真养性,苦志参玄,证虚无之妙道,发天地之正气,除尘世之冤愆,广行方便,大积阴功,只候三千功满,八百行圆,然后身超三界,位列天仙矣!或跨鸾鹤而朝金阙,或驾彩凤而赴瑶池。千真恭敬,万圣护持。与天地同体,日月同明。岂不为出家人之大丈夫哉!

 

      夫中乘者,秉心演教,礼忏诵经,颂太上之法科,礼天尊之宝号。信心恳祷于圣前,虔斋戒于庙中。清静身心,阐扬大道,一念纯真,常存正法。运用灭度之时,自有善神拥护。或送皇宫,或生官府,或为君王而名登九五,或为卿相而位列三台。那时万民敬仰,四海投归,人中殊胜,岂不尊乎!

 

      夫下乘者,修宫建庙,印经造像,修桥补路,戒杀放生,施茶舍药,惟慈悲之本,绝悭贪之意。或周济穷苦,低下为心,尊师敬友,接待往来,爱老惜贫,以待功行圆满,自有金童接引转化为人,得生富贵之家,一生受用无穷,岂不快哉!

 

      如此修为三乘之法,句句分明。若要不省悟者,不除酒色财气,不如还俗归家,染苦为乐,随心所欲,任意所为,岂不乐哉?如何久恋玄门,迷而不省?造下无边罪孽,果报难逃。过世之时,看待推谁?

 

      有志诚者可以深入,无夙缘者可以速退。不然造罪加倍,吾甚怜悯。为训焉。

 

      倘有见训者回心,闻训者转念,重整刚志,痛改前非。勇猛精进,承办道业。闻者省悟,见者开发。省悟者回光之心也,开发者反照之意也。如不早觉,必永失真性,以堕冥途,常觉苦海,化为异类。到此之时,悔之何及。聪明达人仔细思之。今生错过,大道难遇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9905.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月8日 下午4:47
下一篇 2022年1月9日 上午9:49

相关推荐

  • 这些东西摆不对会破财,一定要注意

    风水对于一个家庭的运势非常重要,现代人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都会先看看风水。其实,不仅仅是房屋的格局布置和装修设计会影响风水,一些不正确的家具物品摆放也会给家人的运势带来阻碍,如果不…

    2021年12月15日
  • 比祖坟和住宅影响更大的风水,原来在这个地方!

    很多人,信神、信命、信风水。却不知,所有的风水中,第一风水就是人。 而对于人来说,第一风水是心,第二风水是嘴巴,第三风水是行为。 一颗感恩、善良的心,能消除世间一切烦恼;一张温和的…

    2021年12月26日
  • 寓意最好的八个汉字,中国人的八种生存智慧

    汉字,是中国人的魂。 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处世智慧,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早在1994年版的《中华字海》中,统计的字…

    2021年12月14日
  • 道士为何对长生飞仙如此念念不忘、 孜孜以求?

    长生不死的观念由来已久, 据文献记载,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向往长生。东汉末年, 道教诞生, 方仙道作为道教的一大源流, 其思想也被道教全盘接受, 并成为道教宗教思想的内核, …

    2021年12月3日
  • 一个家庭出现哪两条大忌,孩子们会注定没有出息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古人云: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一个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幼年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印象,孩子在不知不觉中…

    2021年12月2日
  • 中医智慧: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养生!

        一、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

    2022年1月12日
  • 以心换心 必有回响:孤老太竟是世外高人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小的时候,夏天晚上大家都有纳凉的习惯。吃了晚饭,各家各户摆出各式各样的椅子,在凉风习习中,大人们谈论各种家长里短,小孩子们嬉戏玩耍,有时候大…

    2022年1月29日
  • 老子:为人处世,最要紧是懂得分寸

    《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启发为人处世之道。 全文贯穿着辩证的智慧,祸福相依、长短相形,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需能屈能伸、张弛有度。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就是要懂分寸…

    2021年12月24日
  • 略谈道教的拜师

             拜师是学道入门的关键。在网上很多年轻人受到小说,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幻想拜个“神仙”,“大师”为师。甚至很幼稚的看到某些人发出一些只言片语或是搞些玄幻莫…

    2022年1月14日
  • 忘我

    囚于主观世界,永远得不到自由,只有超越自我,进入更广阔的天地,人才可能是自由自在的,“忘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这也就是道教的思路,人去掉自身的雕饰,恢复纯粹朴素的本性,与自然融为一…

    2022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