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

       《阴符经》全书分三个章节,第一:“神仙抱一演道章”,主要讲天道阴阳之理,让人把握机宜,以修身炼命,同时强调按自然规律处理人事;第二:“富国安民演法章”,主要说明天地、万物与人之间存在相“盗”的关系,只有三盗(指天、地、人合一)相宜,才能相生、相安;第三:“强兵战胜演术章”,主要阐述了用兵之道,以及学道、修炼等必须戒骄戒躁、无邪妄动、收心克欲、顺应天道、随时应物的思想。如“神仙抱一演道章”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以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富国安民演法章”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强兵战胜演术章”说:瞽(ɡǔ)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则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黄帝阴符经》

       《阴符经》全书阐述了天地生杀之机,阴阳造化之理;辩天人合变之术,演阴阳动静之妙。自始至终渗透着古代圣贤“天人同源”、“天人一贯”、“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贯穿着古人对整个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整体思考。

       道教将《阴符经》与《道德经》、《南华真经》并列,要求道教徒认真学习和探究。而历代注解《阴符经》的学者、专家也很多,且多有见地。如明代的吕坤在《注刻阴符经题辞》中称:其言洞造精微,极天人蕴奥。帝国得之以御;老氏得之以养身;兵家得之以制胜;术家得之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纵横家得之以股掌人群,低昂付变。

《黄帝阴符经》

       当代著名高道任法融道长说:“阴符三章,首讲内修达圣的抱一之道,次论外王的富国御政之法,三说御敌神疆的强兵攻战之术。全书共三百余言,于自然之道御政之法,用兵之策,处世之方,无不具备”。并认为该经的思想是“依天地自然的运行之道,法阴阳消长变化之理,辨五行生克制化之机,作为修炼、治国、统军、御将的道、法、术”。

       关于“阴”和“符”、“生杀之机”、“相生相盗”的教义,任大师指出:“天道的自然运行,日月往来、阴阳升降、消息盈虚,必会自然形成寒暑交替、昼夜晦明、春夏秋冬、风云雷电等现象。通过这些现象的升迁变化,随之自然就产生相互形成、相互扶助、相互依赖的造化之机。故事物的成败兴衰、生死存亡、吉凶祸福、天地与万物之间、万物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均在暗处默契着相互偷夺、相互窃取、相互损耗的造化之机”。

       天道与人道既相生又相克,既相宜又相害,故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而不能违背天道而行事。

《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乃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虞愚,我以不虞愚。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991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8日 下午4:46
下一篇 2022年1月9日 上午9:47

相关推荐

  • 道教科仪词赏:人身如五谷

    人身如五谷,轮转其当生。 种之有厚薄,善恶各有形。 愚智天地隔,人亦有健儜。 若䥫有柔刚,如水有浊清。 人有贪乱者,亦有贤良贞。 唯有生者乐,不见死者荣。 幽幽长夜中,劫运何时停。…

    2021年11月28日
  • ​既然门神也是“神”,到底需不需要拜呢?

    门神文化的历史相当悠久,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河南殷墟就曾出土装饰门户用的兽骨,推测为避邪作用。最早的门神应是古代神话中的神荼、郁垒;而由于龙王讨命的故事在明清广为流行,如今民间最常见…

    2021年12月9日
  • 吉凶立断!一分钟学会简单预测术

    首先,仔细地想着自己未来十天内运气如何,然后随手抓一把牙签,不要太多,大约二三十根,每八根为一组,一直分完看余数为几根,就是结果的灵动数,如分到最后是八根就作八数,再根据这个数,看…

    2021年12月19日
  •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

    阴阳       阴阳者,“阴”者暗也;“阳”者明也。”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性质的一种抽象,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先贤拈出…

    2022年1月12日
  • “持斋”并非吃素这么简单!道教的斋法有哪些?

    斋戒源自中华 我们在读道教经典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开经“凡诵经者,切须斋戒沐浴,严整衣冠,诚心定炁,叩齿演音,然后朗诵,慎勿轻慢,交谈接语,务在端肃。念念无违,随愿祷祝,自然感…

    2021年12月30日
  • 诵读《三官经》的三个要领

      《初真戒说》云:“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十恶等业,愚迷执着,娇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禁止,永不复起。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十恶等业,愚迷执着,娇诳嫉妒等罪,今已…

    2022年1月18日
  • 难敌永生诱惑 夺舍转生;不如广行善功 升仙保举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生与死是人一生中要面对的两件大事,生是自己哭啼着来,死是众人哭啼着去。几千年来,人类对永生的欲望始终没有停止过,是因为太难放弃活着的花花世界…

    2022年1月30日
  • 生病最重要的不是吃药,而是先回到正常的生活里

    一、人的能量运行都有规律 现代仪器已经能够测出人体的能量了。而在古代,中医是通过打坐,直接去感受它。 打个比方,我们每个人都去买过菜,买菜的时候,你需要用仪器去检测它是新鲜的还是不…

    2022年1月5日
  • 民俗参照 | 2022年生肖狗运势及运程

    属狗人进入2022壬寅年,天干壬水为偏财,地支寅木为七杀,戌狗与寅虎三合,得太岁合身,且有吉星相助,属狗人在本年的整体运程还是很值得期待的,有不少大展身手的机会。与此同时,“五鬼”…

    2022年1月28日
  • 如果长期失眠,我负责地告诉你:吃再多的中成药也没用

    中医,乃至中国哲学,其根本特点在于一个“整体性”视角。 所以中医给人诊病,能够见微知著、以点见面,从面相就能判断一个人的基本状态,从脉象就能把握一个人的五脏强弱,从舌诊就能把握一个…

    2022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