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一种修养,叫做“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老子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不轻易指责,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智慧。

这样的人,心地阳光而美好,久而久之,福气自然到。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相互关联。

无论利益感情,有关联就意味着有摩擦,有碰撞。

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

金无足赤,人非完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才是人格成熟的标志。

老子:有一种修养,叫做“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遇事不指责,是一种修养

有个名叫韩宗儒的人,喜吃羊肉且与苏轼交情较深。

于是,他隔三岔五给苏轼写信,苏轼回信后,他就拿苏轼的手迹换钱,买羊肉吃。

后来黄庭坚知道了,就拿苏轼开玩笑:古有王羲之以字换鹅,今有老师以字换羊啦!苏轼听完哈哈大笑。

一天,苏轼公务繁忙,韩宗儒一日之内连写了几封信,还专门派了一个人站在门外等候回函,“立庭下督索甚急”。

苏轼幽默地告诉来人:“回去告诉韩宗儒先生,本官今日断屠!”

韩宗儒拿私人书信换钱,确实不太厚道。

但是苏轼却一笑置之,他的拒绝很幽默,没有让长篇大论,上纲上线,让韩宗儒失了面子。

相反,很多人面对别人的过错,总要先指责一通。

埋怨这个埋怨那个,最终闹到不可开胶,直至不欢而散。

遇事不指责是一种修养。

人活在世上,难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人,不顺心的事。彼此指摘埋怨,是一种无意义的内耗,不妨大度处之,置之一笑。

老子:有一种修养,叫做“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宽容体谅,是真正成熟的标志

苏轼曾被章敦屡次迫害,章敦甚至一度贬苏轼到海南,想让他老死荒野。

可以说苏轼半生贬谪的命运,几乎都是拜章敦所赐。

苏轼大赦之后,章惇的儿子章援给苏轼写信,希望苏轼对章家网开一面,不要打击报复,而苏轼在回信里说了这样一句话“但以往者,更说何益”。

这样的迫害,被苏轼一句“更说何益”轻描淡写地带过,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他还给病中的章惇寄去药品,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苏轼不再生这位老友的气,是因为他明白,两人若能生在“和平”年代,这份友谊必然是一段佳话。

可惜政治过度介入了他们的私谊,这是他们不愿看到,又无法回避的。

要怪只能怪这个时代,让人的心灵扭曲,要怪只能怪俩人都入了仕途,同朝为官。

心灵是一个有限的容器,装得下仇恨,就放不下爱与温暖。

人生有更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自己,不指责他人,其实也是放过了自己。

老子:有一种修养,叫做“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将心比心,是最大的善良

苏东坡出任杭州行政长官时候,遇到一个逃税的考生吴味道。

吴味道借苏轼的名义往京城运送纱布,被税吏抓获。

苏轼了解情况之后,知道吴味道借自己的名义运送纱布偷逃税款,只是因为赶考的路费不够,不得已出此下策。

苏轼非但没有追究,反而另外送了一批货给他,让他安心赶考。

苏轼曾说: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于陌生人,他总是愿意从最好的方面揣度别人,宽宥别人。

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

站在陌生人的角度,将心比心,懂得别人的不容易,多一份宽宥,少一点指责,这是一个人最大的善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048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10日 下午4:00
下一篇 2022年1月11日 上午9:08

相关推荐

  • 在信仰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不论是香客还是游人,在忙碌了一年之后,趁着春节假期到宫观中去烧香拜神仙,祈求新的一年能够事事顺利,这是自古以来留下的老传统。 但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前来…

    2022年1月8日
  • 放生改命 功名显达

    各位善信福主、老信众: 又到了每次法会前要郑重发公告的时候了。因为举办法会的仪轨、法师、庙宇都很重要,这直接影响着信众们是否能因此起庄严心、生发道心,这对参加法会的信众来说是重要的…

    2021年12月27日
  • 为什么农历五月是渡劫高发月?

    天劫概念和轮回一样,深入中国人人心。在传统文化中,人以及动物在修行过程中一定会经过天劫,多为雷、火二劫。而农历五月,万物(尤其是动物、爬虫、妖物、鬼物)在这个月比较容易兴奋,而这个…

    2022年1月2日
  • 天下没有所谓的不二法门 莫用分别心看修行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现在世面所流行的内丹术,大多数是钟吕二仙所传,在道教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修炼方法。宋元以来的道教诸派,无一不以内丹修炼为旨归。因此,钟吕传道在…

    2022年1月27日
  • 家里两个位置保持干净,保证你聚财不漏财!

    进到一个人家,先看他家地面干净不干净,如果干净,那么这家人会越来越富贵,如果不干净,地面脏乱差,那这家的运势就是衰败的趋势了。家居风水环境对我们的健康和运势有着明显的影响,杂乱的家…

    2021年12月10日
  • 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

    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刘肇刚念完这封信,忽然就看不到那个送信的小孩子。可是,刘肇夫妇还不觉悟,依旧杀牛吃肉。 一年后,刘肇做梦被传讯到阴间,阎王愤怒地对…

    2021年12月9日
  • 当你出现这些征兆,必须赶快忏悔!

    首先是身体上的感应 浑噩健忘,心不在焉,这是心性被罪业蒙蔽的显示。道家讲明心见性,有这种现象的人要多忏悔,试试打坐入定、拜忏、练习道家养生功法。 第二种是心理的感应 “无事起烦恼”…

    2022年1月12日
  • 普度法会与个体超度,有何区别?

      这是因法会的规模、法师的发心、信众的念力而共同决定的。一般来说,普通的小超度并不需要这样做;但一直以来,放焰口超度法会都以规模宏大而著称,而九座高功的焰口台下,更是必然有无边无…

    2021年12月17日
  • 财色不迷真君子

    与道合真,得道成仙,是每个道教徒的终极追求。 然则神仙神仙,究竟何谓“神仙”? 君不见那道观殿堂当中: 有玉皇大帝,金容肃穆; 有老祖天师,怒目威严; 有诸天星君,熠熠生辉; 有三…

    2021年12月4日
  • 为什么学道必须学易?张宇初 天师说象数里有大道!

    以易解道,或以道解易无论在道学史,还是在易学史上都不鲜见。 在道教的历史上,东汉时期的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从这部著作的名称上,我们便可以体会到作者合易于道的良苦用心,所谓“参”…

    2021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