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

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刘肇刚念完这封信,忽然就看不到那个送信的小孩子。可是,刘肇夫妇还不觉悟,依旧杀牛吃肉。

一年后,刘肇做梦被传讯到阴间,阎王愤怒地对他说:“你杀死的牛太多了;劝告和感化你,你还不转变。”公众号嗣汉天师府,于是,命令夜叉鬼用长钉钉他的头,疼的很厉害。醒后,第二天早晨,刘就死了。刘的妻子骑着牛到市上去买棺材,不知怎的,屁股骨和牛皮贴在一起了,怎的也拉不开,不多日也死了。

这正是:

因果报应自招感,杀生吃肉果不善。

苦口婆心劝诸君,戒杀放生好前程。

道教历来就有所谓“四不吃”的戒律:牛肉、狗肉、乌鱼、鸿雁,这第一位不吃的就是“牛肉”;不食牛,因其善,牛是最忠实可靠、任劳任怨的,牛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劳了,不能吃。

众所周知,太上老君是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的,他被关令尹喜留下,才铸就了《道德经》。道经也说,牛食草,纯善之物也。所以说道家不食牛肉,因其“善”。道家还著有劝善的经典《牛图经》。

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

《管师仁遇“疫鬼”》

管师仁,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正二品相。

少年的时候,有一次在元旦那天的清晨,大约五更的时候,遇到了几个鬼,就大声的斥问他们:你们是什么鬼,在这里做什么?

这些鬼回答说:我们是疫鬼,现在到人间来传播瘟疫。

管师仁说:我家会不会被传播到瘟疫啊?

疫鬼回答说:你们家因为不吃牛肉,所以才能免除瘟疫啊!

六畜皆前业,惟牛最苦辛;君看横死者,尽是食牛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237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9日 上午10:34
下一篇 2021年12月9日 上午10:42

相关推荐

  • 如何通过手相看穿一个人的爱情

    对于青年男女来说,学点粗浅手相学来看爱情,对各人是有很大益处的,滴天居士整理出一些手相看爱情的常用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感情线上的判断 在中国手相学里叫“天纹”,是人体手掌上的三…

    2021年12月12日
  • 道教诗词赏:宋徽宗步虚词两首

    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均作有步虚词。其中宋徽宗的十首编入道教乐谱集《玉音法事》,一直流传沿用至今。其第五、六两首:   绿鬓颓云髻,青霞络羽衣。 晨趋阳德馆,夜造月华扉。 抟弄周天…

    2021年11月30日
  • 庄子阐述人间是非根源的三个故事

           南华真人庄子是一个寓言家,他常常把人世间的许多哲理放到故事中作解读,每个故事的结局总能令人发省。翻阅庄子写下的这些故事,会发现其始终着意于“大”“小”两个字。以大视小…

    2022年1月9日
  •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迟早会遇到自己的师父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迟早会遇到自己的师父。当前世今生注定的缘分成熟师徒相遇,弟子的内心总是有莫名的触动,或悲怆,或欣喜,或释然,或感伤,难以言表。多数是师父找弟子,有时也看似是弟子找…

    2021年12月2日
  • 略谈道教的拜师

             拜师是学道入门的关键。在网上很多年轻人受到小说,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都幻想拜个“神仙”,“大师”为师。甚至很幼稚的看到某些人发出一些只言片语或是搞些玄幻莫…

    2022年1月14日
  • 师父说 | 论致富: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智慧,大富靠德行

    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智慧,大富靠德行。同时,还要记得:人要行善,善能积德,德能通神,神能佑人。为什么老话常说“厚德载物”?因为只有德行深厚的人,才能承载大富大贵,没有深厚德行作底蕴,…

    2021年12月12日
  • 抗日时期十三颗炸弹连投此地一颗没炸,日本人知道实情后立即前来跪拜

      历史上有许多的事情,是科学无法解释的通的。老子,姓李名耳,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同样还是史学家。并且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在唐朝的时候,被帝王追封为李姓始…

    2022年1月30日
  • 抱朴子是谁?他博学精识,留下的书籍是道士必读!

    葛洪字稚川,丹杨句容人。祖父葛系,在吴国担任过大鸿胪。父亲葛悌,吴国灭后入仕晋,任过邵陵太守。葛洪从小就刻苦好学,家中贫穷,自己白天上山打柴以换取笔墨纸张,夜晚读书抄写记诵,于是以…

    2022年1月11日
  • 静,能生百慧;虚,能容万物

    《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虚和静是我们都应该学习的人生大智慧。   静能生百慧 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

    2021年12月10日
  • 神明对你的感应,只在一念之间!

    神是亘古以来永恒存在的,是一个客观的,不因人的信和不信而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你信祂在,你不信祂还在。 一、常怀敬重之心 我们进入大殿之后,一般不要对着神像拍照,并不是说因为他是文物或…

    2022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