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适可而止!

生活中,做人做事都要讲究“适可而止”,才会拥有好的人生。

古人言:物极必反,这是有道理的,并且亘古如斯。

适可而止的人生,才走向成功:人在顶峰,迈步就是下坡路;身在低谷,抬足就是步步登高。绷得太紧的弦会断,思虑过度的人会疯。水至清无鱼,人至真无友,山至高无树。

适可而止,不是中庸,不是退缩,而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懂得适可而止的人生最美。

人的欲念总是没有止境,当得到一些之后,仍希望得到更多。大千世界,万种诱惑,过度地追逐利益,往往会使人迷失方向。

适可而止,便是在贪欲面前停下脚步。

物极必反,适可而止!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范蠡,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但他没有贪图富贵,功成名就之后反而急流勇退,化名为鸱夷子皮去经商,之后三次成为巨富,又三次散尽家财,自称“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在名声最旺的时候选择了退隐便是一种适度,懂得适可而止,他不仅在官场上留下了智慧的美名,还打消了君主可能因不安而产生的的杀意,保住了性命,还在商场上历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朱熹说过,“适可而止,无贪心也。”范蠡没有在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加官进爵,或是讨要大把赏赐,反而脱去乌纱开始做生意。

聪明的适可而止不是退步,反而是另一种更快的进步。

适可而止,便是在急于求成面前停下脚步。

凡事都要讲究循序渐进 。

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可能反而会离目标更远。如果想要快速完成某件事,其效果未必会好,甚至大失所望,所以万不可急于求成,而要学会适可而止。

有时候,我们为了过好生活大费周章,心力交瘁,却在不知不觉中用力过猛,矫枉过正。却不知道其实真正的人生最,不需要那么多光鲜的门面和耀眼的字眼。

吃饭只吃八分饱,倒茶七分即为满。

生活中也是一样,行事把握分寸,说话留有余地,待人宽容之心,处世淡泊从容,便是懂得适可而止。为人不必追寻圆满,做事不必苛求完美。

有的时候你不需要再加把劲儿,反而应该停下脚步,懂得适可而止才是最好。

花看半开,好的人生要懂得适可而止才好。

物极必反,适可而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298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月22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2年1月22日 上午11:04

相关推荐

  • 善待自己,从不生气开始

    生活中,难免会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生气,便成为了我们最常见的一种情绪。殊不知,生气正逐步毁掉我们的幸福人生。生气,是我们健康的头号杀手;生气,是抹杀一切情感的元凶。 善待自己,改善…

    2021年12月22日
  • 许多拼搏奋力背后 也许只为简单的一句话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汤是一种奇妙的餐点,众多食材经过长时间加水煲煮,各种滋味融合在一起,汇成一碗香香浓浓的美味,在每个人的美食记忆里,汤总是占有一席之地。已经不…

    2022年1月21日
  • 《黄帝阴符经》

           《阴符经》全书分三个章节,第一:“神仙抱一演道章”,主要讲天道阴阳之理,让人把握机宜,以修身炼命,同时强调按自然规律处理人事;第二:“富国安民演法章”,主要说明天地、…

    2022年1月8日
  • 晚餐与健康息息相关,晚餐“四不过”,你达到要求了吗?

    忙碌了一天晚上让人胃口大开,但是“吃多”了不仅担心发胖,更担心健康亮红灯。尤其是晚餐必须吃“好”,如果进食不当,过饱、过晚,都可能损害人体健康。 一、晚餐不过饱 中医认为,“胃不和…

    2022年1月12日
  • 从庙名看懂神明位的阶级,最后一字是关键!

    受古时封建制度影响:宫、殿、府 首先,“庙”是最通俗的称呼,无论什么阶级的神明都能称庙。 “殿”在古时指皇帝的办公处,属于帝王级的神祇才能称殿,比宫还更高一等。 “宫”为旧时代的皇…

    2021年12月3日
  • 请问道长:拜太岁到底要去道观还是佛寺?

      最近收到不少善信留言询问:拜太岁到底要去道观还是佛寺?正好,今天就此谈谈。 一、道、佛两教世界观不同 在道教的世界观里,斗姆元君于历劫以前证道发愿:为给众生破暗除邪,…

    2022年1月10日
  • 【普及贴】符咒满天飞,如何分辨太岁符真伪?

    中间为:地司统领殷帅太岁符 左右为:流年太岁红黑二符篆 每到年关,各种太岁符漫天飞舞,信众不断发问很难区分,为方便信众选择并区别良莠,特将太岁符的阐释写出来。如上图所示,这是较为传…

    2021年12月17日
  • 雷有哪五个?作用各有何不同?

    凡雷有五,曰天雷,曰神雷,曰龙雷,曰水雷,曰社令雷。又名妖雷,不奉帝命,故曰妖也。所主不同,所部亦别。学道之士,奉法弟子,得其所归,亦可申牒,祈请。若或不知其方,徒用其心也。  天…

    2021年12月8日
  • 道教修炼的降龙伏虎太难懂?一文教你这样做到!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这副对联直指修道的至高境界在于“降龙伏虎”。“降龙伏虎”是一种非常难以到达的境界,普通信众信奉道教是想通过信仰使自己的生活能变得更好,认为这样高深的本领和…

    2021年12月4日
  • 道教坛场法器:镇坛木

    镇坛木又称”震坛木”、”奉旨”、”净板”等,外观形状类似于一块长方体木块,有些做成顶面稍隆起的形式,底面平坦…

    2021年1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