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四宝: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 龙虎法脉 • 2021年11月30日 上午10:59 • 道教文化 • 阅读 1841 握固 道家养生的常用手式(如图),晋朝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即倡导“握固守一”。具体方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弯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握宝贝一般。古人认为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藏精气,可使气血布散,辟邪防疾。 叩齿 将门齿相对,轻轻做上下有节律的叩击。古代养生家把叩齿作为延年益寿的妙法,每天早晚各叩齿49次。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生髓,所以叩齿能够激发和固护肾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化生命功能。 咽津 指用舌头在口腔中反复搅动多次后至津液满口,再将之在口中反复含漱,自觉津唾甘甜时,将津液徐徐咽下,可起到大补肾阴的功效。 鸣天鼓 可聪耳明目、补肾固肾。具体方法是:两手掌心搓热后,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搭在中指上,向脑后枕骨轻轻叩击60下,发出像敲鼓一样的 声音。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达到调补肾元、保护听力的功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398.html 赞 (0) 龙虎法脉 生成海报 役使雷霆、把握造化,雷法是道教对天的抗争! 上一篇 2021年11月30日 上午10:55 面对冤亲债主的讨报,该如何应对与化解? 下一篇 2021年11月30日 上午11:02 相关推荐 道教文化 道教艺术:【 明 《玉皇大帝》 】重彩壁画 【 明 《玉皇大帝》 】重彩壁画,河北省石家庄市杜北乡上京村东毗卢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毗卢寺壁画,与甘肃敦煌、北京法海寺、山西永乐宫壁画并列为“中国四大壁画”,距今已有1000多年… 2021年12月20日 道教文化 祖天师创教,为什么以“正一道”为名?(正一弟子必知) 正一道又称正一派,汉末由祖天师张道陵创立,但其确立时间往往被延后到元代的元贞、大德年间。理由是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张与材嗣第三十八代天师位,袭掌江南道教,大德八年(1304… 2021年12月2日 道教文化 道教戒律:三戒、五戒、八戒与十戒 防非止恶,进善登仙,众行之门,戒是关键。 道经谆谆告诫凡俗之人:你们置身于尘世之中,六情染着,五欲沉迷,内浊乱心,外昏秽境,驰逐名利,耽滞声色,只有入道持戒,才有可能获得解脱。 道… 2021年12月12日 道教文化 给大家说一个有意思的供灯 很多信众自年前就咨询供灯的问题,特别是跨年法会的燃灯科仪、清明法会的燃灯科仪之后,小伙伴们对灯仪有了更深的了解,自然供灯的兴趣就更高了。 其实能供灯的道观庙宇非常之多,大同小异。如… 2021年12月28日 道教文化 【悟道·得道】“道”无所不在 道,是自然的始祖,万事万物的本源。他小到根本不能感知,大到辽远无边;他反映于各类事物中为“有”,藏匿于万物中为“无”;金石不如他刚强,露珠不如他柔弱;来而不见,去而不… 2022年1月13日 道教文化 神是神,仙是仙,神仙品位知多少? “神仙”一般是指修炼得道,神通广大,变化莫测而又长生不死之人。即“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神仙”也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其实,神与仙是有… 2022年1月24日 道教文化 仙人骑白鹿由何而来?为什么神仙爱骑鹿?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句出自李白的《戴天山访道士不遇》,树林深时常能见到鹿,用反衬的手法来突出林子幽静,极少有人来访,道士不说是神仙一流人物,至少也是隐士高人作派,“溪午不… 2021年12月10日 道教文化 为什么说熬夜会影响你的寿命与运势?命理、科学、中医三方面深度解析 生命里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所以不要熬夜了。 “熬夜健康调查”显示:超五成网友表示经常或一直在零点后入睡,18.2%的人超过凌晨1时才睡。 很多人已经将入睡时间推迟到晚上11… 2022年1月5日 道教文化 老子:为人处世,最要紧是懂得分寸 《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启发为人处世之道。 全文贯穿着辩证的智慧,祸福相依、长短相形,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需能屈能伸、张弛有度。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就是要懂分寸… 2021年12月24日 道教文化 民国奇案大结局 这几天天气酷热,身在城中有如处蒸笼之感,有时一场大雨倾盆而至,斗大的雨珠打在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年的夏天应该也是这样的天气。上回的故事说完之后,许多读者留言想要… 2022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