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四宝: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 龙虎法脉 • 2021年11月30日 上午10:59 • 道教文化 • 阅读 1736 握固 道家养生的常用手式(如图),晋朝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即倡导“握固守一”。具体方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弯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握宝贝一般。古人认为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藏精气,可使气血布散,辟邪防疾。 叩齿 将门齿相对,轻轻做上下有节律的叩击。古代养生家把叩齿作为延年益寿的妙法,每天早晚各叩齿49次。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生髓,所以叩齿能够激发和固护肾气,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化生命功能。 咽津 指用舌头在口腔中反复搅动多次后至津液满口,再将之在口中反复含漱,自觉津唾甘甜时,将津液徐徐咽下,可起到大补肾阴的功效。 鸣天鼓 可聪耳明目、补肾固肾。具体方法是:两手掌心搓热后,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搭在中指上,向脑后枕骨轻轻叩击60下,发出像敲鼓一样的 声音。掩耳和叩击可对耳产生刺激,达到调补肾元、保护听力的功效,对头晕、健忘、耳鸣等肾虚症状均有一定的预防和康复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398.html 赞 (0) 龙虎法脉 生成海报 役使雷霆、把握造化,雷法是道教对天的抗争! 上一篇 2021年11月30日 上午10:55 面对冤亲债主的讨报,该如何应对与化解? 下一篇 2021年11月30日 上午11:02 相关推荐 道教文化 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小寒,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虽然处在农历年的最后月份,却是公历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气。一月历来被公认为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候,所以小寒和之后的… 2022年1月24日 道教文化 御医治不好雍正皇帝的病,请龙虎山高道做了怎样的法事后痊愈! 话说康熙十八年,圣祖皇帝与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一同立了个规矩:每三年由张天师负责,从龙虎山选派年轻优秀的道士来京担当“御前值季法官”。转眼雍正五年,五十五代天师张锡麟大真人按例入京朝… 2021年12月6日 道教文化 每个人身上都有个八卦图,你知道在哪里吗? 《说卦传》云:“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这是为什么呢? 1 乾为首 以人体来说,乾卦代表头,因为乾为天、为上、为君,乾代表尊贵,代表首领。… 2021年12月19日 道教文化 人生不顺,谨记三句话,福报不请自来! 这个世上,真的有人可以一生顺遂,没有挫折和苦难吗? 我想,肯定是没有的。 正如李太白诗中所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人生之路,有坦途,就会有低洼。 曾经有人问:「要… 2021年12月19日 道教文化 毒五月,9个症状看你是否中毒(附祛湿寒对治方法) 阴历五月,古人称之为“毒五月”,在这个月里,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这九天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中医将农历五月视为… 2022年1月2日 道教文化 道教为何要静坐调息?修心炼性,长生久视! 道教炼养以长生不死、羽化成仙为最终目标。支持道教徒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孜孜不懈的根本力量,就在于道教对道的最高信仰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道教认为,“道”不仅是宇宙的本体,自然的法则,而且… 2021年12月5日 道教文化 庄子:做好自己,别解释 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做好自己才是本分。 做好自己,别费力解释。 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事物原本就有正确的一面,事物原本就有应该认可… 2022年1月17日 道教文化 究竟什么是“观音” 提及“观音”,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实,道教的观音信仰在《道藏》及未入藏的道经中有明确的记载,慈… 2022年1月20日 道教文化 道士行术,应走正途! 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大意是:粤东有一位大商人追求成仙,供养了几十位方士。某日,一位道士来访。这位无名道士的法术震慑了商人和诸方士。商人和诸方士拜无名道士为师。… 2021年12月7日 道教文化 有个修炼的核心要求,做好了,全身元神都会觉醒,迅速聚炼“精气神”! “放松”从来就是修炼的始终要求。从初入门学习筑基,到炼至“炼气化神”,都在要求“放松”。每个人都以为这很简单,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放松?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放松?怎么样才能放松?… 2022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