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按天干地支演算排序,一轮有六十个数组。戊日就是按照天干地支组成的六十甲子从黄历上排列而来,六十甲子每六十天为一轮。十天干每个都对应六个地支,戊日就是天干逢戊的日子,禁奏表章,但当逢日自行忏悔。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明戊”。
“戊不朝真”禁忌由来已久。东晋著名的高道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云笈七签》中也有关于朝真避戊的记载:“若其日遇值戊辰、戊戌、戊寅即不须朝真,道家忌此日辰。”
当然,对于戊日到底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还有一定的争论,不过对于普通的居士信众而言,则不必过多执着。这条戒律是对于住观或者火居道士,以及皈依道门的居士之规定。
《女青天律》云:“若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
对于识别戊日,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干支纪日”,作为是农历的一部分,其中,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用干支相匹配的六十甲子来记录日序,从甲子开始到癸亥结束,六十天为一周,循环记录。
其次,对于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就是我们说的“戊日”,由于干支上明确有个“戊”,所以这也叫“明戊”。
十一月十八 12月31日公历 农历 1月05日 腊月初三(辛丑年) 1月15日 腊月十三(辛丑年) 1月25日 腊月二十三(辛丑年) 2月04日 正月初四 2月14日 正月十四 2月24日 正月二十四 3月06日 二月初四 3月16日 二月十四 3月26日 二月二十四 4月05日 三月初五 4月15日 三月十五 4月25日 三月二十五 5月05日 四月初五 5月15日 四月十五 5月25日 四月二十五 6月04日 五月初六 6月14日 五月十六 6月24日 五月二十六 7月04日 六月初六 7月14日 六月十六 7月24日 六月二十六 8月03日 七月初六 8月13日 七月十六 8月23日 七月二十六 9月02日 八月初七 9月12日 八月十七 9月22日 八月二十七 10月02日 九月初七 10月12日 九月十七 10月22日 九月二十七 11月01日 十月初八 11月11日 十月十八 11月21日 十月二十八 12月01日 十一月初八 12月11日
12月21日
十一月二十八
腊月初九
其实就是,农历的正月中的未日,二月的戌日,三月的辰日等也是要遵循“戊不朝真”的日子,因为没有干支上无“戊”字,就称之为“暗戊”。比如2022年1月2日,是农历十一月的乙卯日,结合前面提到的“十一兔(卯日)”,所以也能判断出此日是暗戊。
暗戊日是修行人禁忌的,不能烧香,诵经,作法。
公历 | 农历 |
---|---|
1月02日 | 十一月三十(辛丑年) |
1月12日 | 腊月初十(辛丑年) |
1月24日 | 腊月二十二(辛丑年) |
2月11日 | 正月十一 |
2月23日 | 正月二十三 |
3月10日 | 二月初八 |
3月22日 | 二月二十 |
4月09日 | 三月初九 |
4月21日 | 三月二十一 |
5月01日 | 四月初一 |
5月13日 | 四月十三 |
5月25日 | 四月二十五 |
6月10日 | 五月十二 |
6月22日 | 五月二十四 |
7月10日 | 六月十二 |
7月22日 | 六月二十四 |
7月31日 | 七月初三 |
8月12日 | 七月十五 |
8月24日 | 七月二十七 |
9月04日 | 八月初九 |
9月16日 | 八月二十一 |
10月07日 | 九月十二 |
10月19日 | 九月二十四 |
10月25日 | 十月初一 |
11月06日 | 十月十三 |
11月18日 | 十月二十五 |
12月04日 | 十一月十一 |
12月16日 | 十一月二十三 |
12月26日 | 腊月初四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1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