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的运势输在这个字,也嬴在这个字……

南宋时,峨眉县县令王湘,在绍兴三十一年时,发心立誓一定要奉行《太上感应篇》中的数十种事项。有一天,他忽然因病而气绝身亡,家中男女都围绕在他身边哭泣。王湘觉得自己好像漂浮在半空中,隐约听到细小如蜜蜂、苍蝇的哭声。过了一会,就听到有神说:“王湘刚发心要力行《太上感应篇》,应该赶快让他回去。”王湘死而复生后,就力行《太上感应篇》。后来,王湘活到一百零二岁。

南宋时,遂宁县(四川遂宁),有一位周篪( chí ,他每天读诵《太上感应篇》,又喜欢为人讲解。绍兴二十一年二月,周篪突然死了,第二天他又活了过来,并对他妻子说:“我到地府中看见左右都是乡里饿死的人。大殿上有一位官员,叫着我的名字说:‘你本来也是在饥馑籍中,应该被饿死。因为,你虔诚的奉行《太上感应篇》,又经常为人讲解时时劝人行善,听你讲解以后,而回心向善的人很多,现在把你改在禄寿籍里面。若是你能够继续努力,坚定不移的修持,将来就可以证悟大道,你以后也就不用再来这里了。’出来的时候,我又遇到一位地府里的官员,他告诫我说:‘你回去以后,更应该将《太上感应篇》广为流通。若是一个地方的人,能够受持《太上感应篇》,这个地方的人,就可以免去灾难;若是天下的人,都能够受持《太上感应篇》,那么天下就会大治,五谷丰登。不论是传授的人,还是受持的人,都能获得很大的功德。受持《太上感应篇》的人,不但可以脱离水灾、火灾、刀兵、盗贼、疾病等灾祸,还能祈求子嗣、求长寿、求福禄、求成仙,一切的事情都能从奉行《太上感应篇》中得到。’”
多少人的运势输在这个字,也嬴在这个字......
明朝时,河间(山东河间)杨守业每天都会虔诚的读诵《太上感应篇》,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还没有子嗣。他在宋神宗万历六年的时候,突然得病死了,但是忽然又活了过来,于是就对家人说:“我到了地府,见到一位官员手持名册正在点名。当点到我的名字时,说我命中没有子嗣,由于我每天坚持读诵《太上感应篇》,所以上天增加了我的福禄和寿命,并赐给我一个儿子。”第二年,杨守业的妻子,果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不但为杨守业养老送终,而且还考取了功名。
慈溪(浙江宁波)有一位秦三,他家里很贫穷。但是他很孝顺,侍奉母亲很尽力。可惜,秦三得了很严重的病,后来竟然落下了残疾。有一天,秦三遇到一个道长对他说:“如果你愿意随我学道,我就把你治好。”秦三就答应了道长。道长就把药敷在秦三的脚上,病马上就好了,也不残疾了。秦三便告诉母亲,要随道长去学道,母亲就答应了。道长让秦三闭上眼睛,用手拉着秦三御风而行。到了海上的一座上山。有位道长很惊讶地问:“这个人没有仙骨,你怎么把他带到这里来了呢?”道长说:“他家供养《太上感应篇》,已经有好几代了,祖辈们经常为子孙讲解劝化,善根不断,所以我就收他为徒了。”随后,秦三思母心切,道长就将他送了回去。

多少人的运势输在这个字,也嬴在这个字......

转祸为福的快捷方式

《太上感应篇》灵验的案例,古今记载得都很多,不能在这里全部叙述。现只略举以上案例。希望拥有此书的人,千万不要只是拥有而不实践。应该要清净心念,端身正坐,摒弃浮躁之气,心存恭敬,虚心接受,详细阅览,深深的去品味,勉力地去实行。践行书里真理不仅是转祸为福快捷方式,同时也是超凡入圣的不二法门希望大家能够恭敬慎重地阅读这部书、践行里边的道教教义!

《太上感应篇》解题
《太上感应篇》,又称《感应篇》。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为《太上感应篇》作颂,其颂文曰:“人之一性,湛然圆寂。涉境对动,种种皆妄。一念失正,即是地狱。敬诵斯文,发立汗下。煨烬心火,驯服气马。既以自镜,且告来者”。这篇颂文也被收录在《道藏》中,题为《虚静天师颂》。于此可见《太上感应篇》在道教中地位重要之一斑。由于作者极力倡导在世俗生活中行善去恶,因而这部道经又被人们当作善书,并被尊为“善书之首”。

太上,是对道教至尊的尊称。这样以称赞太上来树立教化,就是告诉世人,对这样至高无上的事情要慎重,不可以有半点轻率、不恭敬的意思。“感”,就像植物的种子;“应”就像开花结果。用“感应”这两个字为篇名,是取其“有感必应,随感随应”的意思。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不就是所谓的“感应”吗?

多少人的运势输在这个字,也嬴在这个字......

《太上感应篇》前面的四句是全篇的提纲,这已经包括了全篇的真义,后面的内容都是阐述前面这四句。从“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到“先须避之。”是在统合说明神明纠察人间善恶的缜密,和对造作恶业之人惩罚的严厉,首先开启人们敬畏之诚心。从“是道则进”到“当立三百善”,是在说明行善可以感召福报。从“苟或非义而动”到“殃及子孙”,是在说明作恶必然感召灾祸。下面又说“横取”“枉杀”这两个方面,特别以严重的口吻来说明,就是因为看到这其中的恶,是非常的严重。“夫心起于善”到“凶神已随之”就是更进一步推论到起心动念的初出,神明已经开始鉴察。而这起心动念的开端,就是福祉的基础,也是祸患的胞胎,所以应该在最初的时候,就要戒慎恐惧地分辨清楚。

“其有曾行恶事”到“转祸为福”,是开示了不要因为从前的罪过而自暴自弃,若是能够诚心地改过向善,就可以转祸为福,这实在是很容易的事情。以上这些道理,都是太上开示的主旨,所谓的祸福,无不是自己求来的,与前面所说“惟人自召”的意思相应。最后以“语、视、行”三个方面为总结,作为奉行此篇累积功过的格律。结语,就以鼓励嘉勉好好去实践。“勉”这个字,是改过向善的要诀,也是运势和福报的关键,太上一再地叮咛,意义深远而又确切

多少人的运势输在这个字,也嬴在这个字......
《太上感应篇》怎么读、怎么用

明朝时,昆山(江苏苏州)进士王志坚曾经对弟子说:“《太上感应篇》全文一共有二百九十三句,这篇中,浅深精粗,前后各有不同的说法。例如像戒杀这件事情连昆虫草木,都不可以伤害,这已经说到极微小的地方了。又有一处说:不符合礼仪,就不能随意烹宰牲畜,这里就没有严禁肉食。还有一处说,不得无缘无故裁剪丝绸做衣服,显然这里并不禁止穿丝制的衣服,又说春天不可以烧山打猎,也说不可以无缘无故的杀龟打蛇,这里好像放宽了戒杀的尺度,又有一点前后矛盾的样子。其实这是因为,一方面是为学道的人来说,一方面是为普通人来说。有志于学道的人,得到这样的教诲就要精益求精的去努力,这样就可以超凡入圣;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可以除去造恶太深的行为,不至于没有丝毫的节制。所以,《太上感应篇》应该用这样的角度来阅读,才会知道《太上感应篇》,即没有重复的地方,也没有矛盾的地方。

凡是受持学习《太上感应篇》的人,须要看自己是否有违犯的地方,再从中去慢慢去减少。若是天天都像这样去反省,年年都像这样去反省,自然起心动念处都是善,所接触的地方也都是善。一方面我们需要在案前焚香祷告,向上天忏悔和祈福,另一方面也要在生活里、在事情上去修行和磨炼自己、行善积福

多少人的运势输在这个字,也嬴在这个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368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14日 下午8:26
下一篇 2021年12月14日 下午8:29

相关推荐

  • 长寿相到底长什么样?快来看看你具备几条……

    在《黄帝内经·灵枢》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黄帝问他的老师岐伯:“那些能活过百岁的人,在外观上有什么看得见的特征吗?”岐伯回答:“有的,长寿的人在面相上或身体上的确有一些标识,有规律…

    2021年12月11日
  • 老子:为人处世,最要紧是懂得分寸

    《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启发为人处世之道。 全文贯穿着辩证的智慧,祸福相依、长短相形,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需能屈能伸、张弛有度。 为人处世最要紧的就是要懂分寸…

    2021年12月24日
  • 二十年交情的好兄弟借钱不还,财神爷管吗?

    接触过很多信众,有些人的经历真的是超出生活中的一般体验;也有一些是生活中看似很普通的事情,求助于神灵后,神奇的效验也令人赞叹。 一次接财神的法会报名时,有位叫李保的小伙子谨慎地问:…

    2021年12月20日
  • 什么样的风水容易生病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入住到新家后通常都会发现一些比较奇怪的事情,其中生病便是极大的忌讳之一。那么容易生病的房子是怎样的? 房子大门对卧室 在风水中如果房子的大门对着卧…

    2021年12月1日
  • 向天借运的“种生基”,是否真的能改命?

    大家对于”种生基”可能都略有耳闻,尤其是近年来在港台媒体的大力报导与炒作下,许多人开始对此法门略知一二。数年前某香港女富豪、明星、名人等,据报导皆经由高人为…

    2022年1月7日
  • 粤剧老倌讲述:华光神威勘破冤情

    亲近善知识 福生无量天尊   古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是养命之物,命却切勿为财所困,不然活着的时候蝇营狗苟,死后依旧难得解脱。今天的故事是小时候听一位老人所说,老人…

    2022年1月21日
  • 道教法会可以随便拍摄吗?这些事千万不能做!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道教文化题材的优秀摄影作品,道教的仙山宫观、斋醮科仪、日常的修行生活在不经意间,被摄影师的镜头巧妙捕捉,成为反映道教文化的吉光片羽;其中一些作品集艺术美感和宗教文…

    2021年12月12日
  • 刚入门的修行人,通常有这两种弊病,不能克服与道渐远,与魔同行!

    很多刚刚入门修行的弟子,在练功中很容易心思不定,心意不专,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练功的时候老想着各种功能、功境快快出现。比如练青龙剑的时候就想着能早点看到青龙神显像。修金光的时候,…

    2022年1月3日
  • 神是神,仙是仙,神仙品位知多少?

      “神仙”一般是指修炼得道,神通广大,变化莫测而又长生不死之人。即“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神仙”也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其实,神与仙是有…

    2022年1月24日
  • 雷法真的存在吗?道教雷法的来历

    据史传所载,张继先著有《大道歌》以进上,另有《心说》传世。今《道藏》中尚收有明张宇初所编诗文集《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 又《道法会元》所收《虚静召役庙貌神祗法》、《虚靖天师…

    2021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