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句话叫有经必有忏。忏就是忏除我们过去所有的业障,悔就是悔改,未来更不再造诸多的业障。忏悔是我们至诚恳切的在神明前忏悔反省,由神灵天尊的慈悲摄受,历代天师赦罪宽宥,正视自己过去的罪业,从而获得灵魂深处的清净解脱。通过拜忏释出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还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妙有。

1
自我忏悔就是自己犯了过失,而其他的人并不知道,并没有同其他人发生不愉快的事。也就是说,没有妨碍人,没有让人家受伤害,可是对自己修行、德行有亏,是一种错误,或者是一种过失。这时候就需要忏悔。这种忏悔就是自己检讨自己的过失,向自己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过失,这种自我约束的忏悔行为称为自我忏悔。自我忏悔不是说自己骂自己,自己罚自己,而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发自内心非常欢喜愿意改变自己不良行为的修行。
2
对人忏悔就是指被自己伤害的人,或者是自己觉得让他人痛苦,可是对方没有发现。这个时候要自己负荆请罪,真诚地向别人道歉,以求得别人的原谅和宽宥。这个意思是说,对自己做错的事,要负担起责任来,而不是逃避和隐瞒对别人的过失。对人如此,甚至对动植物,也是相同的。我们伤害了动植物,动植物是不会讲话的,但是我们知道让动植物困扰了,一样的要忏悔。
3
对众忏悔就是犯了众怒,或者是让一组人、一个团体受到了伤害、受到损失,不论是在精神或者物质方面,让一个小团体或是大团体受到伤害,就要当面忏悔,叫做“对众忏悔”。众有小众,大众之别。如果是局部的人、几个人被你伤害,或者因为受你的影响而损失了,那就对局部的忏悔。如果整个团体,因为你做的事,而使得名誉上受损失,或者是财务上受损失,那就要向大众全体忏悔。
4
前面所说的三种忏悔对象而做的忏悔,因为忏悔对象都是人和物,这种忏悔有明显的局限性。我们忏悔是发起忏涤无始以来的诸罪垢,只有向神圣忏悔,才能超越人物的局限。从道门的各种“忏悔文”和“宝忏”来看,忏悔都是向神圣发露自己的过恶,祈求神圣慈悲哀怜,赦宥罪过的,忏涤的都是从无始劫以来乃至今生的罪垢。从这点来看,对神圣的忏悔则更究竞和圆满。


历劫以来,吾人于三界六道当中不断轮转,造业无数,如上因果,均有承负。比如以往世拖欠的人情怨尤、祖辈的无心过失等等,承负至今,便会造成日常生活当中的种种障碍,如遭人冤枉、蒙受哄骗、易感阴邪、多病多灾等等。在此承受期间,如果我们心怀嗔恨,愤愤不平,又会再造新业,从而使得我们的子嗣后代负担相应的业报,如素体多病、性格阴郁、学业受挫、不孝父母等等,使得吾人长期处于易怒、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当中,总是忍不住要发火、要胡思乱想、要去与人争斗等等,从而进入一个不断造业、不断受报的恶性循环。
因此要知道,无论我们受到了多大的冤枉,其实都是在偿还业债。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诚心忏悔、停止造业,再仰赖历代天师的神力加持,方能从中真正走出来。
因此,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特定于十月十五(阳历11月19日)下元节举行“拜忏解厄·放生祈福法会”,一是发挥道教本身济世利人的功用,二是将下元节拜忏和放生的功德回向给更多信众。
三官大帝中,下元水官大帝主“解厄”,通过下元节拜忏放生,祈求水官大帝忏涤罪愆,驱除业障,功德尤为殊胜。

拜忏的意思就是忏悔,忏就是忏除我们过去所有的业障,悔就是悔改,未来更不再造诸多的业障。忏悔是我们至诚恳切的在神明前忏悔反省,由神灵天尊的慈悲摄受,历代天师赦罪宽宥,正视自己过去的罪业,从而获得灵魂深处的清净解脱。通过拜忏释出心中久久不散的原罪,还自己一片澄澈的真空妙有。
通过拜忏可以为众生带来很大受用,不管是身体、工作和家庭,还是灾厄消除等等方面感应灵敏,即使是为别人祈福消灾也有很多感应。甚至是通过拜忏修行而了生脱死的情况也时有所闻。所以拜忏是目前最普遍的修行手段,甚至很多没有信仰的人,也常常请道士参台设醮、帮助做忏悔的道场。希望通过这样的忏悔法会,达到消灾延寿、祈祷吉祥、身心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等等效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龙虎法脉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jzyes.com/lhsdj/841.html